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汉考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汉考古
江汉考古

包东波

季刊

1001-0327

jhkg2728@sina.com.cn

027-86793389

430077

武汉市武昌东湖路天鹅村

江汉考古/Journal Jianghan Archaeolog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立足长江、汉水流域,在长江中游史学研究、楚文化及简牍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在海内外拥有了相对固定的作者与读者群。作为一种地方性文物考古杂志,积极报道长江中游及南方地区文物考古新发现,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依靠专家,提携后学,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品位的研究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龙口西三甲M66与山东地区战国荒帷串饰

    孙兆锋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龙口西三甲墓地M66出土一套荒帷串饰,由四类饰件组合而成,沿棺椁之间均匀分布一周.此类器物在山东地区以前的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但早期发掘受条件限制,未将其视作荒帷的一部分,仅当做普通的饰品看待.本文在发掘整理西三甲墓地M66出土荒帷串饰的基础上,对山东地区出土的此类器物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

    西三甲M66荒帷串饰滑石璧陶璜

    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出土的南宋时期碑刻初步研究

    牛英彬邹后曦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是近年来川渝地区石窟寺考古的重要发现.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完整地揭露出来的中小型石窟寺,由建筑基址区、石上建筑遗迹区、摩崖造像区、墓葬区及放生园区组成.遗址出土和发现了 40余块宋至明清各类碑刻、题记,包括僧俗墓碑、造像记、记事碑、经幢等.特别是南宋时期碑刻不仅在重构寺院沿革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还涉及到寺院管理体系、度僧制度、寺院经济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石佛寺遗址石窟寺南宋碑刻

    明墓出土木翣及相关问题研究

    葛林杰
    119-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墓出土木翣的数量较少,但对反映明代丧葬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明代木翣的形制与《明集礼》所载基本相同,在材质、纹饰上承袭了汉唐以来的规制,形制上更接近于周代的山字形铜翣.随葬木翣的僭越情况在明中期开始出现于品官墓,明代晚期逐渐渗透至民间,且主要见于江南一带,这与明政府下放明器的制作权有关.通过文献记载与实物材料的对比发现,明代木翣随葬数量与墓主的身份等级密切相关.明代藩王、公侯用翣取法于先秦,而品官用翣则取法于唐宋翣数定于官品的制度,体现了复古的政治倾向.

    明墓木翣形制等级复古

    盘龙城遗址商代灰坑的土壤微形态观察

    李春霞张海庄奕杰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盘龙城遗址王家嘴、杨家湾北坡两个地点灰坑内堆积进行了土壤微形态观察.通过薄片观察,我们确定研究涉及的灰坑均为倾倒废弃堆积的场所,但因所处功能区不同,坑内堆积在包含物和土壤发育程度上均存在差别.王家嘴居址区内的H15、H16包含物杂,杨家湾北坡H63坑内堆积来自周边祭祀遗迹,其包含物以与燃烧相关的红烧土和炭屑为主,且土壤发育程度稍高,指示其低于居址区灰坑的使用频率.此外,薄片中观察到的细碎动物骨骼以及可能与灰烬相关的迹象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盘龙城遗址土壤微形态灰坑废弃堆积微观考古

    晚商殷墟的食、邑与城市化:稳定同位素比较学研究

    吴梦洋岳占伟何毓灵唐际根...
    13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早期城市的演进过程中,日常生活中饮食实践与性别、等级、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密切交织,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新安庄和孝民屯遗址共计75例墓葬人骨样品,利用人骨胶原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复原殷墟典型商邑的日常膳食结构.结果显示,人群主要依赖以C4植物为稳定基础的食物来源,家畜肉类在饮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进一步比较不同空间、时间和人群的食物消费模式,揭示了殷墟普通居民区或存在资源选择和利用的差异,有助于理解居民所经历的城市动态,也为日常饮食活动在参与塑造社会身份方面提供新证据.

    晚商殷墟日常饮食稳定同位素分析社会身份城市化

    (条)卣铭文研究

    冯时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现藏日本神户白鹤美术馆的商末重器(条)卣铭文进行考释,指出其中的"以人"关乎商代役民制度,铭文中的"望"非属望敌之事,而应属叫阵挑战等问题.

    (条)卣金文考释以人

    金文"西宫"考

    韩雪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周金文"西宫"内涵久有争议.经分析,姬姓曾国铜器中的"西宫",指曾国太庙,庙以文王为祖.与周王室有关的"西宫"涵义应与其相同,作为宗庙建筑当指文王庙,作为人物代称则专指文王,"西宫"得名与文王曾受封为"西伯"有关.

    西周金文西宫文王宗庙

    《睡虎地西汉简牍[壹]·质日》评介

    晏昌贵
    158-160页

    图版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