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山学院学报
黄山学院学报

汪建利

双月刊

1672-447X

hsxbhdm@163.com;hsxyxb@hsu.edu.cn

0559-2546659

245041

黄山市屯溪区稽灵山路9号

黄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黄山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黄山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社会科学类主要刊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哲学、政法、经济、历史、文学、徽学、徽商、徽州文化、徽州社会经济史、旅游研究、世界遗产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技、资源、环境、计算机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黄山学院学报》坚持办刊特色,重点办好《徽州文化研究》、《旅游研究》等特色栏目,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同时注重其他栏目建设,不断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刊发的文章转载率、转引率逐步提高。《黄山学院学报》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安徽省高等院校优秀学报。“徽州文化研究”为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校园不同功能区桂花功能性状多样性研究

    崔珺窦慧慧贾冰冰豆连威...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校校园不同功能区环境因子对桂花功能性状的影响,同时为校园植物栽培、应用与景观提升提供研究基础.以黄山学院6个功能区桂花的叶片和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桂花叶片和种子功能性状差异显著.桂花叶片干物质量变异系数小于10%.土壤EC值与比叶面积、种子纵径、种子干重及种子千粒重呈负相关.土壤温度与种子纵径、种子干重、种子体积指数及千粒重呈负相关.桂花叶片比叶面积和叶片干物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不同功能区桂花功能性状具有多样性,且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

    校园功能区桂花功能性状环境

    基于PLUS模型的池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

    张姣姣仵振东武玲玲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池州市为研究区域,分析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方式优化提出建议.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PLUS模型,定量研究了20年间池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过去的20年间林地和耕地是池州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其中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整体减少,耕地、水域和人造地表整体增加;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受到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人口和GDP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加速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快速转变;PLUS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池州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且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池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

    土地利用变化PLUS模型驱动因子池州市

    大别山区村庄空间形态分布特征及提升策略——以金寨县油坊店乡为例

    顾康康王欣然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3个层面构建村庄类型空间形态指标体系,运用核密度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辨析大别山区油坊店乡土地利用特征和居民点分布形态,探讨"三生"空间分布特征,叠加分析明确村庄主导类型.结果表明:油坊店乡"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均衡程度较高,其中生态空间面积>生产空间面积>生活空间面积;油坊店乡农村居民点空间呈现"东大西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油坊店乡各村庄"三生"空间分异明显,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主导区、生活功能主导区、综合发展区、均衡发展区和生产功能主导区5种功能类型.依据功能导向明确3种整治策略,进而提出村庄功能提升与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式.

    "三生"空间村庄空间形态类型划分

    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探析——以黄山市文堂村为例

    蔡翔羽陈继腾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更是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徽州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并利用文献检索,发现其面临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人口持续外流、缺乏保护资金和专业人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多重挑战.进而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完善保护机制,以及落实集中连片保护工作三个应对策略.并通过调查和分析黄山市文堂村的历史演变、村庄的肌理布局、村庄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得出了打造艺术村落和田园综合体,有助于实现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徽州文堂村

    《论语》的智慧:孔子"直道而行"思想与现代奥林匹克原则比较刍论

    陈亚东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实现需要融合来自东西方文化的智慧.对比《论语》中孔子"直道而行"的理念和顾拜旦倡导的现代奥林匹克原则,发现二者有着一统之处.研究认为:孔子的"直道而行"所表达正直、公正、公道、无私心等与现代奥林匹克原则倡导的"fair play"主旨相近.孔子的"直道而行"与顾拜旦提倡的"公平对待"在反对阶级歧视、反对性别歧视、反对种族歧视方面有着惊人的契合.孔子与顾拜旦二人思想理念的价值内涵在跨越时空后产生共通交融,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全面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语》直道而行奥林匹克公平竞争

    创新型省份建设背景下公务员健康素质体系的构建

    汪洋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背景,分析公务员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行为及影响因素,探究公务员健康素质体系构建.应从设置公务员健康管理部门、普及健康知识、搭建心理保障体系、确保体育设施的可用性以及大力开展体育活动,5个方面着力促进公务员的健康发展.

    创新型省份建设公务员体育锻炼健康素质体系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

    吴明浩章杰吴铖铖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必然选择.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数字经济稳定发展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动能.从核心与外延两个维度明确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概念,从发展理念、生产要素、价值创造与产业发展角度探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进而总结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存在人才建设缺乏深度、数字化转型成本偏高、政府执行不够有力、数字鸿沟制约基建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构建数字化治理新体制、突破数字化转型新业态、强化体育龙头企业社会责任以及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实践路径.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实践路径

    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研究

    沈焰焰李勇妹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2013-2022年福建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就业情况进行数理统计,并进行Lo-gistic建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边际分析得出福建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就业起明显的促进作用,边际分析和拐点分析得出随时间的推移促进作用逐渐减小.最后给出福建省体育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路径,以期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体育产业第三产业就业边际分析拐点分析

    以赛促教:大学生化学科普实验作品设计——以《"海绵城市"——自循环水体过滤系统》为例

    王澍刘软惠樊欣宇马金龙...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对应用能力的培养.自循环水体过滤系统是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自主设计、制作的水体净化装置.通过采用定量评价污水处理材料性能的方法,直观展示了城市污水处理成果的有效性,促进科普参加者理解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意义,使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深入人心.该实验装置可重复拆卸组装,检测设备便携,可在校园及各类场馆中展示,实验过程科学严谨,结果具有说服力.另外实验操作简便,便于实现与科普参加者的个性互动,能激发科普参加者的兴趣,具有良好的科普效果.

    海绵城市污水处理滴滤盒

    双碳背景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郭立升魏宇学孙松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反应工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新工科背景下,结合双碳战略目标,立足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不断优化"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此为契机,导向性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以期促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体系的持久健康发展.

    化学反应工程工程认证教学改革碳达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