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研究
化学研究

倪嘉缵

双月刊

1008-1011

hxyj@henu.edu.cn;hxyjbjb@163.com

0378-2866141

475001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校内

化学研究/Journal Chem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是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由河南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报导化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新成果,介绍新知识,新技术,促进学术信息交流。读者对象为大专以上水平的化学、化工科研人员、教育及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u/Cu-Co催化剂上甘油选择性氧化制二羟基丙酮的研究

    刘墨如杨金海赵宁肖福魁...
    18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羟基丙酮(DHA)是甘油选择性氧化的高附加值产物,在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溶胶-凝胶法和硬模板法制备的CuO和Cu-Co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为载体并负载金制备了催化剂,研究了其在非碱性条件下催化甘油氧化为二羟基丙酮的性能.活性评价结果表明,Au/Cu0.75Co0.25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甘油转化率为69.0%,DHA选择性为99.7%,催化剂较高的活性可能是由于Co的加入增强了Au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子云密度更容易向Au发生偏移从而形成更多的Au0物种并且提高了Au的颗粒分散度,Au0的增加有利于形成更多的晶格氧物种Olatt,从而增强了甘油的活化和转化,更小的Au粒径也有利于催化剂上甘油的吸附和活化,从而促进了DHA的生成.

    甘油二羟基丙酮金基催化剂非碱性条件

    离子液体阻燃剂研究进展

    张镔张新悦程瑞良李建通...
    198-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在绿色溶剂、萃取介质以及催化等领域广泛应用,在阻燃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崭露头角.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的类型,制备方法,阐述了离子液体应用于阻燃方面的可行性,综述了离子液体在阻燃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离子液体在阻燃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离子液体阻燃剂协效含卤阻燃剂

    介电型石墨烯在P波段电磁参数的反演计算

    周梦雨陈宇滨和玉光杨程...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墨烯由于其低密度质轻、损耗机制丰富等优势,在介电吸波材料领域被广泛应用.吸波材料的设计及应用都必须基于其在工作频段的电磁参数.本文基于穷举法计算了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材料实现P波段高性能吸波所需要的输入阻抗、介电常数以及频散关系,结果表明:较高的介电常数实部值和较低的介电常数虚部值才能更好地吸收P波段电磁波,尤其是需要低介电损耗性能.0.5~1 GHz频段范围内,介电常数虚实部差异缩小、实现高性能吸波的介电常数可行域可扩展至2~4个,且计算得到的反射率有效带宽可达0.52 GHz,通过合理调控厚度以及介电常数可实现高性能吸波.而在0.3~1 GHz频段范围内,介电常数实部是虚部的20倍,反射率曲线表现为吸收带宽仅为0.1 GHz的尖吸收峰,对虚实部需求各不相同且苛刻,这是该频段介电常数调控的难点,需要引入磁性材料来提升阻抗匹配以及电磁损耗能力.

    P波段石墨烯电磁参数反演计算

    一种多酸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湿敏性能研究

    妮南赵海燕李稼祎耿钰博...
    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静电吸附方法,将结构稳定、性能优良的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POMs)负载在g-C3N4表面,调节Na6[TeMo6O24]·4H2O(简写为TeMo6)比例制备得到系列TeMo6/g-C3N4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纳米片结构及形貌进行基本表征,简单滴涂制备得到湿度传感器,重点对传感器湿敏性能进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4%TeMo6/g-C3N4湿度纳米传感器对高湿度环境响应迅速,其在75%~95%湿度环境下响应和恢复时间均在2s左右,该类材料在湿度传感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Anderson型多酸纳米材料湿度传感石墨相氮化碳

    基于液质联用法测定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郭晓河路博华李玉江梁炳玉...
    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LC-MS/MS法测定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应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特非那定为内标,经乙腈-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ACE 5 C4 column(50 mm×2.1 mm,2.5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速0.7 mL·min-1,进样量10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方式,MRM扫描,分别以m/z 445.15→270.10和m/z 472.40→436.40作为化合物GY005 和内标(特非那定)的质谱检测条件.大鼠灌服2 mg·kg-1化合物GY005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其血浆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雌雄SD大鼠单次静脉注射2 mg·kg-1的受试品后,化合物GY005在雄性大鼠体内的暴露量(AUClast)为(228±44)h·ng·mL-1,消除半衰期(T1/2)为(0.30±0.01)h,清除率(CL)为(149±29)mL·min-1·kg-1.化合物GY005在雌性大鼠体内的暴露量(AUClast)为(215±158)h·ng·mL-1,消除半衰期(T1/2)为(0.32±0.03)h,清除率(CL)为(226±162)mL·min-1·kg-1.雌雄间暴露水平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个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快捷,适用于化合物GY005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SD大鼠药代动力学

    基于N-ZnO纳米材料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抗坏血酸

    解丹萍殷博文张晓春郭晓利...
    225-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半导体材料氮元素掺杂的氧化锌(N-ZnO)为切入点,以槲皮素修饰材料作为工作电极,制备了一种基于槲皮素-氮氧化锌纳米材料修饰检测抗坏血酸的光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光电化学方法,在光照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材料在电极上的光电响应能力,研究了不同材料之间光电流的差异变化,考察了抗坏血酸在槲皮素-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电子传递能力和氧化催化反应变化,同时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因素,评价了实验新方法对抗坏血酸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浓度为1.0×10-5~1.0×10-4 mol/L之间,抗坏血酸浓度与峰电流存在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μA)=0.284 C(mmol/L)+4.244,检出限为0.013 μmol/L.对实际样品回收率在94.5%~99.5%,相对标准偏差在0.6%~2.5%.该方法检测快速、灵敏,能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抗坏血酸光电化学氧化锌槲皮素

    铜掺杂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王颖黄显会邱振江
    23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治疗是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而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更是为解决细菌感染提升了难度.开发了一种具有化学治疗/光热治疗/化学动力学效应的Cu2+掺杂的负载环丙沙星的聚多巴胺(PDA)纳米颗粒(Cu-PDA@CIP),用于协同抗菌治疗.将Cu2+掺杂到PDA骨架中,大幅度提高了Cu2+的负载效率,使得Cu-PDA@CIP表现出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在近红外灯的照射下,PDA的光热效应联合环丙沙星以及CDT效应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杀菌率都达到了99.9%,进一步展现出了抗生素/光热治疗/化学动力学治疗联合治疗的优势.

    PDA环丙沙星化学动力学抗菌生物膜

    三七不同部位及果梗中皂苷的研究

    白云张宏张鑫月李明珠...
    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三七不同部位(剪口、须根、主根、茎叶、果梗和花)中皂苷组成的差异.以HPLC方法,测定了果梗中Rb3、Fp2、Fc和Rd四种成分的含量;判断了三七不同部位中皂苷类成分的异同.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4.6×250 mm,5 μm)分离;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发现三七地下部位中含有较多的三醇型皂甙,地上部位含有较多的二醇型皂甙.人参皂苷Rd、Rb3和三七皂苷Fc、Fp2在 0.2~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果梗中Rb3、Fp2、Fc和Rd的含量分别为1.4%、0.68%、0.71%和0.31%.三七地上部位与地下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果梗、茎叶和花中皂甙成分极其相似,可以初步认为果梗能够代替茎叶提取皂苷.首次对果梗中Rb3、Fp2和R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且本实验建立的HPLC方法,为果梗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手段.

    三七果梗皂苷含量不同药用部位成分差异高效液相色谱

    钌催化剂在动态动力学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海杨敏
    24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性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和材料等领域.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一般的合成或提取方法得到的多是外消旋体.动态动力学拆分为外消旋体完全转化成单一对映体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一种构型的对映异构体选择性拆分,同时另一种构型的对映异构体外消旋化,从而获得单一构型的产物,且对映体过量值可达到>99%,理论产率可达到100%.研究者已经开发了一些钌-酶催化体系、钌-非酶催化体系和钌-手性配体络合物用于烯丙醇、二醇、含官能团的仲醇的动态动力学拆分,以及酮和酯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动态动力学拆分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综述,并提供相关的示例,以期为这些方法的更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钌催化剂钌-酶催化体系钌-非酶催化体系动态动力学拆分

    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张丽罗梅
    253-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有机羧酸分子为配体,金属阳离子为中心合成的配合物被称为羧酸类金属配合物.有机羧酸作为一类重要的配体,因具有单齿配位、二齿螯合、可同时桥连多个金属离子及其他多种配位模式,在构建金属-有机配合物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羧酸配体种类繁多,与金属反应形成配合物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介绍了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探讨了各种有机羧酸配体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及其研究进展,同时对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羧酸类金属配合物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羧酸配体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