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艺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艺术研究
设计艺术研究

陈磊

双月刊

2095-0705

AD_research@vip.sina.com

027-87651873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设计艺术研究/Journal Design Research
查看更多>>《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2年创刊以来,本着繁荣高等教育事业,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高等教育理论探讨及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园地的宗旨,历经近20年的建设,本刊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已形成一定影响,读者及作者队伍涵盖了国内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的一年中,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办刊宗旨,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信息交流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身心健康需求的城市公共绿地疗愈型景观设计

    朱怡吴诗晨朱晓蕾龚斌...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空间愈加趋向于高密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承受着空前的身心压力,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慢性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城市公共绿地成为市民缓解身心压力的重要场所.通过分析如何基于市民身心健康的需求,在压力缓解理论、注意力恢复理论以及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疗愈型景观设计体系,并以武汉市西北湖公园为例,探寻如何从环境营造、设施设计和空间设计这3方面来对居民生理、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有效缓解的策略.

    疗愈景观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情感交互

    校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以本科生课程教学为例

    黄艳杨声丹王宣方梅琪...
    114-12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观设计教学需要不断捕捉研究热点和探索前沿问题,并付诸教学实践.将情感价值作为建成景观的评价标准和景观设计的目标之一,以本科生"校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学生科研培训(SRT)项目为例,通过课程的教学设计、数据解读、设计转化等过程,引导学生从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层面理解景观的情感价值.并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优势与特点,推导出改善景观情感价值的途径,提出校园景观的情感设计方法和策略.教学将传统的实地调研法与感知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强调景观情感设计转化的能力.不仅探索了设计教学的方法与途径,而且提出了对景观理解的新维度和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情感设计景观教学景观感知设计方法互动体验

    社会创新视野下的产品设计课程革新与实践

    曹伟智薛文凯赵妍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品设计课程成果的落地情况始终是衡量课程质量的重要标准,融合了国内外社会创新设计的研究进展,将具有现实价值和实效性的课题引入课程,以推动产品设计课程革新,并将基础知识及前沿技能孵化并运用.这一思路与设计教育探讨的"产-教-研"模式相吻合,围绕社会设计课题展开课程实践的创新与探索,可以有效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供求之间的契合度.此外,在课程实践中不断总结社会创新设计的方法和经验,从历史的延续和未来的展望多维度地改革教学定位,这将为学生创新设计与企业项目深度融合提供机遇.

    社会创新设计课程改革设计思维与方法社会系统产品设计

    问题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王丽洁聂蕊侯薇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型时期要求建筑教育必须采用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性设计思维.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是对转型时期建筑教育的很好回应.它突出研究的重要性,教与学的关系从知识和技能的单向传输转向基于研究的双向交流和共同探索,实现"在研究中学".教学中问题成为研究主题,设计则成为研究载体.提出问题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理念、研究问题、研究过程、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试图探索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以问题为导向建筑设计教学研究型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1+N+X"模式探索

    岳明慧郝锐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课程思政"1+N+X"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有效地实现"思政+艺术"的深度融合与价值创造.其中"1"代表跨学科的思政教学联盟,是协同推进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基础;"N"指丰富的思政元素库,提供多元的教学资源;"X"则涵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平台,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这3部分协同推进思政教育与艺术设计教学的深度结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具有政治立场和艺术素养的人才,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提供新的方向和实践经验.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1+N+X"模式教学实践

    艺术设计课程中人工智能绘画导入实践与思考

    程巍范佩宏于鲁川
    137-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技术的使用对创造性认知的影响是设计教育的重要课题.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也影响着设计任务的最终反映.通过一场人工智能绘画参与艺术设计课程的实验,对课程参与者访谈数据分析而得知,应用人工智能绘画参与设计具有易于掌握、直观而快速等提高设计效率的特点,同时,参与者也对其易于掌握的特点产生了未来就业恐慌.针对产生出的系列问题,提出增强综合理论基础培养、恪守设计伦理、注重过程性评价等优化路径,力求为艺术设计教学的优化提供实践参考.

    艺术设计教学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实践应用

    《生产工艺》(1930-1931)与中国"设计现代性"之兴起

    王玮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设计运动之现代性兴起的关键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成立于这一时期的"生产工艺协进会"肩负"生产工艺振兴"的民族使命,积极倡导中国生产工艺的改良与推广,以生产工艺的现代性建构为办刊宗旨和行动指南创办了《生产工艺》杂志.从设计现代性视域出发,以《生产工艺》为文本研究依据,呈现生产工艺协进会成立的理念与宗旨,梳理艺术、工艺等关键概念的生成发展过程,彰显其在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协进会设计现代性设计观念

    基于审美的应用——"装潢"一词发展探究考

    汪晓东吴雨泽
    147-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潢"一词的应用演变与人们的审美观念发展息息相关."装潢"在封建时期意为对书画作品的加工装裱,主要反映了文人墨客对其审美需求的重视.近代时期,随着审美活动融入社会生活,"装潢"从以前对艺术品的装裱含义延伸到了设计领域,以此反映出审美意识的世俗化.现当代艺术发展中,在对艺术审美再认识的影响下,"装潢"一词逐渐被"设计"所代替.

    装潢审美需求设计

    王朝闻的工艺美术审美特征论

    张黔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朝闻的工艺美学思想对当代工艺美术和设计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认为工艺美术的突出审美特征是"似与不似之间",是"形不足而神较足",要"新而美"而不要"新而丑",最终效果是"耐看".王朝闻的工艺美术审美特征论,受到了中国传统文人审美观念的影响,也契合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潮.

    王朝闻工艺美术审美特征美学

    论明清艺术对日本浮绘版画的艺术影响

    陈瑶袁玉洁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浮绘版画是日本江户时代流行的一种版画艺术,主要特征是使用几何透视法表现宏大的三维空间场景.日本锁国期间,大量的明清艺术品随着中日贸易的商船进入日本,其表现形式与风格倾向对浮绘版画的诞生、印刷技法的革新、图像上的转变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浮绘版画文化交流明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