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胡世林;赵国胜

双月刊

1673-6427

jczy@chinajournal.net.cn

0553-4836136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Jour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hinese Medicin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以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的中药学术期刊。由安徽省中医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皖南职业学院主办。本刊专门刊登用于指导基层中药工作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新颖、实用、通俗的特点。可供各级医院药剂科、中药房、药材公司、医药院校、药检所以及中医药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吴军凯刘彩虹唐国英龙思杨...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菊科药用植物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的分布情况以及药用部位、蕴藏量、流通情况,为该区合理开发利用菊科药用植物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走访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结果 茄子河区共有菊科药用植物34种,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有20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14种,分别占总种数58.82%和41.18%.重点药用植物包括紫菀、苍耳、关苍术、旋覆花、欧亚旋覆花、刺儿菜、牛蒡、腺梗稀莶等8种,大部分药用植物蕴藏量较为丰富,如关苍术蕴藏量达46 540.02 kg,腺梗豨莶、紫菀也均超过7 000 kg.该区菊科植物生活型主要为多年生草本,入药部位以全草为主,功效以清热类为多.结论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菊科药用植物种类众多,重点品种蕴藏量较大,且分布广泛.

    中药资源普查菊科重点药用植物蕴藏量茄子河区

    心萼薯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高晓明赵济成杨青山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鉴别心萼薯的入药部位,总结心萼薯的特征,为中药心萼薯的鉴别依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传统的性状鉴别、微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方法观察心萼薯的鉴别特征.结果 从心萼薯性状及微性状方面看,心萼薯具有典型的旋花科植物特征,显微鉴定中心萼薯叶表面具有腺鳞.结论 心萼薯叶表皮显微特征腺鳞可作为心萼薯的鉴别依据.

    心萼薯性状鉴别微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基于"物质-药代-功效"关联研究桑叶解热质量标志物成药性

    杨菁华李青孔晓妮田雨晴...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释桑叶解热质量标志物(色氨酸)量效关系、作用机制及体内暴露情况等关键质量属性,基于"物质-药代-功效"关联展开桑叶解热质量标志物成药性研究.方法 以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为研究对象,评价色氨酸与其他成分的协同作用,并进行量效关系研究;采用ELISA法对色氨酸干预后大鼠下丘脑进行检测,解析色氨酸解热作用机制;通过UPLC-QQQ-MS技术测定色氨酸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 与同浓度色氨酸组相比,桑叶超载色氨酸组解热效果没有明显提升;不同浓度色氨酸组中,色氨酸1倍剂量组解热效果明显,解热机制可能与色氨酸抑制下丘脑内体温调节因子PGE2的生成有关.灌胃同剂量色氨酸后,模型组和空白组半小时后血药浓度均达峰值,模型组大鼠的AUC和Cmax显著大于空白组,模型组平均驻留时间大于空白组.结论 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色氨酸对持续性高热效果更为显著,药动学行为与发热病理状态具有相关性,在发热大鼠体内暴露量增加,生物利用度提高,为其后续新药高质量研发提供有益参考,也为"物质-药代-功效"关联的中药创新研发思路提供实验依据.

    物质-药代-功效桑叶解热关键质量属性成药性

    地骨皮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王凝王晓霞柳航邹云鹤...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地骨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传统分离手段对地骨皮7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NMR、ESI-MS等技术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地骨皮75%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hydroxy-3、4-dimethoxybenzaldehyde(1)、β-谷甾醇(2)、vanillin(3)、springaldehyde(4)、6,7-dimethoxy coumarin(5)、scopoletin(6)、去氢假虎刺酮(7)、2-naphthalenemethanol,1,2,3,4-tetrahydro-4-hydroxy-α,α,5,8-tetramethyl(8)、2-甲氧基-5-烯丙基苯 甲 醛(9)、caruilignan D(10)、syringaresinol(11)、evofolin B(12)、(7S,8S,8'R)-3,3'-dimethoxy-7,9'-epoxylignane-4,4',9-triol(13)、canusesnol A(14)、7'-ethoxy-trans-feruloyltyramine(15)、corchoionol C(16).结论 化合物1、9、10、15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2、14为首次从枸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1、13为首次从地骨皮中分离得到.

    地骨皮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赤芍通过PGC-1α/Nrf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促血管新生作用研究

    陈敏纯薛润青郑洁赵新...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赤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后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赤芍含药血清组,采用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模型,分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后,赤芍对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Nrf2、PGC-1α蛋白表达以及凋亡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赤芍含药血清组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提高细胞粘附率、迁移率、成管能力、促进Nrf2、PGC-1 α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P<0.05).结论 赤芍通过PGC-1α/Nrf2信号通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后的血管新生作用.

    赤芍血管新生氧糖剥夺模型PGC-1α/Nrf2通路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淫羊藿促进海马神经再生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的研究

    王笑丰闻彩名李永肖洪贺...
    27-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淫羊藿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再生、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淫羊藿组(低、中、高)和阳性对照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8d.用筑巢与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生活、学习和记忆能力;用尼氏染色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海马尼氏体、成熟神经元、神经干细胞数量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用透射电镜法检测神经元超微结构;体外培养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检测淫羊藿对其增殖与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组小鼠的学习、记忆及生活能力都明显提高;其海马尼氏体与成熟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突触数量与突触后致密物厚度都明显增加,而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减少,说明淫羊藿抑制了脑内免疫炎性反应,减轻了神经元的损伤;同时还使海马神经干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体外实验也证实淫羊藿能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干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神经元分化.结论 淫羊藿能保护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组织减轻神经元损伤,并激活内源神经干细胞促进海马神经再生,有效修复替代其脑内缺损的神经元,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认知功能.

    淫羊藿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干细胞神经再生

    万丈深提取物止咳平喘及抗炎作用研究

    詹易何志明黄加文吴德松...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万丈深的止咳平喘及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评价万丈深提取物的安全性;氨水引咳小鼠模型、枸橼酸引咳豚鼠模型及乙酰甲胆碱联合磷酸组胺引喘豚鼠模型研究万丈深的止咳平喘作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研究万丈深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万丈深水提物、醇提物小鼠灌胃给药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分别为40.0 g/kg、60.0 g/kg,万丈深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及豚鼠咳嗽次数,延长引咳潜伏期及豚鼠引喘潜伏期,降低RAW264.7炎症细胞中IL-6及TNF-α含量.结论 万丈深醇提物的止咳平喘效果较水提物好,其止咳平喘作用可能与抑制有关炎症反应的发生相关.

    万丈深止咳平喘抗炎豚鼠小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环黄芪醇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吴敏任明欣陶云松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黄芪醇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环黄芪醇标靶肾纤维化的核心靶点,并对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使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环黄芪醇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性能.构建单侧输尿管结扎的小鼠肾纤维化模型,连续灌胃环黄芪醇,分别于7d、14 d和21 d后终止.检测肾体比、BUN和CRE水平.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肾脏组织中TGF-β1、α-SMA、MMP3和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环黄芪醇标靶肾纤维化成功对接8个靶点,其中,MMP3和MMP2的结合能最佳.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环黄芪醇能有效改善肾纤维化小鼠肾脏胶原纤维沉积,降低TGF-β1、α-SMA、MMP3和MMP2的表达(P<0.05).随着环黄芪醇剂量增大和用药时间增加,各指标的阳性表达呈减弱趋势.结论 环黄芪醇可能是通过作用于MMP3和MMP2等靶点,调解Rap1信号通路(Rap1 signaling pathway)、IL-17 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黄体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和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等通路作用,发挥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

    环黄芪醇肾纤维化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动物实验

    健脾五味丸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张玉婷莎日娜王焕芸何春龙...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蒙药健脾五味丸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epax HP-C18(4.6 mm × 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8℃,进样量为10 μL;建立10批健脾五味丸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其中7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健脾五味丸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 11个共有峰,指认出原儿茶酸、没食子酸、胡黄连苷Ⅰ、胡黄连苷Ⅱ、鞣花酸、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7个成分,通过一测多评法计算得到7个成分的含量值,与外标法比较10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一致.经方法学验证,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为96.68%~104.44%.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准确、高效、特征性强,可为健脾五味丸的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健脾五味丸指纹图谱一测多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覆盆子、山莓不同部位及果实不同生长阶段无机元素分析

    陆元勋罗益远陈宏降张奉苏...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覆盆子、山莓不同部位及果实不同生长阶段中23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揭示无机元素在覆盆子、山莓不同部位分布及果实不同生长阶段动态积累规律.方法 以浓硝酸为消解剂,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覆盆子、山莓中23种无机元素.结果 23种无机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4 5、回收率在94.30%~106.81%之间,RSD均小于3.62%.无机元素在覆盆子和山莓植株中不同部位的分布差异显著,覆盆子和山莓中嫩叶的无机元素含量较高,其次是老叶、根、果实、老茎和嫩茎.对于果实不同阶段中无机元素分析,随着果实的成熟,无机元素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覆盆子和山莓中Hg和Pt元素含量均低于检测限,但覆盆子中Pb超限需要引起重视.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覆盆子、山莓中无机元素测定,为覆盆子和山莓资源的开发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覆盆子山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无机元素不同部位动态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