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通报(印刷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通报(印刷版)
化学通报(印刷版)

万立骏

月刊

0441-3776

hxtb@iccas.ac.cn

010-62554183

100190

北京2709信箱

化学通报(印刷版)/Journal Chemistr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报是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大专以上化学化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反映国内外化学及交叉学科的进展,介绍新的知识和技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为报道宗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栏目:进展评述、知识介绍、研究快报、获奖介绍、化学史、信息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晶固体高分子表面的低温流动特性

    阳禹辉沈华琦左彪
    258-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子低温加工是材料领域重大挑战。相较于本体分子,位于材料表面高分子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黏度减小、塑性增强,为高分子材料低温加工提供了可能途径。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非晶固体高分子表面分子运动的研究成果,从表面分子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高分子表面低温流动性的起源及其影响因素,举例介绍了表面低温流动特性在高分子材料低温粘结、自愈合以及加工成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研究及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通过本文加深对高分子表面低温流动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高分子材料加工和成型新方法和新概念的发展。

    高分子表面低温流动性低温加工分子动力学非晶材料

    基于透明质酸的刺激响应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于根浦许洋石健贺佳伟...
    271-28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明质酸(HA)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利用HA构建的纳米载体自身就具有肿瘤靶向功能,可以作为抗癌药物载体将药物靶向传递到肿瘤细胞内从而实现精准到达病患处。近年来HA在肿瘤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已成为了靶向治疗肿瘤的一大研究热点。基于HA的基本特性和肿瘤靶向的生理学基础,在不同的刺激响应下,HA型纳米给药系统能将药物集中释放于肿瘤的微环境内,更好地杀死肿瘤细胞,同时避免其他正常组织受到药物的损害。本文主要综述了 HA型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在各种刺激响应下释放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透明质酸药物载体靶向治疗

    电容去离子脱盐装置构型的研究进展

    周田恬赖倩韩春晓王长彬...
    282-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容去离子(CDI)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海水淡化技术,因其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单和能耗低等优势而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在CDI技术中,电吸附的性能与装置的构型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几种CDI装置,包括膜电容去离子(MCDI)、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FCDI)、杂化电极电容去离子(HCDI)、反式电极电容去离子(i-CDI)以及脱盐电池(DB),对这几种装置的发展历程和装置构型进行介绍,最后,对CDI的装置构型在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CDI装置在电脱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电容去离子装置构型脱盐

    激光/荧光陶瓷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郑喜贵王桂录邵晨阳李星灿...
    290-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荧光陶瓷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发光稳定性能,在激光、照明和显示领域应用广泛。陶瓷成型技术是实现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了陶瓷关联器件的发光品质和服役行为,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激光/荧光陶瓷成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激光/荧光陶瓷成型的原理、成型方法、技术特征和应用范围,着重分析了各类成型技术在陶瓷制备、结构设计及其性能调控方面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激光/荧光陶瓷面临的结构设计、素坯成型和光热性能调控等问题,并展望了激光/荧光陶瓷成型-结构-功能-器件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激光陶瓷荧光陶瓷成型技术结构设计光热性能调控

    木犀草素衍生物研究进展

    冯爽姜亚玲刘金海翟广玉...
    300-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犀草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于蔬菜、水果和中草药中。木犀草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调节众多与疾病进展有关的细胞内和细胞外信号通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抗癌等作用;然而,较低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各种方法制备木犀草素衍生物,以期改善其溶解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活性进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木犀草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为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

    木犀草素衍生物生物活性抗氧化抗炎抗癌

    基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靶点的羟肟酸类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梁正会刘钦洲黄燕敏展军颜...
    310-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是肿瘤治疗的靶点之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可通过包括抑制肿瘤细胞活力、迁移、侵袭、血管生成、增殖、DNA修复和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以HDACs为单靶点和多靶点的羟肟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综述,并对此方面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肿瘤羟肟酸

    机器学习筛选用于气体吸附分离和存储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赵晨曹蓉夏杰桢吴琪...
    317-324,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骨架(MOF)因其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结构可调性,在气体吸附分离领域广泛应用。随着MOF数量激增,传统分子模拟和实验方法验证MOF性能成本高且速度慢,因此目前MOF筛选工作已转向高通量计算辅助的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ML)。机器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大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在高通量筛选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拟合,从而快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气体吸附分离材料,并深入挖掘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近年机器学习应用于MOF筛选的研究,重点讨论了一些运用机器学习从大量结构中筛选出可用于CH4、H2和CO2等气体吸附分离与储存的MOF材料的工作;同时,梳理了当前MOF材料筛选工作中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并指出了机器学习在筛选MOF材料工作中面临的一些瓶颈和挑战;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金属有机骨架机器学习高通量筛选气体吸附分离

    钢铁工业CO2捕集技术分析

    李海英薛海瑞刘吉凯王乔...
    325-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钢铁工业烟气成分复杂、排放量大且处理难的问题,分析各碳捕集技术特点、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目前,吸收法是最成熟、最适合的碳捕集方法,在工业上已出现商业化应用。新型碳捕集技术在碳捕集方面有很大潜力,但大多都处于实验室规模的开发,未来这方面是一项巨大挑战。以膜接触器为代表的复合捕集技术突破单一捕集技术瓶颈,已应用在燃煤工业上。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钢铁各工序烟气特点及浓度差异选择不同的捕集方法。未来钢铁工业碳捕集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

    二氧化碳碳捕集复合捕集技术钢铁烟气

    苯丙氨酸衍生物手性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

    张圆盛扬张嵘孙一新...
    331-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性超分子凝胶材料在传感器、人工触角、药物缓释、细胞培养等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偶氮苯官能团的D/L苯丙氨酸手性凝胶因子ALP和ADP,具有对称且完全相反的手性信号。该凝胶因子在多种有机溶剂和水混合溶剂中均可形成稳定的淡黄色凝胶,其中在DMSO和水混合溶剂中表现出最优的成凝胶性能,临界成胶浓度可达2。0mg/mL,表明该手性凝胶因子具有良好的成凝胶性能。手性凝胶可对热、光、pH等外界环境刺激产生响应,并伴有宏观上的凝胶-溶胶相互转变。手性凝胶因子自组装形成了不同螺旋纳米纤维结构,并发现L型手性纳米纤维相对于D型手性纳米纤维对细胞具有更好的粘附与增殖效果。

    苯丙氨酸手性凝胶刺激响应细胞粘附

    投稿须知

    《化学通报》编辑部
    3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