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蔡金亭

双月刊

1002-722X

jfjw@chinajournal.net.cn

0379-69843520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036信箱120号学报编辑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是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性刊物。学报主要面向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为中文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的主要特色是:一、综述性研究和专题研究并重,前者反映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的前沿动态,后者报告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或信息。二、兼顾纯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不仅有文论型的论文而且有可直接用于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的文章。容纳各家之言,如有关语言学研究,对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学派兼收并蓄。四、涵盖外语语种多,除英、日、俄的文章以外,还刊登有关德、法、西、朝、越、蒙、泰、缅、印尼、印度、尼泊尔、土耳其、阿拉伯等语言及其相关的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学报每年分4次刊载《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该索引收集了全国所有最新发表的有关英、日、俄三语种的论文的信息,是做相关研究的大学师生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为全国独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堂语境下二语写作声音构建的跟踪研究

    郭奕彤
    92-10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写作声音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但鉴于其复杂性,课堂语境下的声音探讨尚需充实.本研究通过开展教师讲授、教师反馈、同伴反馈、范文分析、转换立场辩论及小组访谈6项活动,重点跟踪两位二语学习者在一学期内的声音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在写作中的声音表现均有所提升,大部分课堂活动都能够帮助学习者塑造在个体、社会以及对话层面的声音意识.本研究不仅充实了国内语境下的写作声音研究,还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启示,推动二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二语写作写作声音课堂语境跟踪研究

    基于眼动实验的英语学习者词典图文释义阅读中的图文整合研究

    陈贤德陈松林段彤彤杨玉玲...
    10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眼动实验并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考察了 60名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阅读不同释义条件(仅文字/图文匹配/图文不匹配)的词典图文释义时的眼动特征,主要论证了词典图文整合过程中的插图有效性、语言水平效应和图文关系.实验结果显示:1)在图文匹配条件下,被试对图文进行整合,插图提高了被试的词义理解效率.2)图文整合中的眼动特征存在语言水平效应,相较于低水平被试,高水平被试的图文总注视时间更短,注视插图概率更大,注视文字概率更小;3)图文整合中的图文关系为"主从关系",即插图辅助文字.访谈结果显示,被试倾向阅读文字主要是受文字的权威性、锚定作用和表意丰富等因素的影响.以上结果支持图文整合模型,同时表明该模型中的整合过程受图文匹配度、被试语言水平及语篇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最后进一步提出了词典图文整合模型.

    眼动实验英语学习者词典图文释义图文整合语言水平

    译为创用、译为新作:庞德儒家经典英译对时代翻译标准的反叛

    祝朝伟
    11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庞德时代的翻译标准是以忠实为核心的学术性翻译,要求译者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思想与精神.在自己的儒家经典翻译实践中,庞德反对以忠实为核心的学术性翻译,倡导译为创用、译为新作的译创融合思想,认为译文不是对原文的复制,而是一个不同于原作的新的作品.基于这种理念,庞德通过自身的儒家经典翻译实践对时代翻译标准发起了挑战.

    庞德译创融合儒家经典翻译学术翻译翻译标准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语言微观特征考察——以译自形动词短语的翻译语言为例

    刘淼
    121-12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动词是俄语文学语篇中的典型语言现象,是俄汉互译过程中的"语言真空项".本文以8个契诃夫小说源文本和3个汉译本为语料,从源语中形动词的整体分布特征与对译形式、译文句子结构、词汇语法手段、语义层次4个角度,对译自形动词短语的翻译语言特征进行多层面的描写与分析.研究表明,形动词短语在3个汉译本中总体呈现"前置定语化"与"独立谓语化"趋势,前者在语义结构层面更忠实于源语,后者则更接近译入语的使用规范.对3个汉译本进行独立考察后发现,3位译者对形动词的翻译策略较为趋同,均努力尝试在源语与译入语之间找到平衡.

    语料库翻译俄汉平行语料库形动词短语翻译语言微观特征

    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论语》中意象隐喻的韩译研究

    李莎莎吕春燕
    13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论语》中意象隐喻的韩译策略,本研究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对《论语》及其经典韩译本进行了考察,提出《论语》中意象隐喻的韩译共涉及3轮概念整合.第一轮发生在意象隐喻的认知解读阶段,包括隐喻解构和本质解读;第二轮发生在意象隐喻的词层翻译阶段,包括同位映射、错位映射、添位映射和空位映射4种跨空间映射方式;第三轮发生在意象隐喻的句层翻译阶段,包括双语驱动、译语主导和源语主导3种译文输出方式,涉及直接关联、语境补偿、语境显化3种翻译方法.

    孔子论语概念整合意象隐喻韩译

    对话伦理与伦理选择

    苏晖董旭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话伦理是以主体间性的对话方式在人际关系中实现沟通理解的途径.伦理选择是对人的本质选择,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核心术语.伦理选择蕴含在对话伦理的诸多方面,从自我对话言说的真实到自我与他者间的沟通理解,伦理选择都内蕴其中.对话伦理的实现,需要在对话交往的每一步都做出恰当的伦理选择.在文学文本中,对话伦理与伦理选择的关系通常表现为4类:自我与自我间的对话伦理与伦理选择、自我与他者间的对话伦理与伦理选择、叙事主体与文本间的对话伦理与伦理选择,以及阅读接受者与文本间的对话伦理与伦理选择.

    对话伦理伦理选择文学伦理学批评

    "私小说"的"回归"·颠覆·超越——村上春树短篇集《一人称单数》论

    杨芳霍士富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上春树《一人称单数》中的系列短篇,都以貌似作者本人的身份,忠实地再现自己的人生经历.但这一有意图的"私小说"之"回归",只是表象上的形似,其本质上建构的"一人称单数"的"我",是由"'我'与反'我'组成的化合物",也是此"化合物"之间的矛盾纠葛产生苦恼的运动体.但正是此"运动体"使"我"创造了别样的人生.同时,作者在小说中围绕"自我"与"他者"之关系问题,用"他者"的绝对性理论,解构了"私小说"中唯"我"独尊的一元世界,建构了多元世界平行并存的后现代世界,由此颠覆和超越了日本传统"私小说"的创作体系.

    村上春树一人称单数私小说平行世界

    Abstracts

    158-160,封3页

    本刊稿约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