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科学技术
舰船科学技术

张培元

月刊

1672-7649

JCKXJS@shipol.com.cn

010-64831773-810

100192

北京市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

舰船科学技术/Journal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2年,是中国舰船科技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促进中国舰船领域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舰船科技人员提供学术讨论与技术交流的园地。本刊的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导向性强。主要刊登中国舰船领域和相关行业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方面的论文。选题范围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舰船系统工程以及与舰船相关的内容。作者为参加我国舰船研制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直接从事产品设计、课题研究和情报研究工作的专家及业务骨干,从事海军装备工作的科研人员,相关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大专院校的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本刊的读者为船舶及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专家、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对船舶科技感兴趣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轴压下含焊缝穿透裂纹圆柱壳非线性屈曲特性研究

    吕昊朱永梅张苏州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在交变载荷和海洋腐蚀介质作用下,焊缝处易产生裂纹,导致局部屈曲,大幅降低了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本文将自升式钻井平台圆柱形桩腿简化为含轴向和环向穿透裂纹的圆柱壳,分析轴压下非线性屈曲特性.通过轴压实验,分析焊缝位置与屈曲强度的关系,并与无裂纹的柱壳进行对比,确定壳体载荷位移曲线、失稳载荷和最终失稳模式.结果表明,壳体受轴向压缩载荷发生破坏时,含轴向焊缝的柱壳一端会形成环状的鼓曲,而含环向焊缝的柱壳在焊缝焊趾位置处出现明显的凹陷,并且承载能力有所降低;另外,焊缝处穿透裂纹缺陷会降低柱形壳的极限载荷从而影响承载能力.

    柱形壳焊缝穿透裂纹极限载荷压缩屈曲

    抗浪型浮式光伏浮体系统设计及水动力分析

    李政谋霍发力嵇春艳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海上绿色能源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浮式光伏是在水面上布置太阳能电池板以收集太阳能的技术,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抗浪型半潜式浮式光伏设计方案,该方案可模块化设计和组装,单模块光伏装机容量为0.25 MW.根据实际海域设计需要,可由双模块、多模块组成阵列布置,模块之间连接方式采用橡胶圈弹性连接,在控制相对运动和安全性下,减少连接载荷和模块间碰撞.系泊系统采用三段式组合锚链半张紧式系泊方案,具有布锚半径较小、适应潮差等优点.文中以近海某一海域为应用海域,波浪等级选取6级波浪,风级选取12级风对双模块浮式光伏进行水动力性能分析.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对提出的抗浪型浮式光伏装备进行时域全耦合分析,得到装备中2个模块在给定海况下的水动力特性、系泊缆受力和连接结构受力特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估.

    半潜式模块化水动力性能系泊系统连接结构

    自升式平台波浪载荷计算分析

    钱笠君黄鎏炜张勇孙雪荣...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波浪载荷和惯性载荷是自升式平台设计的核心基础,由于波浪参数与波浪载荷及惯性载荷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波浪载荷和惯性载荷的确定一直是自升式平台设计和计算中的重点和难点.本计算分析基于Morison方程,以某四桩腿自升式平台为例,利用水动力软件,分析波浪周期和波高对于波浪载荷的影响,探讨了最大波浪载荷和波浪总载荷(波浪载荷+惯性载荷)的确定方法,给出平台波浪载荷和波浪总载荷的包络值,为后续自升式平台的研发提供参考.

    自升式平台波浪载荷惯性载荷Morison方程

    基于LoRa的船舶燃油泄漏监测报警系统

    崔昆涛孙文强林彬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典型的船舶加油作业燃油泄漏事故成因,基于LoRa的船舶燃油泄漏监测报警系统通过在管道连接处、储油舱透气孔、加油站管封板等可能发生燃油泄漏的关键部位,布置便携式的报警器,实现燃油泄漏的实时监测及报警.经实船运行测试,当发生燃油泄漏事故时,监测报警系统能够及时给出可靠的燃油泄漏报警信息,满足实际应用的技术要求.同时,系统技术方案充分运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拓展了新兴通信技术的海上应用场景,体现了鲜明的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教育教学属性,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和教研成果.

    LoRa无线通信技术燃油泄漏海洋环境保护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舰船航行安全特性评估系统中模糊分析技术的应用

    韩超吕凤军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方法难以对舰船航行中所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本文提出将模糊分析技术和自适应加权算法应用到舰船航行安全特性评估系统中,设计评估系统结构,详细设计自适应加权算法,给出不同风力等级下舰船结构稳定性二级指标的权重变化,使用模糊分析法对航行安全特性进行评估,确定模糊分析法的流程,包括确定隶属度函数、模糊化输入数据、制定对应的模糊规则库、模糊推理、解模糊等.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安全特性评估模糊分析法自适应加权算法

    基于机器视觉的舰船航行系统交互设计研究

    胡艺萍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舰船航行环境复杂多变,易对舰船的安全高效航行带来一定影响,为应对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实现精准避碰的安全高效航行目的,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舰船航行交互系统.通过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运用机器视觉核心的CCD摄像头,采集并灰度化处理舰船航行图像,并以此类图像为依据,得到舰船的航行位置与轨迹等信息;通过智能交互模块交互传输此类信息至系统微控制器,控制航行控制模块操控舰船的电机、舵机及视觉导航,实现舰船航行速度、方向及路径的交互控制.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依据机器视觉技术所采集处理的舰船航行图像,实现对舰船航行方向的精准控制,获得可精准避开各种复杂形态障碍物的航行路径,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保障舰船的安全高效航行.

    机器视觉舰船航行CCD摄像头舵机控制视觉导航控制

    虚拟现实技术在舰船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熊媛媛郑鹏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帮助用户直观且深入地理解舰船的设计细节,降低实际制造时因设计错误而导致的损失,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舰船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3DSMax软件,建立舰船零部件三维模型.在虚拟环境中,利用混合层次包围盒算法,进行舰船零部件三维模型碰撞检测,降低实际制造时因设计错误而导致的损失;自动装配舰船零部件三维模型,结合碰撞检测结果,调整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设计结构比例,完成舰船工业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建立舰船零部件三维模型,完成零部件三维模型碰撞检测;该方法可有效实现舰船工业设计,降低舰船总能耗.

    虚拟现实技术舰船工业设计3DSMax软件零部件包围盒碰撞检测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雾天舰船图像增强研究

    刘好斌傅凌辉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舰船图像增强对目标图像特征提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雾天图像成像模型,设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雾天舰船图像增强的算法流程,包括图像数据准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模型训练以及图像增强等4个阶段,最后对舰船图像增强前后效果进行对比,雾天船舶图像背景和细节都得到加强,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雾天舰船图像增强方法行之有效,能够有效提升图像质量.

    卷积神经网络雾天图像增强损失函数

    基于信标定位的舰船内部精准定位

    张晓娜张淑芳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舰船内部环境复杂,难以实现精准定位的问题,本文针对窄带物联网(NB-IoT)通信环境,提出一种基于信标定位的舰船内部精准定位技术.首先,在舰船内部的关键位置部署NB-IoT信标节点,利用NB-IoT核心网络,将信标节点定期发送的包含位置信息的信号传送至NB-IoT云平台.然后,在NB-IoT云平台中,整理并汇集定位数据,再将数据传送至定位应用服务器.最后,利用定位应用服务器选取距离边界模型,构建舰船内部的信标定位信号传输模型.依据所构建的信号传输模型,利用同步解算方法,通过线性解法求解舰船内部信标位置,实现舰船内部的精准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定位覆盖率高于98%,平均定位误差低于1m,说明该技术能够实现对舰船内部的精准定位.

    窄带物联网通信环境信标节点精准定位同步解算

    北斗星基增强系统下远海船舶精准定位算法

    韩金霞范肖肖马理胜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精准定位远海船舶,确保船舶在复杂海洋环境中安全航行为目的研究北斗星基增强系统下远海船舶精准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对远海船舶单频信号内的电离层延迟、卫星轨道位置和时钟差参数进行修正增强处理,以提升远海船舶定位的精度,然后将增强后的远海船舶单频信号作为基础,对远海船舶接收机位置进行解算,得到远海船舶精准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始终低于6,说明其可以准确获得远海船舶定位结果,并且能够提升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实际播发有效IGP数量,远海船舶单频信号增强效果较好,应用效果较佳.

    北斗星基增强系统远海船舶GEO卫星单频信息增强定位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