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月刊

1671-1580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金鑫街333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刘婉婷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新时期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新理念,非常适用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和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恰当、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特殊意义,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结合当前中职学生的素质现状和中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材改革的特点,从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实施策略方面进行了探讨。

    案例教学法“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新理念实施策略

    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孙慧霞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课程凭借其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等特点,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日渐成为热点。对于教师来说,微课教学显然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学习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

    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偏差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朱倩云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了解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偏差的状况,分析偏差行为和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为预防和矫正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行为偏差提供依据,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对小学五、六年级的2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偏差行为的发生率为8。8%;有无行为偏差的学生在家庭状况、学习成绩、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有行为偏差的学生的偏差行为类型与其家庭状况存在关系;学生偏差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一些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偏差行为家庭教养方式

    人工智能在儿童玩具中的应用展望

    康筱彬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儿童玩具当中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趋势,基于人工智能的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使用计算机程序,以效仿人类大脑为主要目的,包含采集、分析、处理、反馈等功能,设计出模拟人类的智能玩具。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得出,将此技术应用于智能玩具当中会使玩具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学习型数据库智能玩具儿童玩具

    浅谈初中数学创新学习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张翠玲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创新学习问题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探究为核心,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创新为中心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为学生创设实际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在探索中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再用探索的结果解决创新的问题。

    初中数学创新学习问题教学迁移创新

    芬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任锐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芬兰高中教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不断发展的高中教育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本文从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政策制度入手,分别对芬兰普通高中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组织、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全面探析了其课程改革的全貌。总结芬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至少可以得到三个方面的启示,即丰富课程内容的多样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芬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无年级授课制

    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保证与成效监控

    张素芳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障小学生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必须确保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成效。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还有待提高,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和成效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保证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与成效的有效途径。

    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证成效监控

    中国文学翻译现状分析与思考

    祝东江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百年梦圆让人兴奋,也让人深思。莫言获奖,翻译有功,这使我们认识到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同时,也认清了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阻碍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国际化步伐。文学翻译是译语社会中的独特文化构建行为,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学翻译现状以及文学翻译的相关理论和要求,同时提出了改进中国文学翻译现状的看法和思考。

    莫言中国文学翻译现状文学翻译

    华兹生《史记》翻译介评

    满丹南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兹生将《史记》翻译成英文,在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享誉学界。本文从译者背景、翻译动机、译本情况、翻译策略、译作接受及影响五个方面对该译本进行介绍和评价。

    华兹生《史记》翻译动机翻译策略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阿拉比》的结构主义解读

    韦懿益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主义把文学看作是一个整体,找出了文学的结构,“二元对立”是其理论的根本所在。本文运用结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二元对立”解读了小说《阿拉比》中的三组对立模式,即男孩与曼根姐姐的对立、男孩与成人们的对立以及男孩情感憧憬与情感幻灭之间的对立,从而得出结论,即“二元对立”的方法突显了小说的思想和主题。

    结构主义二元对立《阿拉比》文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