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聚氨酯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聚氨酯工业
聚氨酯工业

张骥红

双月刊

1005-1902

puinj@jschemres.com puinj@yahoo.com.cn

025-83755199

210009

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大厦64号信箱

聚氨酯工业/Journal Polyurethane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聚氨酯工业》(双月刊),系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和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刊物,是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刊。内容主要为有关聚氨酯行业的专题综述、研究报告、技术交流、科技论文、生产与应用以及消息动态等;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聚氨酯及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等。《聚氨酯工业》:曾获第二、第三和第四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入围首届“江苏期刊方阵”,并获得“双十佳期刊”称号;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获第五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获第二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奖等等。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蒋旎樊武厚王斌肖继军...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生物基水性聚氨酯(Bio-WPU)的生物基合成原料出发,综述了近十年生物基异氰酸酯、生物基多元醇、生物基扩链剂、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非异氰酸酯及全生物基Bio-WPU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生物基水性聚氨酯天然高分子非异氰酸酯

    植物油基多元醇研究进展

    岳昌海黄益平方正唐如荣...
    6-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原料、合成方法、环氧化-开环法涉及的环氧化试剂和开环试剂等方面对植物油基多元醇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植物油基多元醇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植物油基多元醇环氧化开环聚氨酯

    聚氨酯风电叶片材料及工艺应用研究进展

    祁蓉周文明冯永国杨丽彬...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了风电叶片用聚氨酯与环氧树脂本体力学性能和工艺特性的差异.分析了聚氨酯叶片中其他主材的研究进展,包括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以及叶片芯材、结构胶等与聚氨酯材料的匹配验证及应用情况.对聚氨酯树脂叶片成型工艺和部分缺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工艺控制建议,希望为叶片材料的替换提供必要依据.

    风电叶片聚氨酯环氧树脂主材成型工艺

    TPU型锂电池溶胀胶带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能的研究

    林龙马肥陈斌王建...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工业品热塑性聚氨酯(TPU)膜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溶胀性能和耐溶解性.将一种聚酯二醇和少量氢化端羟基聚 1,4-丁二烯(H-HTPB)混合为低聚物多元醇,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丁二醇反应制备了不同H-HTPB比例的TPU薄膜,研究了不同硬度以及NCO/OH基团摩尔比(R值)对材料溶胀性能和耐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型TPU的溶胀性能最优但耐热电解质溶解性较差,通过添加质量分数10%的H-HTPB,邵A硬度 90 的TPU膜室温下2h溶胀率达到30%,85℃下1h形态保持完好.

    热塑性聚氨酯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胀性能耐溶解性氢化端羟基聚1,4-丁二烯

    表面疏水的聚氨酯多层复合隔声材料的研制

    刘晓东王阳李天智陈明月...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聚氨酯疏水层与聚氨酯/中空玻璃微球(HGM)复合材料吸声层,制备多层吸声复合材料.试样PU/HGM-1 的表层为疏水层,加2 层吸声层,总厚度为14 mm;对比试样PU/HGM-3 为3 层吸声层构成,总厚度为18 mm.测试了材料的隔声性能、吸声系数、静态水接触角,并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尽管试样PU/HGM-1 的总厚度比PU/HGM-2 薄4 mm,但隔声效果更好,在2 000 Hz频率下,隔声量达到33 dB;2 000~5 000 Hz频率下隔声量在 20 dB以上;一定频率范围内,复合材料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吸声特性.PU/HGM-1 材料的静态水接触角为105°.扫描电镜测试表明,材料表面具有连续的微纳结构.两个试样的吸声系数变化趋势一样,在1 700~3 400 Hz范围内,试样PU/HGM-1 的吸声系数更高,吸声效果较好.

    聚氨酯HGM疏水多层复合隔声

    CaO/LiCl混合固体催化制备碳酸甘油酯及产物结构分析

    佟拉嘎高嵩陈秋霞陈洋洋...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活化的CaO/LiCl为混合催化剂,以碳酸二甲酯和甘油为反应物,制备了碳酸甘油酯.考察反应回流时间和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物纯度和收率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技术确定了反应最佳时间和最佳摩尔比,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技术表征了产物结构.结果表明,当碳酸二甲酯和甘油的摩尔比为 4∶1、催化剂质量分数 3.0%、反应时间 4h时,产物纯度最高(97.7%)、收率最好(95.7%);反应时间更短时或摩尔比更低时,甘油转化不完全;通过ChemDraw软件中核磁共振模拟功能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研究;结合量子化学提出了五元环碳酸甘油酯生成的合理机理.

    碳酸甘油酯CaO/LiCl混合催化剂反应机理聚氨酯

    捷豹路虎、陶氏、安道拓在汽车座椅循环利用领域取得突破

    环球聚氨酯网
    26页

    戊烷发泡B2级聚氨酯连续板性能研究

    白维坤李金伟肖健美付振武...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匀泡剂、催化剂、阻燃剂、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和发泡剂正戊烷等为原料制备B2 级连续板聚氨酯泡沫塑料.探讨了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水、阻燃剂、催化剂及发泡剂的选择和用量对聚氨酯模压泡沫塑料厚度、尺寸稳定性、粘结性、流动性、阻燃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多元醇的种类对泡沫开模厚度及最终制品厚度有显著影响,制品厚度与强度未见正相关性;降低水用量、阻燃剂用量对提高制品厚度、粘结性有帮助;降低水量后,泡沫生长方向强度有改善,整体强度差别不大;添加聚醚多元醇对泡沫体系的流动性有帮助;选择更温和的聚异氰脲酸酯反应催化剂有助于泡沫流动性和泡沫芯材厚度的改善,对泡沫整体强度影响不大.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B2级板材连续法戊烷

    基于生物基聚醚的聚氨酯塑胶跑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池懿珂李会周杰睿刘强...
    31-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物基聚1,3-丙二醇(PO3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等为原料,制备了无溶剂单组分聚氨酯粘合剂,并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颗粒混合,制备透气型聚氨酯塑胶跑道材料.对比考察了3 种聚醚二醇——PO3G、石油基聚氧化丙烯二醇(PPG)、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以及聚醚三醇330N用量对聚氨酯粘合剂以及塑胶跑道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3G可完全替代PPG用于制备粘合剂,其黏度与PPG体系非常接近;当PO3G型聚氨酯粘合剂与EPDM颗粒质量比为1/5 时,塑胶跑道材料拉伸强度可达到0.90 MPa,相比PPG体系提高30%左右,断裂伸长率达94%,远超国标中伸长率大于 40%的要求;用 330N代替部分PO3G时,所制备的塑胶跑道材料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生物基聚三亚甲基醚二醇聚氨酯粘合剂塑胶跑道

    甲酸甲酯和HCFC-141b作为聚氨酯硬泡发泡剂的比较研究

    施栋梁陈胤淳肖进光杜鹏飞...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以甲酸甲酯和HCFC-141b为发泡剂制备 2 个系列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比较了两种发泡体系的多元醇组分黏度、发泡时间以及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泡沫样品的密度、压缩强度和吸水率.结果表明:甲酸甲酯的发泡能力较强,甲酸甲酯发泡体系组合料黏度较低,聚氨酯泡沫的压缩强度较小,吸水率比HCFC-141b发泡泡沫稍大;甲酸甲酯对聚氨酯泡沫阻燃性能有负面影响,添加膨胀石墨能改善.

    甲酸甲酯发泡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HCFC-14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