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叶金云

双月刊

1009-1734

xuebao@hutc.zj.cn

0572-2321073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学士路1号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报道校内外科研新成果,推动学术交流,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为繁荣科学文化事业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维度分析的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政策文本研究

    张建国王浩毅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文本,揭示其推进工作的目标、路径、手段和措施,以期从顶层设计视角为其他区域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借鉴.基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主题以及交叉分析等多个维度,分析22份从不同层面推进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文本内容,深入剖析政策文本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从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来看,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比最大,供给型政策工具占比居中,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最小,且各大类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存在差异;(2)从政策的发展目标来看,实施有效占主导地位,共建共享和产业兴旺次之,而风险防范、绿色发展和文化兴盛则占比最低;(3)从政策主题的内容来看,与项目政策推进、实施、共同建设以及文化发扬相关的主题词频次较高,频次居中的是旅游、乡村、共同富裕和示范等,而频次较低的则是全面、协同、数字和管理等;(4)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交叉对比结果来看,实施有效和共建共享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最本质的目标,与之对应的政策工具(具体类别)的频次也处于较高的位置,且对政策目标有着相对集中的支持力度;政策目标—政策主题的交叉分析证实,政策主题更倾向于实施有效这一政策目标.为此,要通过补充政策工具短板内容,加大对风险防范的政策工具支撑,提高政策的聚集度,增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与政策主题的匹配度,扩大政策工具支持范围等途径,促进政策文件更好地支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共同富裕示范区政策文本多维架构分析发展对策浙江

    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陈俊翔蔡华杰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个必须坚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概括总结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遵循"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立场,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立足基点,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态度,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要求,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方法,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宏大格局.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

    赵孟书法"晋唐一体化"之深层意蕴及书学价值

    兰浩
    21-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宋赵构、姜夔、赵孟坚奠定了回归晋唐书法的理论基础,而赵孟是晋唐书法理想的实践者.赵孟"晋唐一体化"书法之路以回归魏晋古法、矫正南宋书法流弊为出发点,书法面目中和雅丽,寄寓其多元复杂的内心世界.赵孟书法"晋唐一体化"取法广泛,学书用功,学养深厚,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影响深远.后世对赵孟书法地位评价颇高,其广泛取法和深厚功力对当代书法仍有借鉴意义.

    赵孟书法"晋唐一体化"当代启示

    吴昌硕年谱补正——以《香禅日记》为中心

    方光禄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苏州文士潘钟瑞的《香禅日记》,有不少与吴昌硕的交往记录.以此日记为基础,通过与其他文献的对比,揭示了《吴昌硕年谱长编》中存在的若干需修正之处.补正内容包括吴昌硕创作《墨梅图》的精确时间、花朝日的传统习俗、郑文焯参与汪氏壶园新居饯春活动的具体日期,以及山塘与留园游览的真实年份等.这些修正不仅有助于更精确地理解吴昌硕的生平与艺术发展,而且为艺术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香禅日记》所记录的苏州下层文士的日常活动细节及其与其他文人文集、日记的相互印证,也凸显了其独特的史学价值.

    吴昌硕年谱潘钟瑞香禅日记

    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回顾与反思

    吴津王贤德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对于落实新时代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这一关键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既有研究聚焦了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概念界定、价值探讨、困境梳理、实践路径等问题.研究仍明显存在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内涵不够清晰、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系统性实践方案及实证研究缺乏等问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意涵,深化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推进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深化定向师范生乡村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证研究.

    定向师范生文化认同乡村文化认同教育回顾与反思

    培养主体型未来教师:师范生教育管理的实践反思

    王亚晶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师范教育时代的专业化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离不开主体教育管理制度的支撑.主体价值取向的教师教育管理,倡导在教师培养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坚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主体性与主导地位,倡导在教师教育管理中尊重个体专业意向,激发主体能动性,构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制度空间.当前师范生培养存在着管理价值取向的"弱师范化"倾向、管理组织机构的非协同化区隔、管理评价标准的工具理性导向等问题.优化未来教师教育管理体制,需要确立凸显专业自主性的教育管理目标,建立利于专业协同的制度条件支撑,形成助推专业知识转化的能力保障机制.

    教师专业化主体价值取向教师教育管理师范生培养

    程千帆对章学诚学术思想之发挥及其典范意义

    石明庆
    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千帆自称平生服膺章实斋之说,不仅继承并发展了章学诚《校雠通义》,创作出具有新境界的《校雠广义》,将校雠目录学发展到新境界,而且在以选本形式而成的文学理论著作《文论十笺》中选入《文史通义》五篇文章.就论述的深度和重视度而言,程千帆无疑是阐发章学诚文论思想的第一功臣.程千帆对章学诚所谓"专家独断"之学不仅有深入理解,而且继承和发扬了章学诚的这种为学精神与学术方法,并将其成功运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以此为起点,程千帆综合中西文论,将考据与批评结合,建立了一种文献学与文艺学完美融合的两点论文学研究方法.古典文学大家程千帆的学术历程作为典型案例,充分表明章学诚学术对现代中国的古典文学学术有深刻影响,在继承、发扬并创新前人学术精神方面,为学术界树立了典范.

    程千帆章学诚校雠学古代文论专家独断之学

    苏轼诗中的"人"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王素美王献峰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览苏诗,可以发现"人"意象成为苏诗一个蔚为大观、具有独特艺术品质的意象集群.这些"人"意象根据组群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有人"和"无人"意象,仙人、道人、佛人意象,以及古人与今人、舟人与游人等其他意象,苏诗中的大量"人"意象集群的出现既有对前人意象的承继,也与其儒释道交融的思想密切相关,是其哲学思辨下美学意蕴的生动体现,融哲思与诗意于一体.

    苏轼意象诗学审美儒释道思想

    宋传奇"自述己事"书写的多维流播功能

    洪月周慧敏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传奇叙事存在"自述己事"现象,主要指作者借助小说文体记录或隐或显的自我经历,将"作者"融入小说的叙事与抒情之中,以体验者、叙述者、书写者等多重身份潜入文本内部,这样的叙述方式使内容更具客观逻辑性和真实感,从而增强了读者对故事的信任感,有助于宋传奇的流播与接受.呈现显性"自述己事"特征的宋传奇共计15篇,主要起着强化劝善意识、制造隐蔽的真实、深化小说意旨、以"日记体"扩增兼容性四种流播功能,由根源性的创作环节对宋传奇的流播与接受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自述己事"劝善小说意旨"日记体"流播与接受

    北魏平城皇陵营建与经济发展研究

    许孝堂倪润安许晟
    7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先后发现了北魏桓帝与帝后祁氏合葬的祁皇墓、冯太后的方山永固陵等皇陵.拓跋鲜卑族的陵寝文化也由最初的"潜埋虚葬"发展为鲜卑习俗与中原墓葬文化相融合的"陵寺结合",葬在山巅之上,设守墓人及因守墓而设县的北魏特有的陵寝文化.然而现有研究始终未对北魏平城皇陵进行系统的揭示.在北魏文献研读和田野考古调查均有新突破的基础上,理清北魏平城皇陵位置、范围及皇陵龙脉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对北魏云中金陵、金陵、盛乐金陵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同时讨论北魏平城皇陵营建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有助于填补北朝史研究的空白,也将对北朝史学研究产生巨大影响.

    金陵陵寺结合潜埋虚葬地理环境皇陵营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