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治学院学报
长治学院学报

李忠康

双月刊

1673-2014

Chang.Zhixueyuan@163.com(理);czxyxb@yeah.net(文)

0355-2178466

046011

山西省长治市城北东街73号

长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长治学院学报》原名《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本刊创刊于1984年,是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由长治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其中1、3、4、6期刊发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2、5期刊发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办刊宗旨:科学发展,规范办刊;倡导学术创新,推崇经世致用;发掘元生资源,张扬地域文化;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政治法律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研究、历史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及自然科学研究等。特色栏目:地方文史研究。本栏目的主要选题有:太行山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研究、上党文化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西方言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皇城相府楹联的德育思想

    郝士宏贾秀梅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皇城相府楹联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楹联所蕴含的重视读书、培育品德、淬炼审美、严谨治家和廉洁自律等思想,凸显了陈氏家族独特的育人风范和文化魅力,也揭示了陈氏家族世代为官清廉的重要密码.在新时代,认真总结皇城相府楹联所蕴含的德育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楹联德育思想公民道德

    太行敌后抗日根据地会道门改造探析

    宋俊龙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时期,太行地区会道门的发展危害了社会安定,对太行敌后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威胁,取缔会道门势在必行.党在根据地内对会道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广泛宣传改造的政策与方针,使得大量民众认清了会道门的罪恶本质;与此同时也在太行根据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保卫机构,有条件的争取与打击会道门首领,积极建设基层政权,取缔与改造了大量的会道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

    中国共产党太行根据地会道门

    儿童保育与革命事业:互助变工托儿所的历史实践(1943-1949)

    孙霞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战争年代,为了解决照料子女的私人家庭劳动和进行生产工作的公共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女干部和家属们依托供给制,在政府帮助下创办了互助变工托儿所.基于集体互助和情感信任组建托儿所的集体保育既是家庭劳动也是社会工作,将照料子女的事情由家庭私领域扩展到公共领域,由国家、集体和家庭共同来承担.互助变工托儿所呈现出家国一体、公私协力、互助变工的特点.中国共产党将儿童托育塑造为具有政治属性的革命事业,实现了革命愿景中的儿童公育,并辅助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收两利之便.小型互助托儿所的创办为新中国成立后更深层次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提供了借鉴.

    互助变工托儿所女干部集体保育革命事业

    社工站在地化实践的"一社一特"服务模式述评

    栾卉肖晓旋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如何结合地方特点,提供专业化、可持续的高质量服务成为当前街道社工站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天津市武清区黄庄街道社工站构建的"一社一特"服务模式,通过策划多样化与可持续的特色项目、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运行机制以及"一定规则、二建平台、三成模式"的推广策略,成为社工站实现"落地生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乡镇(街道)社工站"一社一特"服务模式在地化实践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研究

    刘金红周博文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关注的焦点,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范式,并且正逐渐成为银行业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静态的CoVaR方法来测算系统性风险,进而探讨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科技会抑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科技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进而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金融科技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会越明显.基于此,应推动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务结合,注重系统性风险防范;优化银行网点分布,提高客户粘性;针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施行差异化风险管控;加强内外联动,建立金融业务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金融科技系统性风险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不良贷款率

    藏族传统节日赋能乡村旅游的文化基础、现实条件与策略路径——以"登巴金安"为例

    宋俊瑶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节日作为一个地区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的综合载体,鲜活展现了当地的各类传统文化事象,时至今日,还在不断融入新风尚、新元素和新内容,是乡村旅游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资源.然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随着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入,这些异质化的文化资源必将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助推动力."登巴金安"是云南德钦县红坡村的传统节日,具有鲜明的藏族文化特色和浓郁的地域特征,活态保存着当地多种传统文化事象,也蕴含着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质资源.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其节日内涵,并在串联整合旅游资源的同时,借助网络媒介充分拓宽宣传渠道,让"登巴金安"这一传统节日赋能红坡村乡村旅游的同时,有效保护当地传统乡村风貌与优秀文化传统.

    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登巴金安

    新内生理论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晋城市皇城村为例

    高翠翠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良性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章以新内生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剖析皇城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太行山区小村转型成为中国十佳小康村和全国文明村,并带动周边村落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过程与机制,建构并提出了"精英带动—增权赋能—村企互动、共建共享"的新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具体包括精英带动,发挥乡村体制内精英引领作用;增权赋能,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村企互动,塑造共生共富良好发展格局.该案例成功回答了乡村旅游地如何聚集内外力量、赋权增能实现新内生发展的问题,有助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

    新内生理论体制内精英增权赋能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的困境及对策

    李妮娜王炜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中的重要组织力量与乡村振兴的实施载体,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文章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从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要点,剖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困境:包括治理关系不够顺畅、产权制度不尽合理、决策机制亟待优化、成员素质整体偏低、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如聚焦经济功能,理顺治理关系;加速产权改革,健全产权制度;完善权力机构,优化决策机制;加强成员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构建审计体系,强化监督工作.

    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治理

    晋商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李佳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商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典型代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其兴盛时期不仅创造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还对中国乃至世界商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梳理晋商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晋商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来探讨晋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商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晋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PPP风险规制的立法完善研究

    覃章慧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PPP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新模式,根本目标是通过公私合作来保障普遍性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持续供给.合作共赢是双方共同的价值取向.PPP风险规制的立法应当紧紧围绕PPP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节点,确定立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PPP风险规制的立法完善应当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前提下,依法配置规制PPP风险的立法权,并重点建立健全政府特许经营法律制度,完善政府对PPP项目的风险监管.实现立法创新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创新PPP风险规制的具体机制,实行风险的公平合理配置,从而预防和化解可能产生的PPP风险,推动PPP更好更多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大福祉.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特许经营风险规制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