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菏泽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菏泽学院学报
菏泽学院学报

袁宗建

双月刊

1673-2103

hzxyxb@sina.com

0530-5525995;5525238

274015

山东省菏泽市大学路

菏泽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z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菏泽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广泛吸收国内外高质量的来稿,强调学术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宗旨为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以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培育路径

    邹运高军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引领,也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维度具有丰富的内涵.培育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对地方师范院校培育卓越教师、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提升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双万计划"的落实,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培育,需精准锚定目标定位、深化课程教材革新、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培育校园文化土壤、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及筑牢质量保障体系.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培育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困境与解困之思

    田甜叶荣国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建构,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应有之义,是顺应信息革命时代潮流的发展之要,是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必然之策.当前,受西方话语霸权冲击、网络"圈层化"现象以及传播格局转变的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地位遭受威胁、话语内容面临失调、话语表达陷入去中心化的困境.对此,必须突破西方话语藩篱,避免"信息茧房"效应,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导力、传播力、凝聚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解困之思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困境与实现路径

    丁婉丽赵冰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利他""利己""利众"的重要意义.当前,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尚存在大学生对公共精神认知有偏差、高校对公共精神培育力度不够及不良文化的冲击等现实困境.为此,应通过加强自我教育、加强学校教育以及优化社会环境等有效途径,来切实做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工作,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成才成人.

    公共精神培育实现路径

    杜甫《北征》在明清的接受

    宋冯珂张中宇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两代对杜甫《北征》的接受呈现出差异化、多元化的态势.明前、中期《北征》因其五言长篇的体裁、直笔不恕的叙事方式而接受度不高.明后期随着个性解放意识高涨诗学审美取向多元,《北征》的诗歌地位有所提升.清代在注杜、学杜的高潮中,对《北征》的接受达到高峰.文化环境、审美思潮是影响《北征》接受转变的主要因素.

    明清诗学接受转变文化环境

    赵秉文文体批评观念探析

    朱文正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秉文的文体批评观念触及了文体的核心问题.在正体问题上,他以经典作品为本确立文体规范,并着重风格,张扬风雅;就辨体而言,他重视诗文格律,但反对一味按格律准绳作文,不以格律为分辨文章的独断标准;在交融破体方面,他赞同韩愈引古文气度入诗歌创作,但批评韩门诗人的奇险古怪诗风.他的文体批评观念与其所处时代环境、诗文创作紧密结合,影响了许多金代文人.

    文体批评诗文格律交融破体

    元代唐兀文人余阙的儒者情怀

    刘畅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余阙是元代唐兀文人中少有的有诗文集传世的文学家,有《青阳先生文集》,他也是少有的受到元、明两朝褒奖的英烈.余阙师从理学家张恒,为官践行儒学,重视教化;诗文中洋溢着忧国忧民、仁民爱物的儒者情怀.从儒学视域考察余阙,可以更好的认识这位唐兀文人的人品与文品,可以一窥元代民族融合的史实,同时也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镜鉴.

    儒者情怀民族融合历史镜鉴

    互文性视野下宋江醉题诗词忠义说研析

    王以兴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江于浔阳楼醉题诗词一节,引起了文本内外的古今广大读者的极大争议.在互文性视野下,结合"官逼民反"的主题设置和"凌云志""丈夫"等关键词语在小说内外中的意义表达及其他相关情节来看,两首诗词正是宋江忠君之念的集中展示.其一词一诗分别对应着"替天行道"在招安前后的两种表现.

    互文性醉题诗词忠义说

    《水浒传》中的王进深层意蕴解读

    张磊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进作为《水浒传》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他既忠孝双全,堪称一个"完人",又寄寓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和人生理想.王进,单从字面看,作者试图告诫后世统治天下的皇帝,要有责任心、进取心,要选贤举能,远离奸佞小人,方能开创太平盛世;从深层理解,作者开篇写王进是为了塑造一种标杆,通过将王进与108 位好汉人生选择进行比较,强调在乱世,要做到独善其身,隐居田园做隐士不失为好的选择.作者之所以没有写王进上梁山,可能有着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深层原因.

    忠孝隐居形象塑造

    基于AntConc的《水浒传》中梁山形象的嬗变

    孙洪波高飞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对《水浒传》中形象的研究大多关涉人物,鲜少涉及梁山形象.本文基于AntConc自建数据库,比较并分析原文本和沙博理译本中的梁山形象,考察作者和译者对梁山形象认知的异同.研究发现:梁山形象经过了三个典型阶段的嬗变,从自然地理形象到绿林强盗形象,再到忠义英雄形象.梁山形象的演进与梁山故事的推进呈现出一致性的特点.译本中有关梁山形象的表述体现了译者主体性.

    AntConc梁山形象绿林强盗忠义英雄

    燕青故事与《水浒传》的深衷隐曲

    王怡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燕青在《水浒传》众英雄中风貌独特.探究《水浒传》燕青人物创作的深意,认为作者通过塑造燕青这一形象,引导读者去领悟一种超越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等人具体经历的更为深刻的人生体悟.通过对燕青的预言叙事,作者不仅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和理解,亦通过梁山人物进退两难的处境,对人类所处困境及其挣扎进行了较为深层的思考.

    燕青故事预言叙事深衷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