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夏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夏医学
华夏医学

雷迅

双月刊

1008-2409

huaxia@glmc.edu.cn

0773-2805467

541004

广西桂林市环城北二路109号

华夏医学/Journal Acta Medicinae Sinic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桂林医学院主办面向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医药院校师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连续两次荣获广西优秀期刊奖,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刊物讲求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的统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HMGB1、NF-κB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肺部感染风险的预测

    苗亚秋王婷韩亚南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因子κB(NF-κB)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肺部感染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15 例CSDH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改良颅内钻孔引流术治疗,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入组患者分为感染组25 例和未感染组 90 例,归纳导致CSDH患者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验证血清HMGB1、NF-κB对CSD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糖尿病、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术中实施气管切开、术后机械通气时间≥7 d、术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ALB<30 g/L、HMGB1≥80 mg/L、NF-κB≥40 pg/mL为CSDH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HMGB1 对CSDH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1%、79。48%,血清NF-κB对CSDH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25%、76。32%(AUC>0。85)。结论 动态监测HMGB1、NF-κB等血清指标能一定程度实现对术后肺部感染的早期预测。

    慢性硬膜下血肿改良颅内钻孔引流术术后肺部感染高迁移率族蛋白B1核因子κB

    MGS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随夏霏张向东孙九艳付越姣...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G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 例VP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 例(多巴丝肼)、观察组40 例(MGS联合多巴丝肼)。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帕金森评定第二、三分量表(UPDRS Ⅱ、UPDRS Ⅲ)、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评分、神经递质[神经丝蛋白轻链(sNFL)、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5-羟色胺(5-HT)]、微炎症状态[载脂蛋白A1、白细胞介素-32(IL-32)、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IL-1)]。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0%比 67。5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UPDRS Ⅱ、UPDRS Ⅲ、PDQ-39 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NFL、IL-32、Hcy、IL-1 水平降低,β-APP、5-HT、载脂蛋白A1 水平升高(P<0。05)。结论 MGS联合多巴丝肼治疗VP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纠正神经递质紊乱状态,抑制炎症反应。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多巴丝肼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炎症因子

    卡马西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障碍的防治价值

    刘平任小东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 120 例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卡马西平组,每组 60 例。两组均实施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常规组术后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卡马西平组采用卡马西平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神经递质水平、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脑电活动指标及认知情况。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卡马西平组的GABA、5-HT、DA、NE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的BDNF高于常规组,NF-L、NSE、S100β均低于常规组(P<0。05);卡马西平组的α波频率高于常规组,β波频率、θ波频率、δ波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卡马西平组的认知障碍发生率3。33%低于常规组 16。67%,MMSE、Mo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卡马西平能改善SAH患者术后神经递质水平及神经功能,对促进患者脑电活动恢复并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卡马西平神经递质脑电活动认知障碍

    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搭桥手术患者神经功能保护中的应用

    刘阳李金瑞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实施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氧代谢情况、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麻醉安全性。结果 在不同麻醉方案下,观察组的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高于常规组,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少于常规组,脑氧摄取率(CEO2)低于常规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半乳糖凝集素3(Gal-3)、神经肽Y(NP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能改善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脑氧代谢情况,可在不增加麻醉风险同时,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术后认知障碍。

    非体外循环心脏冠脉搭桥术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神经功能安全性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肌肉、肌力康复中的应用

    华征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105 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2 例)和训练组(53 例),两组均接受靶向肌肉神经重建术治疗,常规组术后实施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训练组采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肌力变化,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康复进程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训练组的伸肌群峰力矩、伸肌群力矩加速能、屈肌群峰力矩、屈肌群力矩加速能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的腓肠肌、肱二头肌、肱四头肌、胫前肌肌电信号均高于常规组(P<0。05);训练组的下床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椎体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训练组随访第3,6,12 个月时的ASIA运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感觉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训练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肌力、肌肉表面肌电信号恢复,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改善脊髓功能。

    脊髓损伤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表面肌电信号康复进程脊髓功能

    血清PTX3、Omentin-1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

    李影丽陶霞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正五聚蛋白 3(PTX3)、网膜素-1(Omentin-1)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123 例GDM患者,根据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53 例,中重度组70 例,分析血清PTX3、Omentin-1 与GDM患者血糖、炎症反应、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的相关性及对其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 中重度组的FBG、2 h PG、Hcy、Cycs、NGAL、GAL、PTX3 均高于轻度组,Omentin-1 低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X3 与血糖水平、炎症指标、胰岛素敏感性指标正相关(P<0。05);Omentin-1 与血糖水平、炎症指标、胰岛素敏感性指标负相关(P<0。05);123 例GDM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6。83%(33/123);血清PTX3 对GDM不良预后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82。62%、80。41%;血清Omentin-1 对GDM不良预后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80。35%、79。33%(AUC>0。85)。结论 血清PTX3、Omentin-1 有望成为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敏感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正五聚蛋白3网膜素-1、胰岛素抵抗不良妊娠结局

    右腋下入路术与胸骨入路术对小儿先心病的效果分析

    郑可敏马本木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右腋入路术与胸骨入路术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 116 例先心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骨入路组和右腋入路组,每组 58 例。胸骨入路组实施胸骨入路手术,右腋入路组实施右腋下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不同手术入路下,右腋入路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胸骨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腋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 30 min、术后 2h的VAS评分和VSS评分均低于胸骨入路组(P<0。05);右腋入路组的 RR、VA、A-aDO2、MVV 与胸骨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腋入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胸骨入路组(P<0。05)。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的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

    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入路胸骨正中入路呼吸功能手术并发症

    环境康复训练对新生儿缺氧性脑病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

    王鑫孟甜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环境康复训练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体格、神经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117例HI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环境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环境组实施环境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生长、智力发育、肌张力发育及行为能力发育等情况。结果 在不同管理模式下,环境组的体质量、头围、上臂围、身高的测得值均大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个月、3 个月后,环境组管理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 1 个月、3 个月后,环境组管理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均大于常规组(P<0。05);干预 1 个月、3 个月后,环境组管理的原始反射及一般反应发育能力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环境康复训练对改善HIE患儿的生长情况,并促进患儿智力、肌张力及行为能力发育均有积极意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环境康复训练智力发育肌张力行为能力

    动静脉吻合联合撕脱皮肤回植在手指皮肤逆行撕脱伤中的应用

    邢耀文王占平苏锴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显微镜下动静脉吻合联合撕脱皮肤回植在手指皮肤逆行撕脱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指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78 例,采取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以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吻合组和对照组,经样本量估算两组各纳入41 例(43 指)、37 例(38 指)患者,对照组行原位皮肤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吻合组行显微镜下动静脉吻合联合撕脱皮肤回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手指关节活动优良率、恢复工作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吻合组回植成活率97。67%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组患者手指关节活动优良率92。68%高于对照组78。38%(P<0。05)。治疗后3 个月,吻合组患者恢复工作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吻合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镜下动静脉吻合联合撕脱皮肤回植治疗手指皮肤逆行撕脱伤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更高。

    手指撕脱伤显微镜动静脉吻合负压封闭引流皮肤回植

    光子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在大面积烧伤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石婉秋祝艳蕊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光子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98 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光子组,每组 49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邮票植皮术治疗,常规组术后予以康复训练,光子组采用光子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创面瘙痒、肿痛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光子组的出血评分、换药次数、肉芽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子组的四项瘙痒问卷(FIIQ)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中文版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SHS-B)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光子组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高于常规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小板生成素(TPO)、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光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光子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能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出血风险,可减少换药次数,对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减轻创面瘙痒、肿痛及炎症反应,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大面积烧伤光子治疗仪康复训练创面愈合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