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北亚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北亚经济研究
东北亚经济研究

王忠双

双月刊

1009-0657

igyxb@tom.com

0431-81151092

130012

长春市前进大街-37号

东北亚经济研究/Journal Northeast Asia Economic Research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作品选

    1页

    "一带一路"助推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新机遇、新挑战及推进思路

    刘国斌马家骏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经济是珲春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其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逾十年,珲春应积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更高质量地融入"一带一路".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的分析基础上,总结"一带一路"助推珲春海洋经济发展成就,主要包括:项目投资取得显著成果、交通建设逐步完善、海洋产业发展迅猛、对外贸易取得突出成果,进而审视和分析了"一带一路"助推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通过对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研判并提出"一带一路"助推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推进思路:一是"借港出海",打通珲春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陆海通道;二是加强智慧港口建设,提高珲春海洋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借助"一带一路"机遇,做强做活珲春海洋经济;四是以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为依托推进大图们江区域海洋经济合作;五是借力冰上丝绸之路与新亚欧大陆桥,打造珲春海洋经济向北开放新高地;六是构建珲春海洋新质生产力.据此,促进珲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海洋经济互联互通推进思路珲春

    影响中欧班列时效性的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崔艳萍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中欧班列以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良好的商誉度响彻全球,成为中国走出去的一张闪亮"名片".随着中欧班列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空运运力不足和海运市场混乱,中欧班列运营时效性逐步下降,途中滞留问题日趋严重.滞留原因可分为:基础设施能力与运输需求不匹配、货主(发货人/收货人/代理人)原因、承运人原因、国家机关查验原因、机车车辆和集装箱技术状态不良原因、不可抗力等其他原因,其中基础设施能力与运输需求不匹配造成的滞留为主要原因.中欧班列在波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境内滞留原因与比例同我国类似,针对此问题各国均采取了一些解决措施.乌克兰危机后,中欧间的国际物流供应链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俄罗斯针对新形势调整了物流发展方向.铁路部门应从推动铁路合作组织成员国间加强合作、铁路与联检部门间开展合作、以可持续发展角度开展深入研究、加强行业将监管等方面提升中欧班列运行时效性.

    "一带一路"中欧班列时效性滞留对策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北地区边境口岸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高承龙张思蕊
    2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陆地口岸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东北边境地区的口岸历史悠久,其建设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次区域合作为理论支持,满足东北亚各国现实发展需求与国际形势变化.边境口岸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各国经贸合作、经济往来、政治互通,但口岸建设仍存在资金来源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对此各地区应扩大财政制度、拟定区域规划、建立政府间协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进行,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带一路"东北地区东北亚边境口岸区域经济

    "合作共赢"下中国与俄罗斯细分产业贸易竞争力研究

    杨习铭康子齐高志刚
    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中俄经贸合作研究可丰富两国重点优势互补产业的贸易实践,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下Sitc Rev4分类数据具体研究中国和俄罗斯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并进行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测度.结果表明中俄两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逐渐多元化;中国杂项制品、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机械运输类产品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俄罗斯矿物燃料类和未分类产品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对俄杂项制品、机械运输类以及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俄对中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类以及动植物油脂的制成品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应加强优势产业的合作共赢、提升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拓展互补性产业的区域合作和在其他类产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等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中俄经贸合作贸易竞争力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赋能东北全面振兴:动能、机制和进路

    杜人淮
    5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突破长期以来"衰落—振兴—衰落—再振兴"的东北振兴怪圈,需要多视角研究和探讨东北全面振兴思路.把东北振兴战略有机融入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之中,可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新动能,有助于更好对接国家战略和需求、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陆海内外高水平开放和区域能级的整体跃迁.通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赋能东北全面振兴,能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新优势、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力、发掘新潜能、增添新活力、提升新层次.为了使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更好赋能东北全面振兴,需要军地军民各相关领域战略规划一体统筹、建设项目一体布局、制度体系一体设计、资源成果一体使用.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东北全面振兴动能机制进路

    RCEP框架下黑龙江省对韩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佳靓
    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贸易是当今全球双边、多边自由贸易的焦点,在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旅游服务贸易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或将成为新的增长极.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RCEP生效对服务贸易发展的利好机会,尽快恢复因疫情受阻的旅游合作,提升对韩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水平.通过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推进中韩关系发展行稳致远.聚焦RCEP为服务贸易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结合黑韩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黑龙江省与韩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强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等对策建议,以期为黑龙江省推进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提供参考.

    黑龙江韩国RCEP旅游服务贸易

    新时代辽宁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海洋合作研究

    史春林廖益林
    8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中俄关系达到了历史新高度,两国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深入到海洋方面.中国辽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东北亚区域的重要沿海地带,两地区之间开展海洋合作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东北亚海域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但双方海洋合作也面临着东北亚国际局势不稳定、双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高、双方海洋产业有待优化、缺少有效法律制度保障等问题,阻碍了双方海洋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辽宁省在与俄罗斯远东开展海洋合作时,应把握好"时"与"势",加强在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投资,重视海洋新兴科技的合作研究,构建维护东北亚海域安全的合作机制,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的海洋合作理念,从而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海洋合作中俄关系辽宁俄罗斯远东地区

    中俄远东合作与我国能源安全研究

    张成立张国立张永利
    9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能源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无一不将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去审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在全球能源需求增加和能源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能源安全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深入分析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深化中俄远东能源合作的可行性,提出企业对接路径、产业链路径、技术路径、投资路径、绿色发展路径、北极开发路径等合作策略以及建立完善中俄能源合作价格机制、法律机制、金融体系,巩固国内资源的基础保障作用,提升能源应急储备能力、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专业人才,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能源合作,努力提升石油定价话语权等思考和建议.

    能源安全俄罗斯远东中俄能源合作价格机制法律机制应急储备

    持续推进新疆吉木乃口岸发展的对策建议

    吕韬吴昊周涛
    11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岸是国家间交通运输网络枢纽和贸易交往的重要门户.新疆吉木乃口岸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最北端口岸,不仅是中哈两国更是向第三方国家开放经贸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基于对吉木乃口岸实地走访调研和资料搜集整理,从贸易发展、旅游发展、口岸政策、口岸管理等方面阐述其发展现状,进而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国家间政策优惠、多层次协作、口岸设施、口岸腹地体系和大安全观等方面提出加强对吉木乃口岸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持续推进其稳步发展.

    吉木乃口岸新疆协作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