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当代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王霞

旬刊

1674-4721

ddyy@vip.163.com

010-59679076,59679077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中国当代医药/Journal China Mod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创刊1年来,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经本刊编委会决定,并经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本刊从2009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的8、18、28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全年优惠价450元(全国各地邮发,邮发代号:2-515)。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我们将继续为大家热忱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酸羟氯喹与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刘玲汤艳华刘炬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硫酸羟氯喹与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90例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予硫酸羟氯喹治疗,B组予艾拉莫德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G(IgG)、血小板计数(PLT)、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RF、ESR、IgG水平低于A组,PLT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ICAM-1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羟氯喹,艾拉莫德治疗SS效果更好,可降低IgG、RF水平,抑制B细胞活性,提高PLT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干燥综合征羟氯喹艾拉莫德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

    裸花紫珠颗粒在中小量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希玖洪炳闵健水钟益锴...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裸花紫珠颗粒在中小量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12月在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的80例中小量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肾上腺色腙片、氨基己酸、垂体后叶素及氨甲苯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裸花紫珠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T、TT、APTT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TT、AP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IL-6、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的IL-6、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小量咯血患者,在西药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裸花紫珠颗粒辅助治疗能提升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炎症水平有关。

    裸花紫珠颗粒中小量咯血凝血功能炎症水平作用机制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胡凤涂云明熊佳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T2DM合并D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均行调脂、降压、控糖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基于此,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达(3。08±0。49)mmol/L、TC 达(5。06±0。71)m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3。95±0。61)mmol/L、(6。88±0。8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DAN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反应,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抗氧化治疗利于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阿托伐他汀氧化应激

    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技术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李英俊王勃邱丽莎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技术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配合PRP注射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膝关节屈肌、伸肌肌力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屈肌肌力、膝关节伸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结合PRP注射技术在促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显著,可推广使用。

    综合康复训练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技术炎症因子

    热敏灸治疗老年原发性肌少症及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的临床研究

    朱烨杨赟周超杨平...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热敏灸在治疗老年原发性肌少症、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肌少症、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肌肉活动功能、手臂最大握力、血液流变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ASMI、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分、手臂最大握力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PC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应用于老年原发性肌少症、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患者中可调节机体血液流变学,提高其四肢骨骼肌肉质量及手臂握力,改善肌肉活动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原发性肌少症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老年热敏灸四肢骨骼肌指数血液流变学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

    刘洪欣
    65-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普拉克索结合多巴丝肼片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确诊为帕金森病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两组均指标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同型半胱氨酸(Hey)、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Ⅱ、UPDRSⅢ、UPDRSⅡ+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PDRS Ⅱ、UPDRSⅢ、UPDRSⅡ+Ⅲ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DQ-39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Hcy、Aβ1-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ey低于对照组,Aβ1-4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克索+多巴丝肼片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单纯多巴丝肼片使用价值明显更好,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和A β1-42水平,降低Hey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帕金森普拉克索多巴丝肼片生活质量

    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与红热外成像技术探讨浮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研究

    黄辉霞贾节刘津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与红热外成像技术探讨浮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弹性特征量测值及红外线热成像分布图。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个月经周期,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痛经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个月经周期,观察组痛经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标准偏差、应变均值、均等性、对比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杂度、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峰度、偏度、杂乱性、相关性、一致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外线热成像分布图显示,观察组高温区及分布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浮针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病痛经时间及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疼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高。

    浮针子宫腺肌病痛经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红热外成像技术

    推拿联合Bobath疗法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谭丽婷陈志玮梁佩清陈丽华...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Bobath疗法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30例运动发育迟缓小儿为研究组,采用推拿联合Bobath疗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单纯采用Bobath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五大区发育商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五大区发育商(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能力及社交能力)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能力及社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联合Bobath疗法在运动发育迟缓小儿的语言、适应能力及社交能力康复治疗中较单纯Bobath疗法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基层技术推广。

    Bobath疗法推拿小儿运动发育迟缓脑损伤综合征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产后出血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赵菲蒋红莲李丽妮郑九生...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2)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在产后出血(PPH)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干预,试验组行ScvO2联合P(v-a)CO2监测指标进行复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容量达标时间、液体复苏前后氧合指数、6 h乳酸清除率、24 h乳酸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容量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6、24 h后试验组的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 h乳酸清除率、24 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O2联合P(v-a)CO2监测对PPH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能缩短液体复苏时间,提高氧合指数和乳酸清除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产后出血液体复苏指导作用

    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分析

    徐文娟尹绪爱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07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高龄初产妇组成高龄初产妇组,455例高龄经产妇组成高龄经产妇组,并按照出院日期随机抽取507例适龄产妇,其中357例适龄初产妇、150例适龄经产妇分别组成适龄初产妇组、适龄经产妇组,比较四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置胎盘、妊娠糖尿病、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与高龄产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β=1。584,OR=4。875,95%CI=1。765~13。462)是高龄初产妇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β=0。444,OR=1。559,95%CI=1。033~2。352)、胎膜早破(β=2。234,OR=9。333,95%CI=2。393~36。398)是高龄经产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积极应对各种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加大对高龄产妇的重视,切实保障母婴身心健康。

    高龄初产妇高龄经产妇适龄初产妇适龄经产妇妊娠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