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景德镇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景德镇学院学报
景德镇学院学报

吴丁

季刊

1008-8458

yoll0798@yahoo.com.cn

0798-8334958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瓷都大道838号

景德镇学院学报/Journal Jingdezhen Comprehensive College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传播和积累一切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在出刊的同时,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T公司为例

    闻曦燕邓雪颖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与其流动资金健康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长远发展。本文运用应收账款管理理论,通过纵向分析T公司近五年应收账款相关的财务数据,横向对比行业内代表公司,找出了T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并提出了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模式。

    应收账款管理中小型企业信贷政策

    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研究

    黄莺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商环境是近年来非常热点的词,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人流、物流及资金流的流向方向。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才能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也就是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角度出发,阐述了高质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分析了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因素,提出了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途径。

    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

    人工智能主体地位之否定及其法理刍议

    梅智超金晓红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主体—客体二分模式的基本框架下,法律制度的构建与运行皆是以"人"为中心。人工智能作为人造物,其本质属性在于工具性。虽然,在客观上人工智能拥有近乎甚至超越人脑存在的智能系统,但这并不能代表其已经具备"人"的独立意识和理性思维,没有为自己立法的现实可能性,无法取得类似于自然人的主体地位,而法人拟制主体的取得,看似为赋予人工智能以主体地位,提供了现实可行性。但人工智能与法人主体构成的实体性要素和价值性要素的不适配性,决定了其也无法取得类似于法人的拟制主体地位。究其实质,作为人类社会的手段工具,人工智能应当作为法律关系中的客体,予以对待。

    人工智能主体资格独立责任意志能力

    从《曹雪芹》看编导主体意识在当代中国古典舞剧实践中的呈现

    孙晓芳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舞蹈艺术实践过程中,编导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编导的主体意识在其中起着基础和支配的作用,是编导行动力、决策力和指导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中国古典舞剧《曹雪芹》的成功问世,与编导主体意识的融入密不可分,从此剧中编导主体意识的呈现看,主要体现五个方面,即结构布局意识、史料还原意识、文化传承意识、舞台设计意识和文化自信意识。正是由于该剧编导具有以上五个方面的主体意识,使《曹雪芹》成为一部具有内涵深度、情感温度、艺术高度的当代优秀中国古典舞剧作品。

    古典舞剧《曹雪芹》编导主体意识呈现

    对话与关怀——澳门美术的时代形象

    蔡锐刘勇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澳门形象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文化特性中,更体现在其地域美术形象上。作为西方传教士与探险者抵达中国的桥头堡,澳门的历史形象被东西文化双向塑造,对东西艺术的兼容并蓄也成为其一大特征。毕竟澳门美术不同于其他地域美术,并无太多传统可供借鉴"模仿",但无论是钱纳利还是高剑父,都为澳门留下了面对生活、内外双向探寻与自我关怀的艺术"传统",在缔造澳门"对话式"美术与文化的同时,构建了其地域美术形象。

    东西对话自我关怀澳门美术

    文化自信背景下徽墨技艺传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璟颉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文房四宝"中的珍品——徽墨,产于唐末徽州府,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也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徽墨技艺的传承面临传承人青黄不接、人才培养难以为继、技艺创新停滞不前等问题与挑战,破解徽墨传承困境,需要提升认识高度、加强顶层设计,深挖文化内涵、普及非遗教育,强化人才保障、建立传承人队伍,开拓发展视野、激发"非遗+旅游"活力,以坚守文化自信传承徽墨技艺。

    徽墨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与对策

    孙以强《春舞》中西方浪漫主义风格与中华传统民乐特色的融合与呈现

    王伟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舞》是著名钢琴演奏家孙以强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钢琴独奏曲。《春舞》的结构是带复三部曲式,其优美的旋律、爽朗的节奏、绮丽的色彩、异域的风情都体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生动地表现了新疆人民的生活。本文研究中从《春舞》的内在艺术逻辑出发探究了作品的内在艺术表现,同时,以《春舞》为例,分析了钢琴与中国音乐结合的特色,最后,从《春舞》中探究了西方浪漫主义风格与中华传统民乐特色的融合,在展现《春舞》本身艺术逻辑的同时,对中西方艺术风格的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现阶段艺术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

    孙以强《春舞》中西方浪漫主义风格中华传统民乐融合与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故宫博物院语用身份的建构

    赵婷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一年发布的75篇推文作为语料,结合AntConc软件的分析结果,从话语内容、短语与词汇选择、称呼语、言语行为等方面分析了其推文话语。研究发现故宫博物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建构出馆藏资源介绍者、传统文化科普者、活动信息提供者、文创产品推荐者和朋友等语用身份,同时,公众号通过顺应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实现预期交际目标。

    故宫博物院话语语用身份顺应性

    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余兰宋江峰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梳理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状况和热点前沿,选取CNKI中(2003-2023年)903篇劳动教育高水平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劳动教育研究历经进展缓慢、发展迅猛两个阶段;核心区期刊研究成果比较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对于实证研究比较少;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不强,存在非常明显的独立研究和分散研究特征;研究机构合作限于内部之间合作很多,外部合作很少;研究热点聚焦于"实践路径""高校""劳动素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动教育内涵意蕴、劳动教育研究对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成为该主题研究前沿。

    劳动教育CiteSpace研究热点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宋平郭遂红许静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话语分析为研究范式,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1教程(第三版)》教材语篇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揭示话语隐藏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并通过系统性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实现知识和育人的有机融合。

    生态话语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