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具与室内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具与室内装饰
家具与室内装饰

王周

月刊

1006-8260

0731-85623185

410004

湖南长沙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学院环艺设计学院

家具与室内装饰/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选取行业内专家,刊登权威的专业论文,促进家具与室内装饰业的发展与提高。主要以学术论坛、学术实践为主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中国商周至秦汉时期金属锯工具的体系化设计

    朱艺炜王强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商周至秦汉时期的金属锯为研究对象,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梳理了金属锯工具体系由单一到多样、由粗略到精微的发展路径.综合运用设计学、考古类型学、统计学、力学的学科方法,通过对金属锯长、宽、厚,以及锯齿的大小与角度进行数据量化分析.揭示了金属锯通过改变锯体材质、丰富锯型种类、改良锯体形制、优化锯齿形态,使金属锯使用过程更舒适、加工方式更合用、锯解效率更高效与质量更精细的演变路径,通过考察商周至秦汉时期金属锯演变的内容与结果,为探索古代木作技术与木工匠役群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对探索传统木作技术的现代化转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金属锯工具体系化类型学设计史木作木工匠

    乡村民宿在地性评价体系构建与设计研究——以梁平文家院子民宿设计为例

    童沁马悦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民宿作为促进地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的乡村民宿设计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缺乏在地性与文化特色,限制了其在文化传承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力.因此,研究旨在探讨建立中国乡村民宿在地性评价体系的流程与方法.首先,依据25个案例的词频统计,结合层次分析法(AHP)、质量功能展开法(QFD)和TRIZ理论,系统性地构建了乡村民宿在地性评价体系.随后,以梁平文家院子为案例,根据该评价体系展开设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乡村民宿的在地性设计应聚焦"在地性需求""安全需求""设计需求"和"社会需求"四个方面,这不仅有助于保护与传承当地文化遗产,还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地性乡村民宿设计评价本系设计研究

    在线家具设计及其消费者的视觉偏好研究

    靳文奎韩雪吴智慧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具是维持人类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器具.在线家具设计与传统店面家具陈列设计有很大区别,因此深入研究在线消费者的视觉注意和行为模式,以确保设计能够吸引并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市场调研获取在线消费者最关注的家具设计元素,以家具座椅为载体,将家具的造型、色彩和装饰图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元素和双元素重复测试实验,对22名被试进行眼动追踪,结合数据统计对在线家具消费者的视觉注意及其行为特点进行定性和定量化分析与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单一的造型、装饰图案和色彩设计元素往往难以形成完整的情感认知.在线购买家具的消费者更青睐带有传统造型特点、装饰图案相对时尚简约、色彩朴素雅致的家具设计元素.对于在线家具消费者视觉注意和行为特点的客观研究,对家具设计及其在线家具展示销售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视觉注意视觉行为眼动实验情感认知视觉偏好视觉体验

    使鹿鄂温克部落传统木工艺文化基因的提取及设计应用

    孙玉明王一名邓凌羽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鹿鄂温克部落曾经以山川河流为伴,是鄂温克族的一个部落,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特殊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使之依靠丰富的山林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木工艺文化.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迁移与生产方式的转变,这种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工艺却陷入了发展困境.引入文化基因理论,在梳理与归纳使鹿鄂温克部落传统木工艺发展历程与器物种类的基础上,对其文化基因进行分析和提取.最后将形态、图案、色彩等显性文化基因与生态、审美、习俗等隐性文化基因融入设计实践进行创新探索.使鹿鄂温克部落传统木工艺文化基因的提取与设计应用,可拓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还可为当代民族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使鹿鄂温克部落传统木工艺文化基因设计应用

    无意识设计系统方法的类型补充及方法细分

    张剑蔡匀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泽直人提出的无意识设计方法,因其在设计实践中具有文本表意有效性的显著优势,在日本设计界被广泛运用.在《设计的生态学》一书中,深泽直人将无意识设计分为两大基础类型:"客观写生"强调产品系统内两种新符号规约的生成及其意义的传递;"重层性"侧重外部事物与产品之间相互的修辞解释.由于两大基础类型分类方式过于笼统,以使用者与产品间的三类环境所对应的四种符号来源为路径,对无意识设计进行类型的补充及方法的细分,分为三大类型、六种设计方法.无意识设计的典型结构主义特征表现在,文本表意与编写皆围绕四种符号规约展开,四种符号规约覆盖了使用者对产品三种认知方式的全域,且它们在来源上具有"先验"与"既有"的特征,这些保证了文本意义的精准与有效传递.因此,对无意识设计类型补充与方法细分,也是对结构主义产品文本表意有效性的方法总结,使之成为指导设计实践行之有效的系统化工具.

    无意识设计系统方法三类环境四种符号来源类型细分结构主义表意有效性

    功能主义思想在宋代家具中的体现

    刘建龙王婧胡俊红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家具中,宋代家具占据重要地位,奠定了后期明清家具的辉煌.宋代家具的造物理念,结合其产生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的分析,在功能、构造、装饰、材艺等四个方面展现了西方现代设计思潮中的早期功能主义思想.宋代家具功能上求"实"、构造上求"和"、装饰上求"度"、材艺上求"适",其造物设计观与艺术风格,与"简约、实用、功能至上"的早期功能主义思想相契合.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创新发展中,受宋代家具的启迪与影响,围绕实用导向、材艺革新、文化传承等三个方面的功能创新,必将引领中国新中式家具实现新的突破.

    功能主义宋代家具文化创新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重庆文创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杨叶秋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及对重庆的视察期间,总书记强调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性.本文探索了重庆获得"设计之都"称号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重庆文创产业的发展.研究目标是利用这一机遇优化文创产业结构,并促进重庆文化与"设计之都"建设的协同发展.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重庆的地理及文化优势,构建了重庆文创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公式模型.研究结论提出6大策略及15项具体建议,旨在提升重庆文创产业的整体质量,并为其在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中塑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中心提供新思路.

    新时代西部设计之都新质生产力重庆文创产业

    知识图谱视角下的国内现代中式家具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陈哲张世民张博涵黄艳丽...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知识图谱,对国内现代中式家具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现代中式家具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提出未来展望.选取2001年到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献资料为研究资料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内容进行知识图谱绘制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研究机构以农林院校为主;研究热点有9个聚类,包括现代中式家具、新中式家具、明式家具、创新设计等;根据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和时间线分析,现代中式家具未来研究可从创新体系、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意境营造、现代语境、地域性及民族性研究等方面开展.

    现代中式家具新中式家具知识图谱研究趋势CiteSpace

    基于"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能家具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宋阿媛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AI语言模型ChatGPT到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系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相继问世、更新迭代,同时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我国提出一系列的举措,"人工智能+"这一新行动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智能家具产业而言,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能家具设计发展引发了高度关注.为更好地深化产业发展,文章对"人工智能+"内涵与外延、智能家具的基本概念、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智能家具设计因素进行分析,论述其内部设计、外部设计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在"人工智能+"这个大背景下智能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为智能家具的升级创新提供一些帮助.

    "人工智能+"智能家具产业特征融合发展

    永恒的春: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千花挂毯研究

    田园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千花"是15-16世纪欧洲一种装饰风格,由密集的花朵、植物和小动物组成的图案样式,多见于哥特式挂毯.本文从千花样式挂毯的演变和发展入手,研究千花挂毯的图像特征以及生产织作工艺.千花挂毯是研究中世纪晚期挂毯的珍贵资料,通过图像研究不仅可以察观到千花挂毯无规则、平面化、均衡的秩序美,又可见典型的哥特艺术风格和具有宗教象征的动植物图像.千花挂毯曾在中世纪工艺美术史中大放异彩,功能上柔化中世纪冰冷的石质建筑空间,为现代装饰设计和织物设计提供素材和范本.

    中世纪晚期哥特式千花挂毯图像研究织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