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机器翻译的伦理失范问题研究

    孙佳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给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和教育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机器翻译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智能化语言信息处理,对翻译行业和翻译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独特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本文从人文价值、师生关系、情感盲区和数据决策等方面入手,重点关注机器翻译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领域的伦理失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途径。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机器翻译人文价值

    目的论视角下近五年中国电影片名英译方法研究

    孙澜娣丁立群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其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产电影的海外推广需要有效的翻译策略,而片名是电影的名片,好的片名翻译能够吸引观众眼球、提升票房收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该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片名的翻译原则和目的论理论,对近五年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影视片名的英译原因做了阐释。研究发现,国产电影片名的翻译主要采用了直译、意译、增译、减译、音译以及减译与音译混合的翻译方法。同时发现不同英译方法的选择与影片的类型、主题、目标观众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研究为国产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片名翻译的准确性和吸引力,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翻译目的论影视翻译片名翻译英译方法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林语堂英译《前赤壁赋》解读

    孙洋帆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籍浩如烟海,中华文化底蕴深厚。苏轼的《前赤壁赋》以其辽阔的景色描写以及辩证的人生哲思备受世人称赞。横跨中西的学者林语堂擅长中英文写作,同时其翻译手法富有个人特色。该文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译者角色化视域出发,分析林语堂的作家和翻译家双重角色对其英译《前赤壁赋》的影响,透视译者的身份和角色是如何影响译者行为的。

    译者行为批评林语堂《前赤壁赋》英译

    基于SWOT分析的壮族天琴艺术文化国际翻译传播研究

    曾皓瑜韦冰霞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作为壮族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壮族天琴艺术文化被赋予了"跨文化交流"的新使命。但目前壮族天琴艺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场域地处祖国南疆边陲,较少对其进行国际翻译传播。因此,对其进行国际翻译传播能促进壮族天琴艺术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章基于SWOT分析法对壮族天琴艺术文化的国际翻译传播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明确其优劣势及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利用矩阵分析,进一步探究其国际翻译传播的有效策略,以达到提升国际翻译传播效果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目的。

    壮族天琴艺术SWOT分析翻译传播

    英汉文化交流中的翻译策略比较研究:以电影翻译为例

    杨芳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英汉电影翻译中的翻译策略,分析其在英汉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五部英美电影及其中文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翻译策略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得出结论: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原文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和受众的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本研究结果可为英汉电影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翻译策略电影翻译英汉文化交流语言特点文化内涵

    黑死病与中世纪英语地位提升

    曹芳陈友军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诺曼征服后,英国社会的语言环境出现法语、拉丁语和英语共存的"三语并立"局面,法语和拉丁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英语则成为底层农民的口头语言。黑死病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瘟疫之一,大规模暴发于1347-1351年,于1348年传入英国后在全境肆虐。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导致英格兰经济社会的重新洗牌,削弱了法语和拉丁语的社会基础,拓宽了英语在宗教层面、教育领域和城镇阶层中的使用范围,促使英语地位上升。

    中古英语黑死病诺曼征服三语并立

    基于BNC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以learn和acquire为例

    陈瑞瑞陈禄鹏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义词辨析一直是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近义词的辨析都是通过字面解释的方式,脱离了真实语境,使得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不够清晰,因此在近义词的使用上还是存在困惑。而语料库不仅能够为近义词的辨析提供客观、真实语料,还具有容量大、易于检索的特点。文章基于BNC语料库,从词频分布、显著搭配词和语义韵三个方面对learn和acquire这对近义词进行辨析,希望通过真实的语料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提供新视角,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借鉴。

    语料库近义词词频搭配语义韵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英语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

    陈祥瑞郭翔飞
    60-6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探究了大学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在线学习投入的现状。运用SPSS 2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探究大学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整体水平和在线学习投入整体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整体的二语动机和在线学习投入总体情况良好;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二语学习经历能够对在线学习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英语在线学习投入大学生

    国际生态话语的及物性分析——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为例

    洪芷妍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结合体。文章以国际生态话语的及物性分析为研究框架,对演讲文本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分布以及参与者角色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演讲语篇的生态话语类型进行区分。研究发现,从三大过程类型看,物质过程占比最大;从三类国际生态话语类型看,有益性国际生态话语为主要生态取向。这有利于借此传播大国责任的全球治理新理念,以及展示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不懈努力。

    生态哲学国际生态话语分析及物性二十国集团峰会演讲

    关联理论语境观视角下语言模糊性和歧义性之研究

    黄亚丽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语言的自然产物,模糊性和歧义性常常被混淆使用。在对模糊性、歧义性和关联语境的含义进行探究之后,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关联语境的角度比较了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表达。

    关联理论语境模糊性歧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