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王传旭

双月刊

1009-9530

xbbjbu@hnnu.edu.cn

0554-6672792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学院路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淮南师专学报》,2000年淮南师专升格为淮南师范学院,本刊也相应更名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并重新申请了CN、ISSN刊号。本刊坚持坚定的政论方向和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提倡科学严谨的学风,注重学理探索的深度,信爱真知灼见的创识,张扬视野开阔的宏论,希望能够依靠群策群力的拼搏,共同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文艺事业的繁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山"理念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江增辉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两山"理念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价值.动力机制包括:党领导下的拉力传导机制、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下的引力发生机制、政府内外政策倒逼下的压力驱动机制、市场主体需求下的推力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一体化发展的引导力;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凝聚一体化发展的源动力;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凝聚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力;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凝聚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

    "两山"理念长三角动力机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寿县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为例

    杨新刚李雯慧金梦媛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公众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满意度是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文章以安徽省寿县县域义务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构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修正IPA方法对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满意度进行分析研判.结果表明:公众对学校的师生比、班级学生数、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及学生通勤状况等较为关注,对政府支持力度、校车制度和公众参与等较为满意,对学校配套设施不够满意;并将评价指标划归优势区、劣势区、改进区和保持区 4 个象限区,针对不同象限指标提出优化配置建议,以期为新时代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满意度IPA分析寿县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沈墅杨大鹏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民俗体育、民俗文化的视角,以淮河流域民俗体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研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阐述了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梳理了淮河流域民俗体育类型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淮河流域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显示,促进淮河流域民俗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推动民俗体育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淮河流域民俗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徽州罗东舒祠传统色彩观念及色谱构建研究

    黄成张墨孙子轩
    80-8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建筑色彩的等级制是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装饰的表意符号.文章以明代徽州典型建筑——罗东舒祠为例,立足于建筑色彩学理论,结合传统色彩的制度性、观念性和技术性,分析其色彩成因.利用测色技术及交叉学科对现存建筑色彩进行计量模型构建,根据CIE-LCH及孟塞尔色立体系统对其建筑色彩进行数据分析,探索罗东舒祠主体外观色彩、室内彩画装饰色彩的形态要素和构成规律,构建罗东舒祠建筑色谱,从技术角度增补徽州传统建筑色彩的数据资源.

    罗东舒祠传统色彩观念色彩量化色谱构建

    "非遗"视域下宁国龙窑陶瓷文化价值与活态传承研究

    牛传宝李玲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国龙窑制陶技艺"已被正式列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国龙窑始于商兴于宋,是全国现存最大的"活龙窑群",其"制陶技艺"被誉为陶瓷界的活化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化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宁国陶瓷人要充分运用当代数字传播技术,活态传承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发扬光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国龙窑陶瓷产品制陶技艺活态传承

    清中期以来徽州小姓宗族的经济活动及宗族活动实态——以祁门县博物馆藏舒家坞吴氏文书为例

    王开队宋浩林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州宗族在徽州社会有着重要地位,宗族的经济活动是考察宗族成长发展的一个侧面.文章对祁门县舒家坞文书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农业经济与山林经济是舒家坞吴氏参与的主要经济活动.舒家坞吴氏文书则呈现了明清时期徽州小姓宗族对于财产诸子均分、宗族内部互助、宗族财产保护以及宗族内部矛盾的解决等诸多实态.舒家坞文书所见徽州小姓宗族的经济活动与宗族活动对于了解徽州小姓宗族的生活实态具有一定意义.

    舒家坞吴氏文书经济活动宗族活动

    论明代军人的抚恤优待政策

    王建庭陈武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抚恤优待包括精神鼓励和物质奖赏两个方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明朝针对军人采取了一系列抚恤优待政策举措,如褒扬阵亡将士,厚恤其遗属;抚恤伤病残军人和老年军人;优待现役军人军属等,并上升到法律制度的高度,成为稳定军心、安邦定国的良策,是其维护统治的重要政策支撑,对后世的抚恤优待制度建设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明代抚恤优待政策法律制度将士待遇

    皖北方言的动量范畴

    郭辉郭迪迪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视角,当人们将"量"的认知投射到语言中,便形成了量范畴,即"量"的语法语义范畴."动量范畴"是把"动作量"的语法意义等加以归类而得出的类名.文章用田野调查、共时比较等方法和"有界""无界"等理论,对皖北方言的"动量词语"和"副词+V"构式进行描写分析,指出了它们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不同用法及特点.

    皖北方言动量词语"副词+V"构式动量范畴

    汉语流水句英译中信息结构的重建策略

    翁义明张咏喆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汉语言的信息结构在复句层面有显著差异,如何重建译文信息结构是汉英语言转换中的重要内容.在汉语流水句的英译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根据源语行文的语义关系和上下文语境确立英译文的信息核心和句子主干,然后借助英语中的各种短语、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结构或从句等语言形式建构译文的次要信息,使译文句法结构紧凑、语义层次分明,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地道性".

    汉语流水句英语翻译信息结构重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以大运河安徽段为例

    孙小龙金涛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发掘安徽大运河沿线传统体育蕴含的现代价值,如藉"天人合一"理念,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增强民众文化认同感等.同时指出,安徽大运河沿线传统体育后继发展,亦面临"撤点并校"使得学校传承式微、民间传承后劲不足,及文化传承乏力等困境.鉴于此,文章提出建议:一有关部门制定"一校一品"方案;二地方政府与民间之间加强合作,筹建文旅融合项目;三有规律性的组织开展节庆赛事等活动.

    乡村振兴传统体育文化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