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当代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王霞

旬刊

1674-4721

ddyy@vip.163.com

010-59679076,59679077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中国当代医药/Journal China Mod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创刊1年来,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经本刊编委会决定,并经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本刊从2009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的8、18、28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全年优惠价450元(全国各地邮发,邮发代号:2-515)。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我们将继续为大家热忱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护理方案在数字化导板种植中的应用

    吴少梅刘会茹陈俊兰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数字化导板种植患者实施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省中山市口腔医院种植修复中心收治的108例数字化导板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A组(54例)与护理B组(54例)。护理A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护理B组则在A组护理方案上采用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疼痛程度、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状态、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自我效能、疾病知晓率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B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满意度高于护理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B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低于护理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B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程度指标低于护理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B组患者在术后1、3、5个月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状态低于护理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B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护理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导板种植患者实施基于HEART沟通模式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可减轻其焦虑与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骨吸收状态,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HEART沟通模式"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护理数字化导板种植

    预警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蔡丽红简惠华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预警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压疮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预警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急性脑梗死预警护理干预神经功能负性情绪

    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药物预防的研究进展

    冯亚楠孙自强刘鹏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也是围手术期严重且可预防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易漏诊、潜在风险高等特点,可增加术后病死率,影响患者预后。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两种形式。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静脉中形成或存在血栓。深静脉血栓主要发生在下肢,其次是上肢。三分之一的深静脉血栓患者会出现肺栓塞。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最可能的来源是来自下肢深静脉的栓子,有时由脂肪或空气造成)阻塞。肺栓塞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疾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以达到延长存活时间甚至挽救生命的目的。因此明确应用药物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围手术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药物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选用合适的药物对改善围手术期患者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药物深静脉血栓直接口服抗凝药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朱丹丹李程程郝晓园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孕症为比较常见的女性生殖健康问题,其不仅会对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排卵障碍性不孕为常见的不孕症类型,其发生率在近年来持续增长。该病的治疗关键在于促排卵,西药治疗该病能够促进排卵,但存在高排低孕的情况,治疗效果存在不确定性,长期用药还会导致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发生风险增加。近年来中医在临床疾病诊治领域应用广泛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辨证论治。但中医药治疗方法较多,如辨证论治、中药调周序贯疗法、中医外治法等,临床应结合疾病诊断与治疗经验选择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促进该病疗效的提升。

    排卵障碍不孕中医药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张仁丹倪会芳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心律失常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日益严重,已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本文对OSAHS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引起相关从业者的重视,并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OSAHS可能合并多种心律失常类型,且多发生夜间。OSAHS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互相关联的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是OSAHS通常伴随的间歇性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胸腔内负压的改变,进而导致心肌缺血、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内皮损伤,甚至改变心脏结构和功能。因此,治疗OSAHS合并心律失常需要综合的医疗方法,旨在改善OSAHS的管理和处理心律失常本身。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手段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