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彭程甸

双月刊

2095-1361

hnczxb@vip.163.com

0731-88811395

410205

湖南长沙岳麓区枫林二路139号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原名《财苑》,创刊于1985年,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改为双月刊,大16开本;刊号是CN 43-1278/F,ISSN 1009-4148。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2002年荣获湖南省高等学校文科学报二等奖。本刊秉持“立足湖南财经专科高等学校,面向全国财经理论界,发表校内外教师、专家、学者撰写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新意、理论联系实际的财经类学术论文”的办刊宗旨,辟有经济法学、区域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证券市场、会计审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研究等栏目,截至2006年8月,已出版22卷102期,发表校内外专家、学者撰写的财经学术论文2300多篇,在全国财经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政治关联与企业"漂绿"行为

    张海燕易晓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成为我国当前的工作重点.从机构投资者这一外部监督机制出发,探讨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治理机制与效果,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漂绿"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为探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企业"漂绿"行为之间的治理机制,引入政治关联这一因素,研究发现:企业政治关联度越高,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好,且这种效果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研究对推动企业"漂绿"治理、促进企业切实履行环保责任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企业"漂绿"行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政治关联协同治理

    数字经济、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经济韧性

    成旻昱于丹洋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器,对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 2011-2020 年期间的全国28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水平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中存在抑制效应,并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在东中西区位上和不同商业发展程度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

    数字经济城市经济韧性社会保障水平调节效应

    数字赋能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机理与创新路径

    毛春合徐珍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机理在于数字政府破除基层数字技术制度壁垒,数字融合创新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数字联通重塑基层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数字识别捕捉基层群众实际服务需求,数字治理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效率.应对数字赋能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应当基于数字政府,厘清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权限;数字融合,优化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源配置;数字联通,构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多元共治机制;数字为民,培育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数字化服务人才;数字治理,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数字服务能力五维向度,纵深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

    数字赋能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数字治理

    资产误定价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谢乔昕葛晶尔
    3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2020 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资产误定价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资产误定价显著抑制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机制分析发现,代理成本提升和信息透明度上升是资产误定价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主要作用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显著强化了股价低估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抑制作用.相较于其他企业,股价高估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表现得更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资产误定价对公司行为影响的研究,同时为完善高管薪酬激励与契约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资产误定价薪酬业绩敏感性代理成本公司治理

    "日本模式"对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阳敏彭玉洁杨盛杨芷若...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在日本模式下还有日本公认会计准则(J-GAAP)、美国公认会计准则(US-GAAP)或日本修订的国际准则(JMIS)等其他选择,但越来越多的日本公司已经采用或计划采用IFRS.在总结日本模式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新增自愿采用IFRS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新增自愿采用IFRS公司的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会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愿采用IFRS的公司通过提升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促进了企业海外业务的显著拓展,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日本模式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自愿采用

    安踏体育连续并购动因及绩效探析

    刘桔林刘雨珍刘雯玥郑佳淇...
    5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 2008 年运动热潮的来袭,许多国有体育品牌都趁着行业红利时期快速发展起来,并试图通过并购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安踏在 2015-2019 年基于品牌和技术等方面的缺陷连续并购了斯潘迪、迪桑特、可隆、小笑牛与亚玛芬.通过搜集及整理财务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发现安踏连续并购绩效是先升后降的,说明连续并购确实给安踏带来正面效应但该效应并不持久,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个现象是由于安踏并购节奏过快、支付方式单一以及多品牌发展后劲不足造成的.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合理安排并购节奏、采取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以及因地制宜式的整合措施等对策,可以有效化解安踏连续并购带来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搭建多品牌矩阵,提高品牌价值以及获取技术资源.

    连续并购绩效研究安踏体育

    数字普惠金融与房价β收敛:作用机制及影响效果

    楚尔鸣刘凯
    7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2011-2020 年中国286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房价β收敛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以 286 个地级市为样本的中国城市房价不存在β绝对收敛但存在稳定的β条件收敛,平均收敛速度为0.300%.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地提高房价的收敛速度,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每提高1%,房价的条件收敛速度会加快0.040%.与此同时,机制检验和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房价收敛的影响还具有显著的内部差异、区域差异和时段差异.

    数字普惠金融房价收敛收入差距贷款可获得性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路径探索

    刘建平陈金丹范晓倩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红色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通过研究数字技术对于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机理,提出了数字技术具备提升旅游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创新景区产品供给模式、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升级和提高政府行政监管效能等效能的观点.进一步分析当前红色旅游发展与数字技术结合仍面临着产品单一、营销不足、数字鸿沟、管理不完善、人才供给不足等现实挑战,并针对上述困境,从丰富旅游数字化产品、创新数字化营销宣传、缩小数字化发展鸿沟、完善信息数字化监管、夯实旅游数字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对数字技术如何实现精准高效赋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索.

    数字技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杨彩林谢添曾鹏贺旸...
    10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革新使得金融领域进入了新时代,新型互联网金融也为新一轮乡村振兴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否降低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有待深入探讨.利用 2012 年、2014 年、2016 年和 2018 年 4 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及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会降低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在降低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方面成效显著,且对处于相对落后地区以及中等收入的农村居民效果更加突出,但农村地区数字化水平不足制约了其作用效果.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向农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和收入分配效应直接或间接降低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

    数字经济时代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综合评价研究

    黎振强彭菲凡汤小红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符合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学生自身、导师指导、创新实践、培养条件等因素影响,构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理工学院应用经济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准则层中,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层中,学生个人主动性、导师学术造诣、科研活动和激励机制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建设数字化创新型导师队伍、对接数字行业发展需求、构建跨学科培养模式和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

    数字经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创新能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