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月刊

1003-5699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0431-86172609

130117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吉林中医药/Journal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吉林中医药》创刊于1979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T2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第四届吉林省政府新闻出版奖(精品期刊奖)期刊。创刊40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提高办刊质量,树立精品意识,积极争创特色期刊,为吉林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蛭和黄连随证施量策略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运用

    高晴姬航宇连凤梅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该疾病早中期,患者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有蛋白尿,ACR升高等异常指标,因此在准确辨证基础上,应用针对降蛋白尿和降糖的中药水蛭和黄连,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对于此类药物的剂量,要结合随证施量策略,选定调整剂量的指征,找准变量的时机,控制好药物用量的范围,才能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基础上取得最佳疗效.

    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随证施量水蛭黄连

    仝小林院士治疗颈源性高血压验案1例

    张湘苑王涵鲍婷婷赵林华...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源性高血压(CHBP)是颈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直接或间接对交感神经、椎动脉刺激或压迫而形成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病.本文围绕颈源性高血压医案一则,介绍仝小林院士"通督降压"的实战经验,补通消通共用,结合精准打靶,收效明显.

    颈源性高血压通督降压疑难病仝小林

    益气活血法在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

    翟向红刘亚丽李冬玉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月-2023年3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8周后的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颈动脉彩超结果、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情况及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8周后心电图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组神疲、乏力、气短、脉络瘀血、疼痛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阻力指数(RI)、博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SPV)、T波倒置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ST段下移导联数、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可明显改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体征、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心肌供血及血脂水平,有利于提高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益气活血法

    蠲郁安神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伴抑郁障碍

    梁超吴萃史野刘春禹...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蠲郁安神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肝郁气滞型失眠伴抑郁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西药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采用蠲郁安神方加减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情况,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状况,使用中医证候积分表评价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肝郁气滞型失眠伴抑郁障碍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0%,27/30)高于对照组(63.3%,19/30),观察组PSQI总评分、HAMD总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蠲郁安神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伴抑郁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肝郁气滞蠲郁安神方临床疗效失眠抑郁

    黄芪续命汤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NE、DA、ChAT表达的影响

    陶录岭鹿滨麒袁艳袁磊...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黄芪续命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多巴胺(dopamine,DA)、乙酰胆碱转移酶(acetylcholintransferase,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配合小续命汤治疗,研究组使用多奈哌齐配合黄芪续命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变化、神经精神量表(NPI)、日常生活能力(ADL)、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NE、DA、ChAT、血清同型半胱胺酸(Hcy)、血清淀粉蛋白前b位分解酶1(BACE1)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指标变化.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评分中的回忆力、命名力、抽象、语言、注意力、视空间和执行、定向力评分均有明显升高(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相比,研究组的回忆力、命名力、抽象、语言、注意力、视空间和执行、定向力评分更高(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相比,研究组的NPI、ADL评分明显降低而MMSE评分明显提高(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的NPI、ADL评分更低而MMSE评分明显更高(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相比,研究组的NE、DA、ChAT指标水平明显提升(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NE、DA、ChAT指标水平均更高(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相比,研究组的Hcy、BACE1水平降低而BDNF水平提高(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的Hcy、BACE1水平明显更低而BDNF水平明显更高(均P<0.01);治疗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黄芪续命汤结合多奈哌齐治疗AD患者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其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状况、智能水平,可提高患者NE、DA、ChAT、BDNF水平,降低患者Hcy、BACE1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黄芪续命汤阿尔茨海默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转移酶

    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优化方案筛选研究

    韩继成张云松刘茜邓伟...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中医临床治疗优化方案的筛选研究,明确中医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的最佳临床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9例,随机分为A、B、C组,3组常规进行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联合药物疗法,B组联合针灸疗法,C组联合药物疗法及针灸疗法,疗程2周,于治疗后1周、2周及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视觉模拟标尺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肩关节活动范围、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生化指标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共92例患者完成研究.相较于本组治疗前,3组在治疗后1周、2周及3个月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有显著改善(P<0.05),完成治疗后ESR有显著改善(P<0.05),肝肾生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2周后及3个月效果明显优于A、B组(P<0.05).完成治疗后的ESR及肝肾生化指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中药内服及外用等疗法对于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应用中医治疗手段2周后的中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手段.

    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针灸随机对照试验优化方案筛选研究

    加味沙参麦冬汤调控PTEN/PI3K/AKT通路对CAG大鼠的治疗作用

    刘远婷赵磊丁甜甜李慧...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沙参麦冬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及对PTEN/PI3K/AKT通路的作用.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加味沙参麦冬汤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以复制CAG模型.阳性对照组以维酶素作为阳性对照,于造模完成后给予0.3 g/kg维酶素混悬液灌胃,加味沙参麦冬汤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加味沙参麦冬汤不同剂量灌胃,每日给药1次,持续12周.采用中性红清除法观察胃黏膜血流量,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Fas、FasL的含量,TUNEL染色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PTEN/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加味沙参麦冬汤不同剂量灌胃治疗后,胃黏膜血流量明显升高,血清中Fas、FasL的水平显著降低,胃黏膜TUNEL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胃黏膜组织中AKT的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胃黏膜组织中PTEN的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I3K的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且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加味沙参麦冬汤对CAG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通过抑制细胞过度凋亡保护黏膜上皮,同时通过增加PTEN的表达有效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发挥对CAG的防治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加味沙参麦冬汤细胞凋亡PTEN/PI3K/AKT通路

    健脾化瘀解毒法对结肠癌裸鼠模型癌及癌旁组织中AKT、mTOR、p-4EBP1表达的影响研究

    宁康文简小兰曾普华邝婉婷...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健脾化瘀解毒法对结肠癌原位种植瘤癌及癌旁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结肠癌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益气组、化瘀解毒组、健脾化瘀解毒组、雷帕霉素组及5-氟尿嘧啶组,每组5只.干预各组4周后,检测各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KT、mTOR、p-4EBP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KT1、mTOR、p-4EBP1的表达均上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KT、mTOR、p-4EBP1的表达水平均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肠黏膜组织.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瘀解毒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结肠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KT、mTOR、p-4EBP1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益气法、化瘀解毒法均能下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KT、mTOR、p-4EBP1蛋白,但其降低水平不如健脾化瘀解毒法.结论 健脾化瘀解毒法能够降低AKT、mTOR、p-4EBP1蛋白的表达,健脾益气法与化瘀解毒法协同增效,以获得最佳疗效.

    健脾化瘀解毒法结直肠癌AKTmTORp-4EBP1

    重构本草——牡蛎

    沈梦菲张伟赵林华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牡蛎:功效主要为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症靶为眩晕,失眠,汗出过多,白带过多,反酸.标靶为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淋巴结结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牡蛎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肝损伤、镇静、抗惊厥、抗癫痫、镇痛、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胃溃疡等作用,牡蛎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在临床应用经验与使用注意事项中,牡蛎质重,宜先煎.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生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煅用.临床使用牡蛎煎服剂量多为9~12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牡蛎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牡蛎症靶标靶重构本草临床回归

    重构本草——栀子

    马晶孙郡沈梦菲胡诗宛...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栀子:功效主要为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症靶为心烦、黄疸.标靶为高血糖.现代药理发现栀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解热、保肝利胆、保护神经、降血糖、降血脂、镇痛等作用.栀子具有肝肾毒性,栀子苷是主要的肝毒性成分,临床中应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同时注意合理配伍.临床使用剂量为3~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栀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栀子症靶标靶重构本草临床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