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黄从新

双月刊

1671-8852

mjwhu@whu.edu.cn

027-68755966

430072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武汉大学主办的以刊载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前瞻性论文为主、面向广大医学及相关学科科研工作者、介绍医学科研动态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接受校内外优秀医学论文,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靶基因预测

    朱太文王伟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关键基因与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芯片基因集,用R软件筛选出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并导入DAVID和STRING数据库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蛋白.用GSEA探索与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相关的KEGG通路及核心基因.结果:共筛选出15个关键基因蛋白,并与NCBI、OMIM、GeneCards中已报道的基因取交集,得到关键基因TLR4和TNFSF10.GSEA分析分别得到两个芯片的247个和274个核心基因,筛选得到核心基因CTSG、PLAUR和FCGR2A.结论:TLR4、TNFSF10、CTSG、PLAUR、FCG2R可能与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潜在靶点.

    系统性硬化症肺动脉高压生物信息学GEO数据库GSEA

    股骨后髁角对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的影响

    张镭文印宪倪曲波陈廖斌...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后髁角(PCA)对复发性髌骨脱位(RPD)患者行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2017年7月—2022年7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38例(39膝),这些患者均行MPFL重建术,为了减少股骨滑车形态对结果的影响,按Dejour分型,将患者分为正常滑车组20例,滑车发育不良组(Dejour分型A、B、C、D型分别为4、2、12、1例)19例;以上2组按照后髁角大小,分为非大后髁角组(PCA<3.82 °)、大后髁角组(PCA≥3.82 °),比较这些患者围手术期、末次随访等资料.结果:各组病人间术前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髌韧带与髌骨长径之比(ISR)、胫骨结节-滑车沟距离(TT-TG)、滑车沟角(SA)、髌骨倾斜角(PTA)、外侧滑车倾斜角(L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天数、末次随访时长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人均接受外侧髌股韧带松解及MPFL重建手术,术后平均随访31.3个月,4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髌骨脱位,无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但相同滑车不同后髁角组间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PFL重建术对RPD中期疗效满意,PCA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

    复发性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关节重建股骨后髁角

    勘误声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73页

    非ICU病房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时机选择

    赵良玉徐申杨青青司晓芸...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非重症监护室(non-ICU)病房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03例进行CRRT的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RRT前24 h尿量是否小于0.5 mL/(kg-h)分为少尿组和非少尿组,记录两组进行CRRT治疗前后的指标改变.根据AKI患者CRRT后的肾功能恢复及30 d内死亡情况分组,分析治疗前后的指标改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KI患者肾功能恢复不良及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少尿组患者行CRRT后肾功能未恢复率为42.1%,30d内死亡率为23.7%,明显高于非少尿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较高的APACHE Ⅱ评分、较少的24 h尿量和较高的脑钠肽(BNP)是AKI患者CRRT治疗后肾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治疗前较少的24 h尿量、较高的APACHE Ⅱ评分和肾功能恢复不良为AKI患者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改善非ICU病房内AKI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降低AKI患者的死亡率,应在较高的尿量和较低的APACHE Ⅱ评分时开始CRRT治疗.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治疗时机肾功能恢复死亡率

    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后运动耐力变化的评估

    黄旭梅朱苑芳施中平张明英...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后运动耐力的变化,从而为房颤患者是否积极复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进行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后成功复律的30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复律后再次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用配对t检验进行心律转复前后数据比较.结果:30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后平均最大运动负荷、峰值公斤摄氧量(VO2max)、无氧阈摄氧量(VO2AT)、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最大心率(HRmax)、无氧阈心率(HRAT)、氧脉搏峰值(VO2max/HR)均有显著变化,以心率变化和氧脉搏峰值变化最为明显(P<0.01).结论:房颤患者复律成功能够明显提高运动耐力.

    心房颤动复律运动耐力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及神经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涂鄂文王照宁敏石晴...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特点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神经递质、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rTMS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治疗,rTMS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及发病后第3、14、28天采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脑涨落图检测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乙酰胆碱(Ach)6种神经递质功率;入院时及发病后第14、28天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急性脑梗死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具体特点表现为发病后前3d,6种神经递质功率呈上升趋势,第3天达到峰值,此后至第14、28天呈持续回落趋势;第14天,rTMS组Glu、DA、5-HT、NE功率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ABA功率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第28天,Glu、DA、5-HT、NE、Ach功率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ABA功率、MoCA评分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递质失衡情况,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和改善认知功能.

    急性脑梗死重复经颅磁刺激神经递质认知功能

    基于失匹配负波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对自闭症患儿共同注意及社交沟通能力的影响

    陈芳张布新赵峰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失匹配负波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对自闭症患儿共同注意及社交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接收的124例自闭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予以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阳极经颅直流电伪刺激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患儿的变化和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表达/语言沟通、健康/生理/行为、感知/认知能力及社交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感觉、交往、躯体运动及生活自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生理职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治疗满意度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结论:基于失匹配负波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有利于缓解自闭症患儿临床症状,增强其共同注意及社交沟通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家属的满意度.

    失匹配负波经颅直流电自闭症社交沟通能力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的预测价值

    宋佳忆肖璇陈婷左文...
    95-9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全血细胞计数衍生炎症标志物对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DVH)的预测价值.方法: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DVH患者和41例年龄、性别1∶1匹配且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收集所有参与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记录并计算全血炎症指标.结果:DVH组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和血红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NH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和NHL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VH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NHL预测DVH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和0.63.结论:NLR和NHL是预测DVH的简单而廉价的炎症标志物.NLR优于其他全血炎症标志物.

    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全血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和血红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生物标记物

    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

    木尼热·艾尼瓦尔倪岚程真顺吴长蓉...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住院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RICU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ICU收治的5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多重耐药菌组(n=166)与非多重耐药菌组(n=336),采用SPSS 25.0系统分别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RICU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02例患者中MDRO感染者16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RICU住院时间>14d、气切或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使用3种及以上抗生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气切或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使用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RICU住院时间>14d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肺部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RICU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很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有创操作及缩短RICU住院时间可能有利于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呼吸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

    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2和miR-208a水平与血清NT-proBNP、心功能分级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潘琼徐梅华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2及208a表达水平与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心功能分级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病例组(n=108),根据患者心功能分为Ⅱ级组(n=38)、Ⅲ级组(n=52)和Ⅳ级组(n=18),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8例作为对照组(n=108).对比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外泌体miR-122、miR-208a、NT-proBNP以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对比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2、miR-208a、NT-proBNP以及LVMI;分析血清miR-122、miR-208a、NT-proBNP及LVMI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miR-122显著低于对照组,miR-208a、NT-proBNP和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miR-122、miR-208a、NT-proBNP和LVM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患者血清miR-122显著低于Ⅲ级组和Ⅱ级组患者(P<0.05);Ⅲ级组患者血清miR-122显著低于Ⅱ级组患者(P<0.05);Ⅳ级组患者血清miR-208a、NT-proBNP和LVMI显著高于Ⅲ级组和Ⅱ级组患者(P<0.05);Ⅲ级组患者血清miR-208a、NT-proBNP和LVMI显著高于Ⅱ级组患者(P<0.05)).血清外泌体miR-122与血清NT-proBNP含量、LVMI以及患者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血清外泌体miR-208a均与患者血清NT-proBNP含量、LVMI以及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22以及208a水平与NT-proBNP含量、心功能分级和心室重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慢性心衰miR-122miR-208aNT-proBNP心功能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