首页期刊导航|黄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山学院学报
黄山学院学报

汪建利

双月刊

1672-447X

hsxbhdm@163.com;hsxyxb@hsu.edu.cn

0559-2546659

245041

黄山市屯溪区稽灵山路9号

黄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黄山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黄山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社会科学类主要刊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哲学、政法、经济、历史、文学、徽学、徽商、徽州文化、徽州社会经济史、旅游研究、世界遗产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技、资源、环境、计算机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黄山学院学报》坚持办刊特色,重点办好《徽州文化研究》、《旅游研究》等特色栏目,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同时注重其他栏目建设,不断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刊发的文章转载率、转引率逐步提高。《黄山学院学报》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安徽省高等院校优秀学报。“徽州文化研究”为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效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

    刘芳叶同李安琪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测评,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分析其关键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合肥都市圈东部沿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和指标贴近度普遍优于内陆城市.创新成果产出及其转化、创新人才投入、医疗保障程度、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力度和外资利用能力成为影响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坚持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和医疗保障能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增长极城市对卫星城市的辐射作用,最终实现共享发展.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效评价障碍因素

    服务业开放、人力资本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李成兰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业开放促进了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流动,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9年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整体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生产、生活类服务业以及科学文化类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流通领域类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第二,服务业开放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且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门槛效应显著,而中部没有.因此,逐步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多举措、多途径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有助于完善制造业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服务业开放人力资本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古诗词中的生态文化身份建构

    胡钰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古诗词为语料,基于和谐生态场所观,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选择体现积极生态文化身份的诗词并分析语言特征.研究发现,诗词主要借助拟人/能动性、比喻、象征和第二人称视角等语言手段体现作者对自然的积极情感联结、同化认知与趋向意动,建构了有益的生态文化身份.

    积极生态文化身份建构诗词语言手段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荆轲形象特征研究

    方子楠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荆轲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具有侠儒兼备、义薄云天等形象特点,其经历激起无数诗人强烈的文学共鸣.史学教育确保了荆轲在知识分子阶层的知名度,形成荆轲诗创作基础.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荆轲形象内涵不断更新丰富,成为荆轲诗发展的动力.同时,历代诗人结合自身机遇创作出三类荆轲形象,即具有儒侠精神的义士、敢于挺身而出的勇士与行动欠缺考虑的狂士.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荆轲形象映射出刺客文化与剑酒文化的内涵,形成了一定的艺术张力,塑造了特殊的英雄审美与悲剧审美,再次赋予了荆轲形象以巨大魅力.

    荆轲形象古代诗歌审美价值文化内涵

    唐宋诗词中苏州古城意象营构要素及其特征研究

    束子荷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文本量化分析法为主导,借助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统筹性分析理论,以描述苏州古城的唐宋诗词为载体,系统梳理苏州古城意象的营构要素及特征.研究发现,苏州古城在唐宋诗词中的城市意象构成要素可分为自然山水、历史建筑和园林、其他区域三类,进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丰富鲜明的层级系统、别具一格的水乡风情等特征.

    唐宋诗词城市意象空间营构苏州古城

    安徽地区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汪瑜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地区民间文学资源丰富,但通过分析安徽地区民间文学现代化传播的足迹与进程,发现其存在传承类型单一、非遗文本转化不足和影像呈现过时等问题.从脱域化发展、跨媒介叙事、再现与表现三个方面探究安徽地区民间文学创造性传播新路径,并从价值再造角度提出"非遗+文旅""非遗+文创""非遗+文娱"激活民间文学潜能的新对策,以期为安徽地区乃至中国非遗转化提供参考.

    安徽非遗民间文学非遗+活化传承

    融媒时代中国文学译介的传播路径研究——以《三体》英译为例

    姜培培郑新民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融媒时代文化传播和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三体》英译本为例,深入分析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现状与译介路径.通过内容分析和用户反馈分析的方法,揭示《三体》对外传播的成功因素: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海外输出;美国托尔出版社的精准营销;新媒体对《三体》的多元改编与全方位推广.融媒时代的文化译介表现出极强的多样性、互动性、实时性和定制化特性,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

    融媒时代《三体》文学译介传播路径

    特色文创产品传播城市文化的策略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张行舟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特色是文创产品的灵魂,合肥市文创产品在传播城市文化上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准确提取与应用符合城市特色的文化符号、加强特色文创产品设计形式与载体的创新、扩大特色文创产品的宣传渠道、以科技创新与产业跨界融合把握未来文创产品发展的方向.

    文创产品城市文化合肥

    虚拟现实动画视听语言及叙事研究

    张国龙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现实动画以虚拟现实媒体为载体,具有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多感知性的特征,其题材丰富,包括现实题材、历史题材、微观世界等类型.围绕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虚拟现实动画展开深入研究,发现虚拟现实动画的叙事方式具有可选性、多样化、真实性、还原性特征,强调空间对时间的取代性,叙事节奏放缓.在叙事设计方面,虚拟现实动画基于观者、视觉、声音等维度展开.在视听语言方面,虚拟现实动画运用镜头语言、声音语言、光影语言进行创新.

    虚拟现实动画视听语言叙事模式

    立体结构美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何琪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探讨立体结构美学的概念、渊源及呈现形式的基础上,从立体结构造型模式的设计、立体结构服装材料的应用、立体结构色彩要素的重构三方面研究立体结构美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认为立体结构美学视角下现代服装设计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拓宽理念来源渠道,注入现代语境要素;借助多元材料要素,创新结构处理方式;强调色彩搭配要义,突出人文情感价值.

    立体结构现代美学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