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双月刊

1673-6192

heandhp_sh@126.com

021-52282486

上海市胶州路358弄6号楼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查看更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仅有的两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学术期刊之一。自2006年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公开发行以来,在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下,在我国健康教育前辈的指点和辛勤栽培中,逐渐发展,受到了我国健康教育界的领导、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家学者及各地同行的关注、鼓励与赞扬。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进展:理论、机制及技术

    仲学锋
    111-113页

    成都市居民减盐控油干预效果分析

    赵艳婷叶晓舸白永娟王蕊...
    114-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成都市居民减盐控油干预活动效果,为制定健康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对成都市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后实行减盐控油干预,并于2022年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成都市居民每日食盐及食用油的推荐摄入量知晓率以及引起的健康问题的知晓率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 41.6%的成都居民表示口味变淡.少吃含盐高的食物、烹调食物少加盐、选择少吃加工食品等减盐行为的人数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健康烹调方式的比例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使用限盐勺和控油壶的调查对象,知晓摄入过量食盐导致各类疾病的比例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市减盐控油干预项活动对提高居民减盐控油相关知识、促进健康行为有一定效果,建议持续开展以提升居民素养.

    减盐控油干预

    上海市居民健康信息需求和媒介使用习惯调查

    曾艺孙艺李圆圆钱海红...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上海市居民健康信息需求和媒介使用习惯,探析全媒体时代精准健康传播的对策,为提升健康传播和健康促进效果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初选择上海中心城区、近郊、远郊的社区、企业、事业单位、高校等场所的2 025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需求度最高的健康信息类别分别是卫生服务、健康行为指导和疾病防治;获取健康信息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依次是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单位和学校等组织内部的通知、主流媒体和政府官方网站或APP;最感兴趣的健康信息传播形式依次是视频/动画/短视频、图片/海报/图表/漫画、医生/专家咨询指导.不同性别、年龄段、职业调查对象的健康信息需求、获取渠道和传播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居民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度普遍较高;不同受众群体的健康信息需求、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使用习惯等有显著性差异;应开展差异化的精准健康传播.

    健康信息需求媒介使用习惯精准健康传播居民

    山西省吕梁市黄河沿岸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延敏薛务程曹文兴郭艳花...
    122-12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吕梁市黄河沿岸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吕梁市黄河沿岸农村665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人抑郁简表(GDS-15)和WHO-5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体格测试及医学检查等手段获取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结果 吕梁市黄河沿岸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总分为(50.75±5.11)分;不同BMI水平和心理症状的调查对象生存质量总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BMI、焦虑、抑郁、幸福指数与生存质量总分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显著影响因素有BMI水平、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幸福指数(P<0.05).结论 吕梁市黄河沿岸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需进一步改善,BMI以及抑郁、焦虑、幸福指数等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黄河沿岸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

    上海市奉贤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饮酒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陆燕袁媛汤海英徐海峰...
    125-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奉贤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饮酒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饮酒干预及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8年奉贤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中符合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标准的3 682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奉贤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现在饮酒率和过量饮酒率分别为28.30%和26.10%;男性的现在饮酒率和过量饮酒率分别为53.33%和31.74%,高于女性的10.50%和5.15%.现在饮酒者的日均酒精摄入量为 5.98g;男性和女性日均酒精摄入量分别为 10.26g和0.8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用率最高的 3种酒分别为黄酒(58.73%)、啤酒(37.81%)和葡萄酒(26.58%);男性中以黄酒的饮用率最高(65.69%),女性中以葡萄酒的饮用率最高(33.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65岁人群的现在饮酒风险较低;男性、高年龄组人群的过量饮酒风险较高.结论 奉贤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饮酒率较高,应针对不同人群的饮酒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减少与饮酒相关的慢性病发病风险.

    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饮酒

    上海市宝山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健康状况调查

    万金豹吴萃陈秋艳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宝山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健康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加强宝山区居民心血管病的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7月—2019年3月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宝山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快速血糖血脂检测,选出高危人群1 738 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高危对象中,男性有570(32.8%),女性有1 168 例(67.2%).颈动脉血管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龄为(60.15±8.12)岁.71~75岁年龄组左右颈动脉的CCA-IMT增厚与斑块的发病比例较高.CCA-IMT增厚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户籍、是否抽烟、高血压、体重变化明显、空腹血糖、LDL-C/HDL-C.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户籍、抽烟、糖尿病、高血压、高龄亲属、体重变化.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存在颈动脉异常,需要在控制传统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慢病患者的分层管理,对不同特征的居民采用针对性防制举措.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调查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韧性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程云霞
    133-13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韧性培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于 2020年和2021年抽取南京市 532名和7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简版心理韧性量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RQ-2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 大学生2020年的心理韧性、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2021年.男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水平和主观支持均显著高于女生,而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低于女生.心理健康、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培育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而提升个体主观支持体验和加强对支持的利用度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韧性.

    大学生心理韧性新冠疫情主观社会支持

    同伴教育在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干预中的效果

    董文静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干预中应用同伴教育的效果.方法 在某医学院校抽取两个班级,按照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并评估两组学生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医学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学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评分均有明显提升,观察组学生的提升水平更加显著.结论 在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干预中应用同伴教育,可加强医学生们的健康意识,促使其选择更利于自身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健康行为以及提高自我综合管理能力,利于其饮食、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正向发展,同时还可提高学生们的健康素养,实现良好的校内自我安全管理.

    同伴教育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

    同伴关系和身体自尊对残障大学生压力知觉的影响

    邹小驹张卫清周乃润
    140-14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同伴关系在残障大学生身体自尊对压力知觉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身体自尊量表、压力知觉量表以及同伴关系量表对广州市 3所高校的 326名残障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压力知觉分别与同伴关系、身体自尊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身体自尊与同伴关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身体自尊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压力知觉;身体自尊对同伴关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伴关系对压力知觉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同伴关系在身体自尊与压力知觉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1,其占总效应值的 22%.结论 身体自尊能够直接影响残障大学生的压力知觉,还能够通过改善残障大学生的同伴关系缓解残障大学生的压力知觉.

    残障大学生身体自尊压力知觉同伴关系中介作用

    上海市青浦区中学生心理状况及家庭环境影响因素调查

    丁淑艳诸雅芳宋启璇陶冬芳...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青浦区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少年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 2021年3-6月对青浦4所中学的 1 902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青浦区中学生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6.5%和21.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初中阶段、家庭氛围不和或争吵、父母严厉批评是中学生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单亲或离异家庭、家庭氛围不和或争吵、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严厉批评及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是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中阶段学生是焦虑症状的高发群体,家庭环境是青浦区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危险因素,家校协同共促学生心理健康势在必行.

    中学生焦虑抑郁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