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切削加工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

    段阳侯力冷松
    12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制造型企业普遍存在无法深度利用散布在各应用系统中的金属切削加工数据资源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金属切削加工知识图谱的途径,实现切削加工数据全面融合,提升数据的价值密度.首先,将金属切削加工知识归纳为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两类,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用OWL语言建立了完整的金属切削加工本体模型.然后,构建了多源数据集成框架,确定了适于切削加工数据等价实体判别的数据融合算法.最后,开发了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系统,在国内某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获得初步应用.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化金属切削加工提供参考.

    金属切削加工知识图谱智能制造数据融合

    基于惯性测量单元/轮速融合的车辆零速检测方法

    熊璐魏琰超高乐天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仅依赖惯性测量单元(IMU)的零速检测器存在动态中零速误判的情况,从而导致误修正等问题.为在车载组合导航中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广义似然比检验的IMU/轮速融合零速检测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仅依赖IMU的零速检测器或仅依赖轮速的零速检测器,基于IMU/轮速融合的零速检测器减少了动态中的误判情况,提升了零速检测的准确性.

    车辆工程轮速奈曼-皮尔逊准则零速检测

    基于FTIR分析的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剩余强度预测

    慕文龙那景新谭伟王广彬...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在湿热环境下的老化行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将接头在80℃/95%相对湿度环境下老化不同周期,然后进行准静态拉伸、剪切测试.分析总结接头剩余强度及失效形式变化规律,并结合胶粘剂红外光谱分析,揭示老化机理.结果表明:湿热老化造成接头强度显著下降,变化规律近似服从指数函数;老化前、后接头断面均以内聚失效为主.随着老化周期的增加,胶粘剂-基材界面出现损伤并不断加剧.由于胶粘剂的增塑,老化后接头失效断面变得相对粗糙;胶粘剂在湿热环境下主要发生水解反应,出现断链现象,同时在老化初期胶粘剂发生后固化.胶粘剂退化是造成接接头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建立了粘接接头剩余强度快速预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通过测试胶粘剂化学特性,实现老化后接头的剩余强度预测.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接接头湿热老化FTIR分析剩余强度预测

    航空煤油柱塞泵摩擦副涂层材料摩擦性能

    姜继海赵存然张冠隆车明阳...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盘-环试验台,在70℃航空煤油介质中通过改变载荷p和速度刀,研究了两种聚號亚胺(PI)基涂层和聚四氟乙烯(PTFE)基涂层分别与38CrMoAIA滑动摩擦的摩擦学性能.试验讨论了涂层的磨损因子k*、线磨损率W,、极限pv与加载pv之间的关系,并对涂层磨损表面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磨损因子k*并非恒定值,而是与涂层的磨损机理有着密切关系,PTFE基涂层与38CrMoAlA滑动摩擦磨损性能更加优异,进而更适合充当航空柱塞泵的摩擦副材料.

    机械电子工程柱塞泵涂层磨损因子磨损机理

    火星车主动悬架设计及蠕动脱困策略

    袁宝峰王成恩邹猛刘雅芳...
    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摇臂式悬架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火星车主动悬架结构,制定了大沉陷时蠕动脱困和抬轮脱困控制策略,并进行了4次整车蠕动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次蠕动行驶均使得火星车从沉陷中顺利脱困;蠕动行驶时,整车平均功率为13.5〜18.94 W,最大功率为24.8〜52.4 W;6个驱动电机平均电流和最大电流比正常行驶时均相应增加,平均电流增加了9.7%〜74.8%,最大电流增加了9.6%〜34.5%.结果表明,主动悬架配合蠕动脱困策略可以解决摇臂式悬架存在的松软地面沉陷风险,提高我国火星车在松软火星表面的通过性.

    移动系统主动悬架通过性蠕动脱困火星车

    矩形截面型材三维多点拉弯成形减薄率

    梁继才廖雁飞滕菲梁策...
    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铝型材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的减薄缺陷,在自主研制的铝型材柔性三维拉弯装置上,进行多点柔性成形制件的减薄率研究.矩形截面型材三维多点拉弯变形后,外腹板与内腹板沿着型材长度方向减薄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成形过程中型材的外腹板与内腹板减薄率会从型材的对称中心沿着型材方向逐渐变大,外腹板的减薄率比内腹板的减薄率大;模具头体个数的变化使得外腹板的减薄率最大为1.682%,最小为1.317%,减薄率变化幅度为0.365%;内腹板减薄率最大为1.657%,最小为1.198%,变化幅度为0.459%,单元体个数是引起制件减薄率变化的主要加工参数.

    材料成形与加工多点成形三维拉弯铝合金型材减薄率

    基于有限元计算的形状记忆合金-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变形行为

    杨帆张旭东赵蒙折波...
    1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了拉伸-卸载预应变对形状记忆合金-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预处理应变增加,形状记忆合金-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及弹性应变极限均提高,但拉伸延展性急剧下降.预应变增加导致形状记忆合金颗粒第二次加载时的变形行为由典型的马氏体相变过渡为连续的马氏体相变,甚至表现为纯马氏体相的弹性变形.这一"相变效应"的减弱甚至消失,是形状记忆合金-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经拉伸-卸载预处理后拉伸性能退化的直接原因.

    复合材料金属玻璃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预处理有限元方法

    硅炭黑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酰胺6复合材料性能

    李义黄东迪于开锋梁继才...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多巴胺(DOPA)溶液将硅炭黑(SiCB)分散在玄武岩纤维表面实现改性处理,提高玄武岩纤维(BF)与聚酰胺6(PA6)的界面结合性能.探究了不同SiCB含量对玄武岩纤维/聚酰胺6(BF/PA6)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通过静力学测试对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进行评估.SiCB的含量为2.0 g/L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09.4%和89.3%.SEM结果表明,硅炭黑较好地均匀分散在BF表面,同时DCS结果表明,硅炭黑有效地降低了PA6的结晶焓,提高了PA6的结晶度.

    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硅炭黑改性处理拉伸强度

    双曲率筋条壁板铣削回弹预测

    刘纯国于晓彤岳韬李东来...
    18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铝合金薄壁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回弹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曲率壁板铣削回弹的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材料逐层去除后板料内部残余应力的重新分布情况,估算板料两个弯曲方向的回弹值.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铣削过程中板料的应力分布和回弹与计算结果相近;当板料铣削至中性面时,两弯曲方向的应力变化最大;随着剩余板厚的减小,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间的误差逐渐增大.另外,单层铣削厚度与回弹规律的模拟结果表明,单层铣削厚度越大,该方法误差越大,最大误差为9.07%.为验证计算结果,进行了铝合金双曲率板料的成形-铣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较准确预测双曲率铝合金板料铣削后的回弹.

    双曲率壁板回弹预测残余应力有限元法

    考虑拥挤度的常规公交与地铁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张文会秦佳琪李洪涛邓红星...
    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常规公交和地铁拥挤度对两种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一种运营时间内车内最大拥挤度计算方法.选择哈尔滨市71条常规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和3号线开展人工客流调查,获得高峰时段最大断面乘客数,计算得出拥挤度.将RP调查与SP调查相结合,建立拥挤度实测数据与乘客主观感知对应关系.对行程时间、拥挤度和出行费用详细分级,组合设计公共交通出行选择情境,建立常规公交和地铁出行方式选择离散Log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拥挤度对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最大,出行费用次之,行程时间影响最小.

    公共交通拥挤度情境组合设计离散选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