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问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

韩克勇

月刊

1004-972X

jjwts@163.com

0351-5691859

030006

太原市并州南路116号

经济问题/Journal On Economic Problem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不仅是各大学和社科研究机构的图书馆、资料室订阅和保存的重要期刊,同时许多高校都把本刊列为晋升中高级职称发表论文认可的少数经济类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平竞争审查、新质生产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师博郭思琪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质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数字化转型动力,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制度能够显著提升行政垄断程度高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且以促进"底层技术运用"为支点撬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凸显了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通过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优化信贷资源配给、完善数字发展制度环境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从而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方式和目标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呈现出对民营企业、较小规模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偏好",并且对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的企业作用更加明显;地区自我审查与外部监督机制较为完善时,政策能够更好发挥作用.最后产业政策的叠加效果检验显示,中央与省级产业政策均与公平竞争审查形成了制度合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推进了企业数字化进程.研究结论能够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数字经济行政性垄断

    考虑ESG行为类别的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均衡机制研究

    曲卫华孙娜曲国华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视域下,探究企业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行为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考虑ESG行为存在表面上顺应迎合而实质上"言行不一",构建了划分ESG行为类别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实质性ESG行为与策略性ESG行为对碳排放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动态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相比难以实现碳减排的策略性ESG行为,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量且对宏观经济有正向影响,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转型,实现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企业实质性ESG行为对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1)内部资本投入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对碳减排技术研发投入形成溢出效应,且实质性ESG行为激励企业将生产要素投入由高碳产品转移到低碳产品,以实现"增低碳降高碳",达到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2)外部政策激励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可获得更多的政府碳减排补贴,促使企业增加低碳产出投入,实现外部政策激励与内部低碳转型的协同效应;(3)金融机构信贷优惠机制:企业采取实质性ESG行为能够激发金融机构对其实行差异化信贷优惠利率,增加企业碳减排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的协同发展.研究为辨识ESG行为类别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实质性ESG行为策略性ESG行为绿色金融碳排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分析

    马军杰杨晨王晔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杠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不仅有力推动了减排目标的达成与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在引领城市迈向绿色创新之路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2006-2021年城市层面绿色专利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以及区域异质性、政策机制异质性在其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策略性创新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东部地区的实施效果优于中、西部地区,在非资源型城市的实施效果优于资源型城市,其中在Ⅱ型大城市效果最强.此外,政策机制设计也会对其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有偿配发和高交易价格更能激励绿色创新.因此,为推动城市绿色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绿色创新审查与补贴,优化碳排放交易政策,制定试点城市差异化策略,推行有偿配发模式,并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绿色创新双重差分模型区域异质性

    高技术产品出口、数字贸易壁垒与"双环流"价值链分工地位

    周国富湛婧宁熊宇航
    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全面生效,中国将同时置身于全球价值链大环流和RCEP价值链小环流贸易网络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与跨国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7-2023年全球52个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数据测算了全球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和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的结构指标,并考察其对"双环流"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在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中国已成为链接全球大环流与RCEP小环流的枢纽国家;(2)相对于全球大环流,RCEP小环流的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更有利于中国摆脱"被俘获"式发展和国际分工地位的跃升;(3)一国在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广度和深度对其在全球大环流和RCEP小环流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4)相对于全球大环流,RCEP小环流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受到数字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基于上述结论,从中国如何充分利用RCEP的全面生效和新的"双环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高技术产品出口"双环流"价值链分工地位数字贸易壁垒

    耐心资本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李思飞温磊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ESG理念的逐渐流行,如何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耐心资本提倡长期的投资理念,与ESG理念相契合,可能成为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重要引擎.为此,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检验了耐心资本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能够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机制检验发现,代理成本、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是耐心资本影响企业ESG表现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耐心资本对分析师关注度高、媒体关注度高以及属于重点污染监控单位的企业ESG表现具有更明显的提升效应;分项检验发现,耐心资本主要促进了企业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提升,对于企业环境表现则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耐心资本企业ESG表现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代理成本

    上海原油期货价格成为亚太地区基准价了吗?——基于有效性、主导性和独立性的三维视角研判

    苏鹏李梓莹郭庆然
    5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在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力严重缺失,因"亚洲溢价"问题长期承受较高的贸易成本,影响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稳定.由此应运而生的上海原油期货,以期扭转我国在全球石油贸易中的被动局面,发挥在亚太地区基准价的作用.为此,从有效性、主导性、独立性三维视角,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DY)、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QVAR-DY)及网络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对上海原油期货价格成为亚太地区基准价的进程进行了研判.研究发现: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发挥出了引导区域原油现货价格和规避市场风险的功能,具备有效性;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在极高分位数水平下对亚太地区原油现货价格的影响具备优势,但其还未体现出主导性;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作为信息发出者,具有较强惯性和抗风险能力,具备相对独立性.由此判断,上海原油期货已初步成长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原油期货,虽然对现货价格的主导性上与Brent和WTI尚有差距,但在价格走势上保有较强的区域独立性,对中国和整个亚太地区的供需能够予以及时、有效反馈,作为全球原油消费重地,亚太地区缺乏自身定价基准的局面正在改变.

    上海原油期货亚太地区基准价区域影响力

    高管限薪方式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吴秋生郑玥臻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9年和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出台了国有企业高管限薪规定,采取了绝对限薪和相对限薪两种不同方式,因此,有必要明晰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以2010-2023年的A股国有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绝对限薪相比,相对限薪更能够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且相对限薪程度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上述关系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限薪促进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提高是通过降低盈余管理、提高创新效率等路径实现的,且这种作用路径在产品市场竞争度高的国有企业和实体国有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对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限薪政策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绝对限薪相对限薪全要素生产率内部控制质量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胡海川贾振婷冯丽丽
    7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行动主体,加快企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以我国近年来逐步开始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外生事件,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深入考察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企业绿色转型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主要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缓解管理层短视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种途径来促进企业绿色转型.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中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处于西部地区与市场化程度低行业的企业,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其绿色转型的积极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推进企业绿色转型提供经验参考和理论支持.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绿色转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资源配置效率数字化转型

    药品集采政策与药企研发行为

    王少飞张勇冯伟忠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品集采政策会加剧医药行业竞争,从而影响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基于药品集采前后三年医药企业的研发专利样本,针对药品集采政策对药企研发行为影响的回归结果表明,集采政策的实施会增加医药企业的研发专利数量,但医药企业所面临的转换成本和集采的预期市场收益,会影响医药企业的研发行为,并进一步影响医药企业的创新效率.因此,要降低医药行业的制度成本,加强医药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并购重组,提升医药企业的创新效率,从而加快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和推动健康中国的政策落实.

    药品集采研发专利转换成本预期市场收益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时空演变、地区差异与收敛性

    高国生叶林祥支海兵
    10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流通效率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成.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并使用Moran's I、Kernel核密度估计、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和β收敛模型分别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时空演变、地区差异与收敛性情况.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明显;核密度曲线宽度变大呈现右拖尾和高度差明显的双峰形态,表明农产品流通效率逐渐提升,地区内部存在极化趋势;相邻省区市空间滞后水平对本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维持原有状态或向更高水平发展均有较大影响;地区间差异是造成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农产品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据此,对如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缩小地区间差距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农产品流通效率时空演变空间分布地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