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技术与翻译教学融合策略探究

    蒋蓉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人工智能技术与翻译教学融合策略进行探究。将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个性化学习技术与翻译教学相融合,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个性化的翻译教学。未来,人工智能在翻译教学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技能,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翻译教学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人工智能翻译教育翻译技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刘羽荣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学用分离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弱。文章以长春大学通信、软工、公共等专业4个基础班的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学期的产出导向法应用实施英语教学改革,目的是突出产出导向法的以人为本和学用一体,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提升学生的英语产出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且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大学英语产出导向法实证结果建议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外宣翻译研究热点探析

    牛靖茹何丽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以中国知网和万方知识数据平台中收集的18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科学计量学软件Citespace,从发文量、作者、关键词等方面对国内基于语料库的外宣翻译的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研究发现:1)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方式研究外宣翻译的发文量从2006年到2018年逐步上升(2008年的发文量达到顶峰),而从2019年开始发文量有所下降;2)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方式研究外宣翻译的发文作者通常是独立研究,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不紧密,呈现零散化的状态;3)国内运用语料库的方式进行的外宣翻译研究多侧重旅游外宣、企业外宣和政治外宣,鲜少关注文化外宣和高校外宣,对各领域的关注度分布不均;4)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方式研究外宣翻译呈现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趋势,前期是利用语料库的优势进行具体的词汇、句子的研究,后期是通过词汇的选择和篇章的排列,结合理论,探究所建立的形象问题。

    语料库外宣翻译Citespace研究趋势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互动元话语的对比研究

    杨嘉琪赵华威
    11-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动元话语作为元话语的一个子类,在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研究以Hyland的互动元话语分类模型为理论框架,自建语料库,比较了互动元话语各子类在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分布频率、选择倾向性的异同,以及其在摘要"推广性写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互动元话语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在撰写摘要时更有效地阐释自己的主题内容,从而说服读者接受观点并提高论文的推广度。

    互动元话语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对比研究

    从组合推演的角度看汉语省略歧义

    周正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因其灵活性和多歧义性对自然语言处理构成了挑战。组合范畴语法(CCG)通过句法范畴与lambda项的并行推演,刻画自然语言的组合生成过程。在组合范畴语法的基础上,引入带指代算子的组合范畴语法为理解和处理汉语省略歧义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方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指代算子和指代规则。通过指定不同的先行词,能够推导出省略歧义语句的不同解读,从而有效实现歧义消解。

    省略现象组合范畴语法歧义消解形式语义学

    知识翻译学视角下《好逑传》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陈缘曾景婷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好逑传》作为首部译至西方世界的中国长篇小说,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知识翻译学理论对《好逑传》的德庇时译本展开探究,主要结合时代背景对编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地方性知识与全球化的关联。

    知识翻译学《好逑传》文化负载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对比分析

    崔馨文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活动有重要影响,强调通过发挥译者的中心作用,实现语言、文化、交际多维转换,来提升译文质量。文章选择陶渊明诗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内涵,讨论了生态思想以及"适应与选择"理论在陶渊明诗歌中的应用。以《桃花源记》为例,文章从多维转换以及适应选择程度方面,对Hightower和Davis两位翻译家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中国古籍英译提供思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翻译适应选择论陶渊明诗歌英译《桃花源记》

    英语习语翻译之策略研究

    吕艺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语习语的翻译问题也显得异常重要。作为翻译的两个重要策略,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来进行翻译的策略,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而异化则是指以源语文化为中心进行翻译的策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传达异国文化信息。鉴于翻译的目的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本文认为在英语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必要时采用将两者结合的策略,因为异化在传递外国文化和丰富目的语文化方面有着无法相比的优势。

    英语习语翻译异化归化跨文化交流

    多模态视角下壮族天琴艺术英译研究

    曾琳欣曾皓瑜温楚玲潘舒萍...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壮族天琴艺术已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壮族三大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壮族特色的乐器之一。因此,对其进行英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壮族天琴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方面,较少进行对外译介及传播。基于多模态视角,从文本、图片、展演视频等模态对壮族天琴艺术进行英译实践与研究,旨在推动壮族天琴艺术走向世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壮族天琴艺术多模态英译

    散文与诗歌的审美价值及翻译中的尺度

    杨彬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散文与诗歌的审美价值,以及在翻译中尺度把握的问题。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散文与诗歌的审美价值,然后详细分析了散文与诗歌翻译的目标、挑战,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尺度把握的问题。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散文诗歌审美价值翻译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