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欧阳永忠

双月刊

1671-3044

hych2002@163.com

022-84685080,84685068

300061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0号

海洋测绘/Journal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主办的技术科技期刊,面向全国测绘和相关行业的读者与作者。1981年创刊,2001年公开发行。双月刊,正文84页,单月25日出版,现自办发行。本刊全面反映我国海洋测绘学术技术研究成果和国外海洋测绘科技动态;努力推动海洋测绘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促进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热情为广大测绘工作者、读者与作者服务。 报道范围以海洋测绘为主,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技术,海洋大地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江河湖泊测绘,测绘仪器装备,海岸与海底地貌研究,海洋水文与气象观测以及航海导航等。本刊主要反映上述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前沿课题的研究成果,工程技术的重要进展,新产品开发动态,以及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作业方法和经验交流。 2008年6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批准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E651-2008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舰艇平台授时技术现状及发展研究

    范子煜张尚悦郑文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军用授时技术现状及发展,结合基于舰艇平台的授时技术对自身及编队时间统一能力的深刻影响,对国内外军用授时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通过对授时基本技术、授时技术在国内舰艇的应用、国外军用授时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概括了基于舰艇平台的授时技术现状及发展情况,最后总结提出了我国未来授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大力加强无外部授时源方法研究,旨在为未来军用授时技术的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授时技术时间统一卫星导航授时无线电授时舰用网络授时系统

    郑重声明

    《海洋测绘》编辑部
    6页

    海洋次中尺度现象调查概述

    张永垂楼鸿程姜德良张胜军...
    7-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次中尺度现象伴随着剧烈的温盐梯度和强流,对海洋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次中尺度现象具有空间尺度小、时间变化快等特点,对其三维结构的现场调查仍较匮乏,制约了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的理解和认识.为了对海洋次中尺度现象调查方案设计提供参考,论述了目前海洋学主流观测手段在次中尺度现象观测的适用性,详细介绍了国际上大型次中尺度现象调查实验的作业方案,总结了各种调查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对次中尺度现象的调查提出了意见建议.

    海洋调查海洋次中尺度现象调查方法船载拖曳设备调查实验

    航渡式水深测量水位改正优化:(一)潮汐模型评估

    黄辰虎刘敏王本洪欧阳永忠...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全球海域航渡式水深测量水位改正难题,对最新潮汐场模型DTU23 和代表性强的FES2014 开展了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在北半球 12 个验潮站位处DTU23 与ArcTiCA中 8 个主要分潮总体预报误差为 8.64 cm,在莫桑比克海峡 12 个随机点位处DTU23 与FES2014 中8 个主要分潮总体预报误差仅1.19 cm,而在2 个不同海域分潮振幅和迟角的等值线图则表明DTU23 与CST1 相似性较强,DTU23 与FES2014 相似性极强.提出了融合全球潮汐模型并新构建全球Sa、Ssa长周期分潮和小区域精细化潮汐模型的水位改正优化新思路,可为后续进一步提高全球海域航渡式水深测量水位改正精度提供数据支撑.

    水深测量水位改正验潮站潮汐场长周期分潮

    多波束系统搜索水下失联目标的效能评估

    梁川贾帅东刘一帆刘现鹏...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运用多波束系统进行水下失联目标搜索时所布测线效能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测线布设方式.首先,分析并建立了典型测线布设方式的水下目标搜索耗时计算方法,然后对给定条件下搜索耗时的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从而确定出多波束系统的不同波束开角、船舶长度、区域海水深度等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测线布设最优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小船作业时,采用梭织法与跨行法的搜索效率明显优于向心法与套行法,大船作业时,采用跨行法的搜索效率最优.这些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规律,进而找出影响搜索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优化建议.

    多波束系统水下失联目标测线耗时影响因素数值计算

    基于区域生长的侧扫声纳海底线追踪算法

    李琪张俊明吴泽坤戴秀杰...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侧扫声纳海底线自动追踪存在有飞点、连续性较差、易受噪声影响等问题,通过分析侧扫声纳海底线形成机理及图像特征,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区域生长法的侧扫声纳图像海底线追踪方法,首先利用控制生长方向方法优化区域生长法计算复杂度高、效率低的问题,在提高追踪效率的前提下抗干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加强,然后利用大滤波核中值滤波方法在保留海底边界特征的同时提高海底线连续性,最后利用二次区域生长方法针对性消除航迹线对瀑布图海底线的影响.通过对该方法进行研究和实验,成功实现了海底线自动追踪提取.在秦皇岛附近海域开展现场测试,论证了与传统阈值法提取海底线相比,提出的新方法在抗噪能力、连续性、普适性等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效果.

    海底地形测量侧扫声纳图像海底线追踪区域生长算法边缘提取中值滤波

    三维声纳和多波束在桥墩巡检中的联合应用

    张陆锋梁昱白翔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墩基础是桥梁结构重要的承重结构,水下桥墩基础受水流冲刷作用存在损坏的风险,对水下桥墩基础进行巡检十分必要.为此,提出了利用水下三维声纳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桥墩巡检中联合应用的方法,将三维声纳应用于水下桥墩基础本身的检测,多波束测深系统应用于基础周围河床的测量,能充分发挥两种设备的优势,得到水下桥墩基础的三维影像和水深数据,并利用位姿信息对两类数据进行精确匹配和融合,对结果进行一体化三维影像展示.利用浙江某跨河大桥水下桥墩基础检测的实际案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此方法可广泛推广于水下桥墩巡检工程中,为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三维声纳多波束测深系统桥墩巡检基础冲刷数据融合

    利用旋转双目立体相机的桩体倾斜度测量方法

    王效愚闫利王崇明隋海琛...
    32-3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桩体倾斜度监测在沉桩作业中至关重要,现有方法普遍存在安置过程复杂、工作耗时长等典型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双目立体设备研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桩体倾斜度测量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旋转码盘与相机的高精度标定实现利用码盘旋转角度读数来高效计算相机在任意旋转角度的位姿信息.其次,在双目影像同步采集以及高频倾斜角度测量条件下,设计了一种新的利用提取桩体边线几何的方法来拟合桩体中心轴线方向向量,从而快速计算柱体的倾斜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计算相机相对位姿以及柱体倾斜度,倾斜度测量精度可达到优于 0.1°,且单次自动测量效率优于 10 s,相较于常用的全站仪测量方法,其效率可提高 6倍以上,能够满足连续高效且高精度的桩体倾斜度测量需求.

    视觉测量旋转双目立体相机桩体倾斜度相机位姿拟合中心轴向量

    声学探测技术在海上风电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刘云彤吉鹏程胡梦涛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风机维护是保障海上风电场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水声学海底探测方法在海上风电场运维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出在风电桩基检测中综合使用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仪的联合探测作业技术,利用多波束获取全覆盖水深地形,利用侧扫声纳获取海底地貌,利用浅地层剖面仪获取海缆埋藏状态,通过对 3 类声纳数据综合分析,确定风电桩基及附近地形、地貌、电缆等的位置、深度、状态等信息.将该方法应用于阳江风电场故障风机抢修项目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桩基检测等海洋工程领域,对其他海上风电场桩基检测有一定借鉴意义.

    水声学探测海上风电桩基检测海底地形测量海缆路由探测海底地貌扫测

    同步码字优化降噪的声纳图像多目标检测方法

    魏光春邢传玺崔晶董赛蒙...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底侧扫声纳图像分辨率低、噪声污染严重导致水下目标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同步码字优化降噪的水下声纳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利用同步码字优化对声纳图像中的乘性噪声进行降噪处理,从而使图像中的水下目标物获得更好的视觉与检测效果,同时对声纳图像进行相应的数据集扩充.最后利用适合本文方法的YOLO系列中的YOLOv7 对降噪后声纳图像中的目标物体进行检测,并在其特征网络中加入了卷积块注意模块,从而加强对目标的特征提取.仿真结果分析得出,同步码字优化降噪与YOLOv7 相结合的目标检测方法,可使目标置信度达到 79%,相较于降噪前的目标检测置信度提高 16%,对于目标较小的物体,能更好地改善漏检与误检情况.

    侧扫声纳图像处理水下目标特征提取多目标检测同步码字优化降噪YOLOv7目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