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月刊

1671-1580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金鑫街333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喀什市三中双语教育情况的调研--以喀什市三中初中部为例

    阿布来提江·阿布都热依木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喀什是一座多民族聚集的文化古城,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75%,在这样的情况下,双语教育在民族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民汉双语教育,能培养出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同时,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并实现共同繁荣的宏伟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喀什市三中初中部的双语教学情况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

    语言教学双语教育喀什市三中多元文化

    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张杰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需要重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本文对生成性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性实施。

    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构建与实施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陈迎涛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基本的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所以,初中生物教学要从实验教学出发,通过实验教学中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探究能力。

    新课标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郭春玲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我国的教育制度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学阶段的口语教学,尤其在高中阶段,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师生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口语上。实际上,生动的口语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升也有积极影响。教师可以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高中英语课堂,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口语水平。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多元智能理论提高水平

    论《好人难寻》中的黑色幽默艺术

    刘婧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杰出的南方作家之一,她的《好人难寻》是现代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从此短篇文本出发,基于对小说中黑色氛围和荒诞人物这两个方面的论证,阐释其中所展现的黑色幽默艺术效果。

    《好人难寻》黑色氛围荒诞人物黑色幽默

    第三种知识刍议

    万长松李晓丽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自康德始就提出了第三种知识的问题,但直到现代才有对第三种知识的系统研究。第三种知识问题涉及到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绝大多数重大问题。本文试图从第三种知识的发展脉络、基本涵义和内在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第三种知识不仅对科学的建构和发展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科学的理解和评价也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种知识前提性知识经验理论

    生态哲学视域下冯内古特小说概述

    奚晓丹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冯内古特小说的现实性特点,对其小说阐释的人类无视生态危机最终可能导致悲剧的现实性进行分析,旨在强调审视人类文化、探索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生态和行为的重要意义。

    生态哲学冯内古特现实性生态危机

    环境文学的心灵生态建构功能探析

    简思琦史云雪戚月吴玲玲...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生态危机日益蔓延,接踵而来的是信仰缺失、欲望泛滥、自我孤立、生存意义平面化等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作为对工业文明和物质主义反思的产物,中外环境文学对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技至上论进行了深刻批判,为现代人类心灵生态重建提供了可能。本文从环境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出发,就其对受教育者心灵生态的重建作用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环境文学有助于读者体验自然之美,回归诗意的精神家园。

    生态文学心灵生态建构审美教育功能环境文学

    从媒介地理学角度看电视剧《大河儿女》中河南元素的运用

    陈丹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中国电视剧发展和现状而言,地域是其创作的客观基础。地方化的现实资源赋予不同地域特色电视剧不可替代的内涵价值。电视剧成为地方感表达、塑造和构成的重要载体。《大河儿女》中浓郁的河南元素及其独特的家国叙事方式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构建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媒介地理学地域河南元素电视剧《大河儿女》

    论《红楼梦》中戏曲元素对爱情主题的阐释

    曹嘉童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作为一条线索,暗伏了小说人物的命运和贾府的兴衰,阐释了“情关”、“证情”等爱情主题,符合中国古典小说草蛇灰线的美学手法,是对以往戏曲小说喜剧式大团圆结局的突破和反叛,具有开天辟地的重要价值。

    《红楼梦》戏曲元素爱情主题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