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张海峰

季刊

1009-9522

jvtcxb@263.net;1045841397@qq.com

0792-8262586

332007

江西省九江市十里大道1188号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u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的功能定位与优化策略

    龚光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校长是教育改革的领导者,其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建设存在缺乏标准指引、管理运行机制不畅、课程设置不够精准、培训团队建设缺乏专业性等问题。为提高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的建设水平,需要打造高水平培训团队,畅通培训基地管理与合作机制,提升课程设置的精准度并建立培训基地的建设标准。

    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课程

    职业院校评价体系研究

    周子番沈小雯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衡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扎根理论对国内部分"双高"院校和职业本科院校评价指标三级编码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双高"院校还是职业本科院校,都尚未形成完善的理念和制度。未来职业院校治理评价体系应紧贴国家政策与学校发展要点,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健全保障与反馈机制,从而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高职治理评价体系双高院校职业本科

    市场逻辑关照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内涵、转向与发展

    苏欣月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内在逻辑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内涵与未来发展。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面向市场办学,能够提升其教育成果的职业性与实用性,因此市场逻辑也成为高职教育所遵循的重要行动逻辑。新时代,高职教育应以市场逻辑为内核更新发展理念,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机制改革,以优质师资为基石驱动创新发展,以规范管理为支撑确立发展路向。

    市场逻辑高职教育转向风险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陈文兵付晓军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有利于满足区域产业群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提升专业群服务于区域产业集群的能力,形成专业群与产业群紧密对接的产教融合格局。高职院校专业群要建立"专业—产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明确专业群发展定位,破解同质化办学的难题;建立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匹配标准,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增强专业群的社会融合度,打造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相适应的发展平台。

    高职院校专业群产业结构适应性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价值、困境与对策

    陈立雪邢世凯王颖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其核心目的在于推进学习成果的认定、累计与互换,进而为学习者在学习路径上提供更为灵活和便捷的选择。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社会的需求尚待提升、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架构体系尚未健全、学分银行平台教育资源供应不足、学分认证存在挑战等困境。因此,要建好学分银行,应提升社会对学分银行的认可度,构建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建设统一的学分认证制度。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学习成果

    多元协同视域下高职院校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策略研究

    胡筱萌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确保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的基石。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中的重要战略目标。高职院校应构建以政府、高校、企业、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协同人才培养系统,通过提质扩容凝聚工作合力、聚焦共建就业发展共同体、搭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完善精准就业发展育人体系等实践性对策,推动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质量充分就业多元协同培养高职院校轨道交通专业

    系统性思维审视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对策研究

    吴静文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系统性思维角度看,高校构建思政教育评价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思政教育的现实要求,更是深化实践教育的迫切要求。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在这项工作中仍然存在思政教育评价主体范围比较窄,定性、定量评价模糊,未科学把握程序公正和内容公正、未充分发挥评价结果以评促教作用等弊端。对此,应实施多主体评价,充分发挥多方主体评价效能;树立辩证思维,增强思政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深化评价改革,提升思政教育评价的导向性;重视追踪评价,完善思政教育评价监督反馈。

    系统性思维思政教育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追踪评价

    数字叙事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教学探赜

    韦清秀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叙事是智能化环境下的一种新兴叙事形式,同时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一种特殊手段。数字叙事因其生成性、互动性、沉浸性以及开放性等特征,成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数字叙事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能够加速教育资源整合、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拓展数字化工作格局。推动数字叙事融入高校"大思政课",要推进数字叙事资源开发、加强数字叙事课堂建设、推进数字叙事人才培植、强化数字技术供给,为"大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叙事新动能。

    数字叙事大思政课教学探赜

    基于高职生群体画像的思政育人探析——以部分江西省高职院校为例

    王翠谢胜梦张勇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要精准做好思政育人工作,需要掌握当代高职生学习、成长的各类基础数据,对学生群体精准画像。调研发现,高职生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线下交际少,网络表达欲强;思政课的学习效果不佳,受网络负面影响较大;月均消费较高,借贷消费趋势明显;社会实践机会少,竞赛参与度较低。因此,高职院校应优化思政教育、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强化就业指导,不断推进思政育人工作。

    高职生群体画像思政育人

    基于教材改革的船舶职业安全教育探索

    孙超陈永备高靖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行业因其自身的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意识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大主要因素,因此将职业安全教育融入高职船舶类专业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开展专业课程教材改革和新编船舶职业安全教材是实施安全教育的关键。专业课程教材改革应注重教材的技能操作规范化、知识学习系统化、考核评价过程化及安全教育持续化。探索船舶职业安全教育教材建设则应注重构建船舶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库和将安全知识与典型案例相结合,完善船舶职业安全教育融入教材的方法等。

    安全教育职业教育教材改革船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