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桂国庆

双月刊

1674-8085

jgszkxb@163.com

0796-8100483

343009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宗旨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扬井冈精神,继承革命传统,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推出学术精品,促进学术交流,为高等教育服务,为教学一线服务,为繁荣井冈文化服务。本刊以刊载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及各学科教学教法的研究论文,突出师范性、学术性、地方性,注重对吉它地区以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的研究及中国革命斗争史研究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矩形上一类全组合偏差极值问题

    钱香燕邹庆玲杨燕冯小高...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给出矩形上组合偏差及全组合偏差的新定义,研究了从矩形到矩形上保持端点对应的所有同胚映射在这两类偏差中的极值问题.运用Euler-Lagrange方程、面积长度法和均值不等式证明,并得到这两类极值问题的解为仿射映射,推广了唐茹月在矩形上组合偏差函数极值问题的解是仿射拉伸变换的结果.

    组合偏差全组合偏差极值问题仿射映射面积长度法

    关于循环子群数目超过一半的几乎单群

    徐卫东沈如林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假设G为有限群,记c(G)为群G的循环子群个数,α(G)为群G的循环子群个数与群阶数的比值,即α(G):=c(G)/|G|.本次研究证明了若G为几乎单群,即S≤G≤Aut(S),这里S为有限非交换单群,则α(G)≥1/2当且仅当G≌A5,S5,S6.

    有限群几乎单群循环子群个数

    DC复合优化问题的两种Fenchel对偶模型研究

    魏俊林游曼雪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考虑的模型为无约束的DC复合凸优化问题.首先,利用扰动方法,c-共轭框架下的广义凸共轭定理及均匀凸(简称e-凸)技术,建立了DC复合优化问题的两种Fenchel对偶问题.其次,利用c-共轭函数的上图性质,给出了三个重要的集合.最后,在e-凸函数的假设下,刻画了两对原—对偶问题的强对偶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

    DC复合凸优化c-共轭框架Fenchel对偶均匀凸函数

    CuTA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用于过氧化氢检测

    刘雪霞彭小婷盛艳茹王志军...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和单宁酸(Tannic acid,TA)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制备得到单宁酸铜(CuTA)纳米片.由材料的红外、扫描电镜结果可知,本实验成功制备了CuTA.研究表明,所制备材料可催化过氧化氢(H2O2)产生O2,据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比色分析方法用于检测H2O2,并优化了氧化反应的显色条件.在最优条件下,H2O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 400~1400 μM,检出限为 5.2 μM.将本方法用于检测实际样品牙膏中的H2O2,回收率可达 96.6%~102.2%.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比色传感器可实现对H2O2的定量检测.

    单宁酸铜纳米酶过氧化氢比色检测牙膏

    激光直写CdS/Graphene的氨基甲酸乙酯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

    林歆彤赖紫萱雷宇芬朱金满...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分子印迹(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和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传感器相结合,并利用激光直写技术生成CdS/Graphene,构建氨基甲酸乙酯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溶液聚合法制备氨基甲酸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探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比等因素对氨基甲酸乙酯的光电流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对氨基甲酸乙酯浓度在 0.000 1~0.007 5 mmol/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 0.08µmol/L,且其线性相关系数R2为 0.99184.

    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激光直写氨基甲酸乙酯

    BiOI/H2O2协同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性能研究

    龚成媛陈武华刘婉婷张秀华...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碘氧铋(BiOI)是一种新型光催化剂,以硝酸铋(Bi(NO3)3)、碘化钾(KI)为原料,分别采用水热法以及溶剂热法制备两种形貌的BiOI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和N2 吸脱附测试仪对其进行形貌、结构、性能表征.以四环素(TC)水溶液为例,测试制得的BiOI光催化降解性能,重点考察材料结构、光照条件、双氧水(H2O2)协同作用等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热法制备的BiOI和H2O2协同作用时,在模拟太阳光下对四环素降解效果最好,4 h降解率可达 99.11%.

    光催化四环素碘氧化铋双氧水

    口腔健康不良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性研究现状

    韩书琴蔡亦凡王娇龙廖岚...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兹海默症是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原发性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认为,阿尔兹海默症与口腔健康不良之间具有相关性.该文就口腔健康不良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相关性、相关机制及干预措施等作一综述,以期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口腔科学口腔健康不良阿尔兹海默症慢性牙周炎牙齿缺失口腔微生物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UHRF1基因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王播勇刘如爱李汉伟李锦松...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泛素样含PHD和环指结构域蛋白 1(UHRF1)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基于TCGA数据库和GTEx数据库差异表达分析UHRF1 mRNA在MPM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使用R软件分析UHRF1 mRNA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构建Kaplan-Meier模型和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UHRF1基因在MPM中的预后;利用TIMER2.0数据库分析UHRF1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GSEA分析UHRF1基因发挥功能的主要富集通路.选取8例MPM组织及 4例非MPM胸膜组织,通过RT-qPCR的方法验证UHRF1在MPM与非MPM胸膜组织的表达情况.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肺组织相比,UHRF1 mRNA在MPM组织中高表达;UHRF1 高表达患者提示MPM患者预后不良;UHRF1基因表达量与CD4+辅助型T细胞 2、CD4+效应记忆性T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且显著影响MPM患者的预后.功能富集分析显示,UHRF1主要在DNA复制、蛋白酶体、同源重组等通路中起作用.在收集到的病例样本中,与非MPM胸膜组织相比,UHRF1 mRNA在MPM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01).UHRF1在MPM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调节DNA甲基化和免疫细胞浸润来影响MPM患者预后,有望成为MPM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潜在靶点.

    恶性胸膜间皮瘤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1生物信息学预后

    柞蚕蛹培养蝉花的孢子粉和孢梗束的代谢组分析

    何亚琼彭凡赵铖黄勃...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研究表明,人工培养蝉花与野生蝉花的功效非常相似,具有替代野生蝉花的潜力.本实验通过基于HPLC-TOF/MS的代谢组学的方法,将人工蝉花孢子部分和孢梗束部分进行代谢物组差异分析比较.分析柞蚕蛹培养的蝉花孢子部分和孢梗束部分代谢产物的差异,将为开发蝉花活性部位产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柞蚕蛹培养蝉花的孢子部分和孢梗束部分之间的代谢产物差异显著.经谱库检索鉴定,得到 88个差异化合物,其中 78个化合物在孢子部分含量较高.柞蚕蛹培养蝉花的孢子和孢梗束之间代谢组显著不同,孢子部分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因此,柞蚕蛹培养蝉花的孢子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蝉花虫草代谢组差异HPLC-TOF/MS

    粉葛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刘慧敏高青海陈甦李帅...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高效粉葛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以不同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外植体等处理,研究其对粉葛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 75%酒精 30 s + 0.1%升汞+吐温-80消毒 8 min时,外植体的成活率最高,可达 83.33%.外植体的最佳取材部位为带芽茎段,其平均株高可达 2.13 cm,繁殖系数为 2.MS为最佳的基本培养基,繁殖系数为 1.26;蔗糖浓度以 30 g/L为最佳,其平均株高为 1.69 cm,繁殖系数为 1.55;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琼脂 5.5 g/L+蔗糖 30 g/L+ 6-BA 0.2 mg/L+ IBA 0.6 mg/L,其平均株高为3.13 cm,繁殖系数为3.17;最佳的继代培养基为MS+琼脂5.5 g/L+蔗糖30 g/L+6-BA 0.6 mg/L+IBA 0.8 mg/L+ KT 0.2 mg/L,其平均株高为 1.86 cm,繁殖系数为 3.44;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MS +琼脂 5.5 g/L+蔗糖 30 g/L+ IBA 1.0 mg/L,其生根率为 100%,平均主根数达7.1根.通过组培条件优化,初步建立粉葛的再生体系.

    粉葛植物组织培养再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