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艺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艺术研究
设计艺术研究

陈磊

双月刊

2095-0705

AD_research@vip.sina.com

027-87651873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设计艺术研究/Journal Design Research
查看更多>>《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2年创刊以来,本着繁荣高等教育事业,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高等教育理论探讨及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园地的宗旨,历经近20年的建设,本刊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已形成一定影响,读者及作者队伍涵盖了国内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的一年中,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办刊宗旨,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信息交流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设计学"何以可能——访谈北京大学祝帅教授

    曹又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简称"三大体系"建设.这一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指导开展交叉学科设计学研究的重要纲领.祝帅教授以设计学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就中国设计学的学科间性和主体性的学术体系建设提出前瞻性思考,探索"中国设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新路径,在国际设计话语场中构建中国设计学话语体系的领导地位,为推进设计学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设计学"三大体系"学科间性主体性

    出行设计研究:从情境创新到机器行为设计——访谈湖南大学谭浩教授

    王靓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大背景下,汽车设计正进行着革命性的突破,致力于构想和探索未来出行的全新情景,超越传统的框架,引领行业的未来发展.在此背景下,谭浩教授探讨了工业设计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行为科学等手段进行设计创新,以及如何在国际化和学术研究中发挥作用,提出设计研究应关注用户接受度和社会责任.

    出行设计行为设计情境创新汽车产业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可穿戴触觉设备设计

    刘强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穿戴触觉设备设计的难点之一是装备体积、重量与触觉体验之间的平衡.形状记忆合金以其重量轻、体积小、柔软灵活及能提供多样化触觉反馈类型的特性,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潜在方案.本研究针对目前研究较少的"轻抚"类触觉反馈,结合视觉障碍人士的触觉导航需求和大众用户的情感调节需求,分别设计了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可穿戴触觉导航设备和情绪调节手环原型.通过这两个原型示例,本文旨在揭示形状记忆合金在可穿戴触觉设备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未来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形状记忆合金触觉反馈可穿戴设备设计

    技术美学视角下AI驱动未来影视变革研究

    田苗子路五云
    15-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从技术美学的视角,对人工智能在影视行业中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深入反思.首先,通过对影视工业化变革的剖析,本文回顾了从电影诞生之初至当代,影像技术如何由传统摄影逐步被电脑特效与数字复原技术所取代的历史脉络.特别关注了当前学界与业界对于电影成片是否依赖于摄影机实拍或电脑后期制作的激烈争论.其次,文章分析了短视频大数据如何精准定位受众,并预测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文生视频在 2024 年将迎来全面爆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视行业与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如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以及这一趋势对影像制作未来的科学和艺术层面的影响.最后,本文强调了在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的同时,影视行业应积极拥抱科技带来的行业巨变.

    技术美学人工智能影视技术驱动

    共融视角:拓展包容性设计中用户体验的合意性维度

    李冠羽荣安琪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包容性设计源于无障碍设计,旨在满足用户的可访问性的需求.通过分析用户体验维度旨在识别出合意性维度在包容性设计中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创新的合意性评估方法和网络文本分析对合意性养老社区进行案例分析,强调了合意性维度在包容性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心理、文化和社会因素是实现包容性设计合意性维度的重要组成方面.最后指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据挖掘、情感语义分析等新兴技术可与该领域结合,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包容性设计合意性用户体验案例分析情感分析

    楚织物杯纹的参数化设计与运用研究

    邹璐王筱杭
    25-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当前文创产业中纹样数字资源形式和运用场景单一等问题,将参数化设计技术引入纹样创作中,能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时代对纹样的设计、运用和共享等需求.以楚织物中运用广泛的杯纹为例,基于Rihno软件的Grasshopper平台,对纹样进行构形分析、参数化逻辑构建和过程设计,通过实践总结杯纹的参数化设计方法,探索参数化纹样数字资源在不同文创领域的应用潜能.研究认为参数化设计交互性和开放性强,生成的信息模型式数字资源便于修改和共享,能突破传统纹样设计思维的局限性、提升纹样创作的工作效率,在立体化、交互式和众创设计领域更具有发展潜力.

    楚织物杯纹参数化设计Grasshopper

    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用户体验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薛颖杨晗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空间用户体验模型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系统地探讨影响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研究首先验证了模型框架的合理性,然后识别并排序了对用户体验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情感反应、人际距离、环境适应性和空间认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包括创建与使用者具有情感联结的个性化空间、通过家具布局调整控制人际距离、塑造合适的声、光与热环境,以及利用设备与家具布局提升用户的空间认知能力,这些策略旨在增进用户空间体验.

    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空间用户体验

    设计即选择:新能源汽车造型民族化设计的生成机制

    蒋俊杰杜婉晴李茂青刘庆彬...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设计视为个体选择,构建新能源汽车造型民族化设计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民族化设计的生成遵循三层逻辑,包括浅层的"理性计算后的沿用与阐释"、中层的"感性振声下的设计理想"以及深层的"文化基因的唤醒与注入",呈现出"工具性—抒发性—本能性"的性质路径,以及"自我保护—自我表达—自我实现"的价值结构.

    设计选择民族化设计汽车造型生成机制

    旅游视域下徽州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研究述评

    郑志元王淑仪张晓枫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是重要的农耕文明遗产和乡村文化景观,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宝藏,也成为独具匠心的旅游吸引物.对旅游视域下徽州传统村落景观设计方向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其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景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解读徽州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研究的特点并尝试从生态景观设计、文化景观设计、空间景观设计三个方面出发,总结当前研究进程,找出其中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徽州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不足与对策

    论中国人机工学思想的系统性维度:人、自然与文化社会

    沈小琛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人机工学思想的存在早年间已被指出,用系统论的一般思想来辨析,会发现其特殊性在于"系统性".从将人体视作动态平衡的系统出发,认识到结构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关系,又将人体与自然对照来理解,建构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最终通过物来建构出整个文化社会的形象,可以说,这种系统性思维业已存在一般的三重维度:人、自然与文化社会.将中国系统性思维引入人机工学,可以丰富当代人机工学的实验立场和实践思维.

    系统中国系统思维中医系统论人机工学工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