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通报(印刷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通报(印刷版)
化学通报(印刷版)

万立骏

月刊

0441-3776

hxtb@iccas.ac.cn

010-62554183

100190

北京2709信箱

化学通报(印刷版)/Journal Chemistr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报是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大专以上化学化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反映国内外化学及交叉学科的进展,介绍新的知识和技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为报道宗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栏目:进展评述、知识介绍、研究快报、获奖介绍、化学史、信息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仿生螺旋结构微马达研究进展

    史达任林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型马达是对传统马达系统的功能拓展和有益补充,在污水处理、环境监测修复、靶向手术和药物输送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在流体环境中,高效率驱动性能是微型马达面临的重要挑战。依据理论和研究实践,人们普遍选择仿生螺旋结构作为马达的微驱动策略,并取得诸多新进展。本文从螺旋结构驱动的理论研究、螺旋微结构制备方法、螺旋马达的驱动机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该领域近年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并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螺旋结构微马达仿生运动

    用于间质液检测的微针阵列研究进展

    裴家梦张国军李玉桃唐丽娜...
    16-2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质液是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来源。微针阵列(MNs)作为一种微创技术进入皮下间质液可以避免接触血管和神经,使用时疼痛感较小,易被患者接受,在多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使用MNs检测间质液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研发制备简单、稳定性强和功能多样的MNs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间质液中生物标志物检测对人体健康监测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用于间质液检测的MNs的分类以及MNs制备所使用材料,着重介绍了 MNs在间质液中采样与检测应用,讨论了 MNs在间质液检测中的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微针阵列间质液生物传感疾病诊断

    面向DNA甲基化修饰分析的质谱技术

    唐朝罗群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修饰中一种重要的调控方式,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机体内一系列的生物学过程。色谱-质谱法是研究DNA甲基化修饰的重要研究手段。随着对哺乳动物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应用于研究表观遗传修饰的手段与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为了对DNA修饰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检测,除了高效液相色谱整合不同种类质量分析器的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外,目前还开发应用了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技术(MALDI-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从而极大拓展了 DNA甲基化修饰研究的手段。本文对分析表观遗传DNA甲基化修饰的质谱技术发展进行综述,希望为DNA甲基化修饰分析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策略。

    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同位素标记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雷雨燕李晓晖刘义吴昱...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酸适配体是指能与特定靶分子结合的寡核苷酸链。因其具有易修饰、易合成和低免疫原性等特点,作为生物传感器的靶向元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适配体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在癌症、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等多个疾病方面的诊断研究进展,列举适配体新兴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期为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新思路,也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核酸适配体生物标志物检测疾病诊断

    降低电解水过程中传质过电压技术的研究进展

    赵宁张士荣曹雪普周理龙...
    44-5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电解水技术中因反应过电压和传质过电压的存在使得电解效率较低,现有研究大多侧重开发活性更高的催化剂来降低反应过电压,提高电解效率。本文主要从气液流动和电解液内发生的传质的角度出发,对降低电解过程中传质过电压的技术进行综述,包括设置磁场、超声场、超重力场,并对其强化原理进行分析;另外,对通过优化电解过程操作条件来降低过电压的方法(包括改变电解槽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和供电方式)也进行了介绍。磁场变化可以加速离子迁移;超声场能有效降低电解液中弥散气泡的平均粒径和气泡脱离时间,加强传质;超重力会提供更强的传质驱动力,气泡也更易从电极表面脱离;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降低电能消耗,但需要提高压力来调节氢气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可能导致设备成本上升;脉冲电源供电比传统稳定的直流电源能耗更低。

    电解水传质过电压外力场强化操作条件优化

    生物质炭的制备、改性以及在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方面的应用

    程龙生陈蓉欧继光高良军...
    56-6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吸附法是工业中最常用的去除VOCs的方法,吸附剂是吸附技术的关键。生物质炭是一种由生物质基材料在高温下热解活化等工艺制得的炭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和化学活性表面,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用于去除VOCs的生物质炭的制备和改性方法,以及生物质炭在吸附VOCs的应用研究;评估了生物质炭去除VOCs的能力,特别是经过各种改性和活化工艺后,评价生物质炭作为吸附剂去除VOCs的适用性;确定改性和活化后对VOCs吸附能力的影响;揭示生物质炭对VOCs可能存在的吸附机理;最后,对生物质炭的再生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挥发性有机物(VOCs)生物质炭吸附剂改性活化吸附机理

    基于煤气化渣特性的环境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王对雨陈要平杨科张丽娜...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气化技术的兴起,煤气化渣(CGS)的产生量和堆存量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煤化工基地亟需解决的问题。CGS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工业废物,因其富含SiO2、Al203、残余炭以及矿质营养成分,且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等特点,使其在制备吸附剂(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陶瓷膜、混凝剂等)、土壤改良剂(土壤调节剂、堆肥、沙土改良等)、催化剂等领域存在天然优势。本文分析了 CGS的粒度分布、孔隙结构、化学矿物以及元素组成,归纳了 CGS基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阐述了 CGS基多孔材料对重金属、有机染料、氨氮等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以及CGS应用于土壤调节剂、堆肥添加剂和沙土改良的研究进展。为提高经济效益,未来研究中,应加强CGS的分级利用,实现其各自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煤气化渣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水体修复土壤改良催化剂吸附机理

    新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郭庆伟王倩张海东王修保...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测分析技术是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基础,是精准识别新污染物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以及微塑料等四大类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下一步做好新污染物检测工作要加强检测标准方法的顶层设计,开发高通量、效率高的检测方法,重视样品前处理技术的标准化研究和标准试剂的研发。

    新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检测技术

    抗癌药替沃扎尼的合成研究进展

    刘竺云刘媛杨珊珊沙赟颖...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细胞癌(亦称肾癌)是最常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晚期肾癌,药物治疗尤为关键。小分子靶向新药替沃扎尼是一种口服、强效、高选择性和安全性的V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作用,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总结了替沃扎尼的合成方法、晶型类别,并讨论了各合成方法的优缺点,为替沃扎尼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帮助。

    替沃扎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肾细胞癌

    基于虚拟筛选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新型ULK1抑制剂

    杨艺璠宋秀庆高志明未朝春...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作为自噬启动的重要调控因子,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靶点之一。首先,以已知ULK1抑制剂为基础构建药效团模型,通过药效团模型筛选、分子对接以及分子力学广义波恩表面积(MM/GBSA)结合自由能计算等方法,对含有52万多个类药性小分子的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得到具有较高理论亲和力的化合物。随后,50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结合的稳定性,最后10ns的平均结合自由能的计算研究进一步验证了配体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6个化合物(F5258-0159、F3407-0428、F0529-1100、F0696-3531、F3222-5280、F6525-5596)具有骨架新颖、分子对接分数和结合自由能数值优异及与ULK1的结合状态稳定等特点,可以作为新型潜在的ULK1抑制剂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也为新型ULK1抑制剂的设计和研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ULK1抑制剂药效团模型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