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谈历史教学中的适当溢彩

    李君星
    305-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理性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社会认知思考能力。历史教学可适当溢出,与现实相结合,以史为鉴,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学适当溢彩联系现实激发兴趣

    从新加坡地理课程特色引发对我国地理校本课程展开的思考

    刘翠梅
    306-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新加坡“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和特色为案例,对比分析了我国目前开展地理校本课程的方法及效果,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地理校本课程展开的思考。

    新加坡教育理念地理校本课程思考

    浅谈网络阅读对初中生语文能力的影响

    皮健
    307-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工具,网络阅读带给了人们全新的阅读模式。随着初中生对网络应用的加大,网络阅读已成为他们阅读的重要形式。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成为当今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就网络阅读对初中生语文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网络阅读的概念,阐述了网络阅读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初中生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利用网络阅读提高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策略。

    网络阅读初中语文能力

    中国古典绘画欣赏教学“四步曲”

    尤科兰
    308-308,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形态的新媒体艺术让人目不暇接。当代中学生看着美日的漫画成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对他们反而既遥远又陌生。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美术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叩开中国古代艺术宝殿的大门?本文探索性地从三方面入手,旨在激发中学生欣赏中国古典绘画的兴趣。

    作品背景美学特色艺术意境文化价值

    有效组织实施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初探

    章智燕
    309-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目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一些不良现状,旗帜鲜明提出实验教学必须适合学生需要,并明确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有机结合笔者教学实际中的一些事例,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适合学生需要科学实验教学

    高中政治课“互动教学”的几种意境

    朱斌
    310-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性作用,知识内容应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有序铺开,学生在互动活动中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深化。

    政治情境互动能力发展

    多媒体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张微微
    31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教学的手段也在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新兴教育渠道中多媒体教育鹤立鸡群成为了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传统科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只有改变传统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才能使其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多媒体教育并不完全能够取代传统幼儿科学教育。因此,本文对多媒体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多媒体幼儿教育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艾萍
    312-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如今的中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等,很多学生因此荒废了学业,连课本上的文章都不愿意去读,更不要说去读课外的文章了。而众所周知,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中学生阅读兴趣

    心怀感恩,健康成长--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杜才飞
    313-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针对当前普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感恩教育的缺失,提出了如何在幼儿园日常活动环节中渗透幼儿对他人“恩惠来源”的深切感知和认识,培养幼儿对“施恩者”的回报意识,从而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关爱”,激发幼儿对付出者和社会的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日常活动感受体验

    中学爱心教育的管理策略探讨

    冀宏荣
    315-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拥有爱心,那是因为环境能够塑造人:长期处于该环境的孩子,能够接触到与爱心相关的大量事物,孩子在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同时,通过学习和模仿无形的培养了自身的爱心意识和观念。为了让孩子能够拥有爱心以及学会表达爱心,家长和教师不应过度依赖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法,而理当舍得“放手”,引导孩子走入弥漫爱的气息的社会生活。本文以实行爱心教育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祖国的爱心为目标,为发展中学爱心教育提供相关参考。

    中学生爱心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