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2年生油茶嫁接苗最适合的外源磷肥浓度,为油茶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茶'赣无2号'2 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进行P0(对照)、P1(30 mmol/L)、P2(60 mmol/L)、P3(90 mmol/L)4 种浓度磷肥处理,每个处理 3 次重复,每次重复 3 株,共 36 株,且每个处理中有 10 株单独记录株高、地径,总计 76 株.施肥时间分别为 4 月初、5 月初、7 月初,取样时间分别为 5 月初、7 月初、9 月初.测量油茶苗氮、磷、钾元素含量及其他养分含量以及株高、地径、干质量和主根长等指标.[结果]随着施用磷肥浓度增加,幼苗株高在5月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7 月呈平稳趋势,9 月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在P1处理下幼苗地径较P0处理增加了2.45 mm,油茶地径增长被促进,但随着施肥浓度增加,地径增长受到了抑制.在P1 处理下,主根长达到最大,比对照组增加了55.73%;在P2 处理下,茎的干质量明显增加,比对照组增加了 9.02%;在P1 处理下,叶的干质量达到最大,比对照组增加了 27.32%.在P3 处理下,根、叶部的磷元素含量达到最高,比对照组增加了18.90%、6.69%,随着施磷浓度增高,茎部磷含量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加的趋势;在P3 处理下,9 月叶片中可溶性淀粉含量达到峰值,较P0 增长了 20.43%,5 月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最大,较P0 处理增加了 7.68%.施磷水平与可溶性淀粉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可溶性淀粉含量与叶干质量间极显著负相关,叶干质量与株高、主根长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各处理按照9月油茶苗株高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P1、P0、P3、P2;P1 处理下,地径达到峰值,叶干质量最大;P2 处理下,植株茎干质量最大,但地径指标最小;P3 处理下,9 月可溶性糖含量达到峰值,5 月可溶性淀粉含量最小.综合而言,对 2年生油茶苗施加30 mmol/L的磷肥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