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半月刊

1002-5766

010-68019057 68039094 68768091

100836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经济管理/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国家经济发展方针和改革举措,探讨经济管理理论,传播先进管理经验。报道经济管理的最新动态,对经济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及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剖析。适合各层经济管理人员、经济院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面向共同富裕的企业价值投资行动逻辑

    石越王小林
    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如何扎实有效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时代命题.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本文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投入机制角度出发,基于微观层面对企业如何推进共同富裕进行了探究.首先,本文对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企业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其次,对企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范式进行了解构,辨别和评估了其合理性、有效性及潜在风险性.通过对现有范式的深入剖析和反思,本文提出并建构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向共同富裕的企业价值投资"概念.最后,本文以实现农业农村共同富裕为切入点,结合具体实例对面向共同富裕的企业价值投资的行动逻辑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本文认为,面向共同富裕的企业价值投资可以从培育欠发达地区市场、助力乡村振兴及提升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三方面着手,在创造和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提高社会的整体福祉,从而形成在"利己"的同时"利他"的良性发展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企业价值投资

    共同富裕目标下收入分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刘明杨国镯
    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途径.宏微观层面收入分配的协调配合对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至关重要.本文依据伺服原理构建宏微观收入分配影响企业创新的联动效应考察模型,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共同富裕目标下宏观层面收入分配合理化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宏微观收入分配对企业创新具有联动效应,其联动效应在要素收入分配和个体收入分配方面存在差异.在要素收入分配方面,其联动效应表现为微观收入分配对宏观收入分配的替代作用;而在个体收入分配方面,则表现为微观收入分配对宏观收入分配的补充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共同富裕目标下宏观层面收入分配合理化能通过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创新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宏微观收入分配在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创新效率方面亦具有联动效应.本研究有助于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宏微观综合治理方案,从要素收入分配和个体收入分配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有助于全面认识收入分配对企业创新的现实作用.另外,本研究亦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个路径参考.

    共同富裕收入分配企业创新宏微观联动效应

    数字赋能:大数据发展的治税效应

    范源源李建军
    3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治税"是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驱动税收执法、服务、监管方式和手段变革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10-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考察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区位导向性政策对公司税收遵从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显著提高了公司税收遵从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发展通过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抑制公司隐匿数字化产品销售收入和异常关联交易,进而提升公司税收遵从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效应主要集中于内外部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和规模较大的公司.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发展对公司税收遵从影响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从治税收益的角度看,大数据发展显著增加了政府税收收入,为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大数据发展还会增加公司通过避税来化解经营风险的成本.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数据治理创新在推动税收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效果,也为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政策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提供了新的证据.

    新质生产力数字政府大数据以数治税公司避税

    政府数据要素共享与企业劳动力雇佣

    叶永卫吴佳其刘贯春
    6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数据要素共享是我国推动大数据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厘清其产生的微观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以地方政府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为背景,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考察政府数据要素共享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据要素共享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劳动力雇佣规模.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数据要素共享对就业的促进作用通过提升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及优化地区营商环境予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融资约束严重、劳动密集型及税收负担重的企业,政府数据要素共享的劳动力雇佣促进作用更为凸显.进一步,政府数据要素共享改善了企业的营运能力和经营绩效,但对企业的员工工资和人力资本结构无显著影响.本文揭示了政府数据要素共享的经济效应,为政府推进数据要素高质量共享、探寻"稳就业"的政策措施提供了 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政府数据要素共享银行贷款营商环境企业劳动力雇佣

    数智化技术应用如何影响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创新绩效?

    毛宇飞胡文馨曾湘泉
    8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数智化技术与企业管理实践加速融合,在提升组织效能和促进智慧决策的同时,也给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创新绩效带来深刻影响.本文在回顾已有文献基础上,构建了数智化技术应用影响人力资源从业者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并实证检验了其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智化技术应用对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特别是数智化技术与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及人才分析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创新活动.从影响机制来看,数智化技术应用通过推动组织发展、提高人力资源工作价值和增加个人报酬等渠道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并且非经济报酬、工作内容变化和组织结构变革等因素的中介效应更为明显.从调节效应来看,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安全感对数智化技术应用的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调节作用.随着工作经验增加,创新效应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变化趋势;随着工作安全感提升,创新效应则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U型变动关系.从异质性来看,数智化技术应用对于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企业,以及女性、低学历水平和基层管理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创新效应更明显.本文建议,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智化技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建立数智化导向和创新驱动的组织架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关注入力资源从业者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安全感,根据不同个体特征和企业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数智化创新策略.

    数智化技术应用创新绩效人力资源管理非经济报酬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地方人才引进与全要素生产率

    陈曦吴英巨朱建华
    10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人才政策引导高素质人才合理布局,是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实践要求.本文以2007-2021年全国248个城市为样本,基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取各城市的人才引进强度,在生产力系统框架下实证考察了地方人才引进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人才引进强度提升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人才引进强度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渠道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异质性结果表明,人才引进强度在智能化水平较高、市场环境较好和政策实施较稳定的城市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人才引进强度通过人才粘滞效应推动人才有效嵌入本地企业经济活动但并未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同时,人才引进强度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效应.研究结论对拓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支持地方政府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启示.

    人才引进人才流动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能否化解企业僵尸化风险?

    王艳黄依婷
    12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转型能否有效化解企业僵尸化风险?本文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僵尸化风险的影响效应、作用路径、内在机制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僵尸化风险,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而且这种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垄断行业和低市场化程度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与投资效率这两条路径来化解企业僵尸化风险;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减少企业的不合理资金支持与提升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力;溢出效应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存在溢出效应,能够减少上游供应商僵尸化风险,还能降低同行业企业僵尸化风险.本文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僵尸化风险的抑制作用,为推进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制定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企业僵尸化风险

    政府研发补贴、社会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质量

    赵文耿恺敏邱玉霞
    13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需求以及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创新主流范式的背景下,基于社会关系网络视角探讨政府研发补贴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界定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标准基础上,将企业创新区分为高质量创新与普通创新,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二者的影响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有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创新,也会促进普通创新;社会关系网络负向调节政府研发补贴与高质量创新、普通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关系网络欠丰富的边缘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对其高质量创新、普通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社会关系网络较为丰富的核心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对其高质量创新无显著影响,但对普通创新有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通过资源保障效应影响企业高质量创新,通过机会主义策略对普通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在企业产权性质、知识产权保护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结论深化了对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完善政府研发补贴政策、优化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引导企业积极开展高质量创新,从而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社会关系网络政府研发补贴创新质量高质量创新

    监管能被识别吗:基于机器学习与问询函的证据

    陈运森周金泳邓祎璐
    16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监管和智能监管是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方向,但对企业和投资者而言,监管机构的实际关注重点仍是一个有待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六种具有代表性的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多维度特征构建公司是否收到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样本外预测模型,进而找出对公司收函概率预测能力较强的公司特征并分析其预测模式.研究发现:(1)在不同机器学习方法中,以随机梯度提升树和随机森林为代表的集成学习方法对公司收函概率的预测效果最佳,且预测能力显著优于以往研究常用的逻辑回归方法;(2)公司财务特征对企业收函概率的预测能力优于公司内部或外部治理特征以及年报文本特征;(3)在多维度公司特征中,公司上市年数、盈利能力、持续经营能力、资产减值损失、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是否收函的识别效果较好.异质性分析显示,交易所在不同时间阶段的问询函监管重心存在差异,沪深交易所的关注重点也有所区别.机器学习方法有助于上市公司理解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目标并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对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尤其是强化监管科技运用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证券监管问询函机器学习

    天生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组织特征和生成逻辑——基于创业前因、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框架

    刘树龙罗仲伟李靖华
    18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在创立初期即锚定服务型制造发展战略的企业正迅速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却被学界所忽视的新兴群体.本文基于两家新创企业的跨案例研究,认为自创立伊始制造企业就可以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基本业务形态,进而提出"天生服务型制造企业"概念,并以创业理论和服务型制造理论为基础,讨论天生服务型制造企业创立的前因、过程及结果.研究发现:(1)天生服务型制造企业在成立之初即开展服务型制造业务,其创建过程受到市场情境、技术情境、组织情境、创业精神、创业认知和创业资源禀赋等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2)天生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创业机会本质上是服务机会,即企业以基于产品功能的服务业务为拓展市场的主要手段,服务型制造能力为组织关键能力.(3)天生服务型制造企业具有对服务型制造认知一致性高、有效规避或削弱组织内的管理者认知冲突和资源冲突等天生优势,也具有资源紧缺、合法性低、组织韧性弱等天然劣势.天生服务型制造企业是对服务型制造概念的传承、补充和发展,是中国企业实践理论化的体现.研究丰富了学界对服务型制造的认识,拓宽了创业研究的情境和视野,对数智时代制造企业的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天生服务型制造创业组织特征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