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衔接理论下财政文本破折号的翻译研究——基于America's Fis-cal Constitution英译汉的案例分析

    马忠玲
    33-3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折号在行文中有解释说明或转换话题的作用。破折号在翻译中的合理表达不仅能避免语义的断层,更能体现行文的流畅,提升读者的阅读舒适度。翻译过程中语义关系的衔接有助于揭示语篇内部不同成分的关联,以呈现意义完整、表达流畅的整体。在分析财政类文本破折号使用特点的同时,以衔接理论为指导,结合America's Fiscal Constitution的汉译实践,探讨破折号的翻译策略,以期通过对破折号的合理转换,实现更为准确的财政类文本的语言转译。

    衔接理论破折号翻译研究案例分析财政类文本

    红色文化英译问题和理论探究

    蒲红树王秀峰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传达中国文化信息和内涵是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外宣的关键。红色文化作为反映中国近代史的特色文化,其不仅包含历史意义,更富含精神价值。由于红色文化文本的特殊性,在其英译过程中不仅涉及译名不统一、用词欠妥、增补失误和漏译等现象,而且也存在因翻译策略或理论选择不当所产生的译文问题。对其研究可以目的论为主,生态翻译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理论为辅,重视以译者为中心的态度,发挥译者的"拍板"作用。在实地考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英译文本后,通过分析不同文本的特征,结合正确的翻译理论指导,探寻合适的翻译策略,给红色文化的英译提供新的思路参考。

    红色文化生态翻译学目的论翻译策略博物馆

    顺应论视域下旅游外宣英译研究

    王明玲
    40-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顺应理论角度,通过具体实例探讨旅游外宣英译策略。顺应理论强调翻译的动态顺应过程,译文要尽可能地满足源语与译入语双方的需要。在旅游外宣资料英译的过程中,应根据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进行变译,采用增译、减译、编译、改译等方式,使译文与读者的产生共鸣,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对景点的向往,从而达到旅游外宣目的。

    顺应理论旅游外宣英译

    中医药膳国际化推广研究——以湖湘药膳文化为例

    赵楚怡黄伊凡许汐柠钟馨婷...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膳作为中医药优秀文化的代表,发源于我国传统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其历史悠久,堪称国粹。该文以湖湘药膳文化为例,深层解读药膳文化海外传播意义,分层剖析药膳文化海外传播困境,逐层阐述药膳文化海外推广策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药膳文化湖湘国际化推广发展困境推广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特色语汇英译研究

    赵怡琳李彦漫佳仁·云丹吉张世俊...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文件深刻总结了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保护举措及成果。《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作为一份在环保领域极具中国特色的政府官方外宣材料,有助于让世界增加对于中国环保举措的理解与认同。其英文译本中对中国特色语汇的翻译也为外宣工作以及跨文化交流提供参考。课题将基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及其英文译本内容,在目的论指导下,分析其翻译策略并提出优化措施。

    目的论中国特色语汇白皮书翻译

    政治演讲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英译研究——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例

    高霏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使人们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和体验陌生的概念。隐喻在政治演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抽象复杂的政治概念,还能传达政治理念和思想形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语料,归纳出文中高频出现的三种概念隐喻方式,并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中的隐喻异同,分析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

    概念隐喻政治演讲翻译方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回顾及其可视化分析

    翟瑜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对外话语,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实现自塑国家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目前我国在对外话语体系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丰富成果,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该文运用CiteSpace工具分析了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的发文趋势与热点话题,梳理对外话语体系的研究脉络,总结目前国内对外话语体系在构建、翻译、传播与接受各阶段中已经取得的成就与不足,揭示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对于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大现实意义。

    对外话语体系CiteSpace回顾可视化分析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中隐喻的认知功用与隐喻解码

    刘成盼刘东亮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强大合理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是破解西方话语霸权的必要之举,是传递中国声音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从语言学视角审视,可以发现该话语体系中富含形形色色的隐喻,既能提高语言层面的修辞美感,也是认知思维在文字层面的体现。解码该话语体系中的隐喻式表达,会调动受众认知体系中的意象图式;隐喻推理模式辅助受众突破表层含义,获得更为深刻的见解;那些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意象隐喻还可能会激活读者的心理意象。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隐喻认知隐喻解码

    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语言磨蚀研究的缘起与嬗变

    罗欣潘浪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的是动态系统理论缘起于自然学科,但由于其自身的理论框架特点,将其作为一种范式引入包括语言学研究在内的社会学科领域似乎有着无限的潜力,并且这种潜力在世纪交汇之际被国内外学者共同释放了。该文从对动态系统体系的梳理开始,用二语习得的棱镜去嵌套动态系统理论,鞭辟入里地转向到在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对二语习得理论的一个分支:语言磨蚀的研究进路进行分析。

    动态系统理论二语习得语言磨蚀

    母语在亚洲地区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邵彤彤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亚洲大部分国家中,英语已经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核心课程,并且将其视作一种授课语言,以此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因此,monolingual principle(单语原则),即用英语来教授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广受欢迎。很多学者都重视使用target language(目标语)且排斥使用母语。然而,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母语并非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天敌。实际上,使用母语要比全英方式更高效、快捷。母语在二语或者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一直存有争议。所以,基于对bilingual instruction(双语教学)的研究,本文旨在说明母语在亚洲地区的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包括expanding circle(扩展圈层)的三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本文主要包括3部分:1)二语或外语教学方法,以及中国、日本、韩国目前的英语教学环境;2)在英语教学中,母语的认知、交际和社会文化功能;3)结论及教学启示。

    英语教学目标语母语亚洲扩展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