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基础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基础教育论坛
基础教育论坛

李锦韬

月刊

1674-6023

jcjylt@126.com

024-86209776

110031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15号

基础教育论坛/Journal Ji Chu Jiao Yu Lun T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物介绍

    1页

    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实践机制与优化路径——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思政课教育改革为例

    孙语辰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对于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在思政课建设发展的理论实践中,要充分把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实现真正的"育人"目标,将一体化建设融入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建设领导责任制,使得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模式创新化,努力实现监督评价一体化、教学研究一体化、内容模式一体化,深入一体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实困境实践机制优化路径

    课后服务"5+2"模式:构建小学阅读新样态

    侯思国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后服务"5+2"模式的提出与落实,不仅对学生、家长、教师等个人的发展与生活存在重要的积极影响,更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有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以课后服务"5+2"模式为依托,探讨在有效落实和推进该模式的基础上,应该采取哪些方式来构建小学阅读新业态,保证小学生的课后服务落地见效.

    课后服务"5+2"模式小学阅读创新教学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研究

    李琨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命题教师应该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调整试题指向、考察内容、材料选择、问题设置等相关的试题命制工作,充分发挥考试在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升和改进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以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策略为研究主题,提出命题教师要立足学业质量标准,采取明确命题的目的和性质、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格、合理确定试题形式数量、选择高质量的语言材料、设计语文跨学科的试题、试题中融入当地特色文化等路径,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试题质量.

    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策略

    城市近郊农村中学生源流失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近郊某农村中学为例

    李文亮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取济南市近郊某乡镇农村中学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当前农村中学生源流失的原因,提出解决生源流失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对策.

    农村中学生源流失调查对策研究

    城区小学生劳动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任翔丽祝玉叶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劳动教育意义出发,针对当下小学生缺乏劳动意识与劳动知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学生的劳动习惯现状以及学校劳动教育情况,探索影响劳动素养的因素.在综合国家劳动教育框架、学校办学理念以及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城区小学生劳动习惯改进的对策.

    城区小学生劳动习惯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王玉槐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即让幼儿养成正确的语用习惯,学会清晰表达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需求,为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应将其贯穿在幼儿的整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语言表达机会.文章围绕"绘本阅读、生活场景、词汇储备、常规培养"四个方面,探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双减"背景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探究

    王立民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必须打造高效教师队伍.本文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带动学风、加强校本培训、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完善作业管理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双减"政策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王金秋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采取以生为本、学科融合和家校联动等策略,确定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丰富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以及优化心理健康课程的任务,开发目标清晰、内容丰富、任务奏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促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及文明和谐校园、家庭和社会的创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为学生打造一个"安放身心"的港湾——初中生入学县级职教后心理素质提升探索

    周少波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初中升入县级职业学校的学生容易焦虑、烦躁、敏感、社会适应能力差,厌学、自信心不足、偏执、敌对等个性特点比较突出.根据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行为,通常是心理因素的反映,靠批评教育、政治思想工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何对此类学生进行心理保健、促进、激励、教化、提升等,本文尝试作一个有益探索.

    心理健康县级职教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