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月刊

1003-5699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0431-86172609

130117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吉林中医药/Journal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吉林中医药》创刊于1979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T2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第四届吉林省政府新闻出版奖(精品期刊奖)期刊。创刊40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提高办刊质量,树立精品意识,积极争创特色期刊,为吉林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振口服液对支气管炎豚鼠气道炎症和咳嗽的影响

    樊钦华杜雅薇谢雁鸣张泽灵...
    704-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金振口服液(JZOL)对支气管炎咳嗽模型豚鼠气道炎症反应和气管炎咳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JZOL高剂量组、JZOL低剂量组和阿莫西林组5组,制备支气管炎咳嗽模型,给药后观察各组咳嗽敏感性;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CRP含量;qPCR技术测定气管组织CysLTs、MCP-1、TRPA1、CGRPmRNA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JZOL可以降低咳嗽敏感性;血清IL-1β、CRP含量虽未见显著差异,但JZOL具有明显下调趋势,其中JZOL高剂量组最低,作用强度较阿莫西林组明显;JZOL可抑制气管组织中MCP-1、CGRP、CysLTs和TRPA1的mRNA表达;JZOL对肺组织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病变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JZOL低剂量组、阿莫西林组、JZOL高剂量组.结论 JZOL可以抑制气道炎症,缓解支气管炎咳嗽,其可能通过调控TRPA1通路发挥止咳作用.

    金振口服液急性支气管炎咳嗽气道神经性炎症

    重构本草——枳壳(枳实)

    张维丽于同月冯艳娇谢沛霖...
    710-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中医经典古籍等文献调研、中药现代临床及药理研究等成果的整理和汇总,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及研究,经讨论认为:枳壳的功效为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枳实的功效为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症靶为胸腹胀满、脏器下垂、便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壳与枳实具有调节胃肠平滑肌、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降低血脂、免疫调节、抗炎等作用;枳壳与枳实均无毒,但孕妇、脾胃虚弱者慎用;临床常用剂量枳壳为3~30g,枳实为6~15g,根据不同疾病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辨证用药,并积极探索枳壳与枳实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枳壳枳实胸腹胀满脏器下垂便秘调节胃肠平滑肌

    重构本草——巴戟天

    孙文杰孙玉婷安学冬姬航宇...
    714-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巴戟天功效主要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症靶为阳痿、月经不调、哮喘.标靶为少精死精.现代药理发现巴戟天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免疫调节、抗疲劳、抗骨质疏松、平喘、改善生殖功能、抗炎、调血糖、降压、心脑血管保护等作用.本品无毒,但阴虚火旺有热者,不宜使用.临床常用剂量为10~20g.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巴戟天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巴戟天症靶标靶重构本草临床回归

    《金匮要略》七方中黄芪的应用探析

    李怡憬曹方张益蒴张乐...
    718-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芪味甘性温,善补胸中大气,入肺脾二经,能大补中气,培土生金,调营和卫,温化水饮,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七方应用黄芪,组方配伍精良,笔者总结黄芪药物性味功效并对其在《金匮要略》七方中的配伍特点和组方应用详细论述,分析得出黄芪与桂枝、芍药、甘草配伍可补气调营、助脾升阳,亦可益中舒木;与茯苓、防己配伍可补气助阳、利水除湿;与麻黄、桂枝、芍药配伍可益气实表,温阳散邪、通行荣卫的结论.由此阐述仲景在《金匮要略》运用黄芪的诸多规律,以期对黄芪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思路.

    黄芪《金匮要略》配伍功效经方应用

    解析眩晕中继洲针法的诊治之道

    郭凯新李明珠卢岩
    72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针灸大成》《病机秘要》总结继洲针法,解析其在眩晕中的诊治之道.继洲针法辨证审因,治病求本,三因制宜,通权达变,善用奇穴,远近相配.针对眩晕,重视其病因分类,从因而治,讲求针灸并用,重调肝脾肾,多从阳经取穴,擅取末端穴,巧用特定穴,穴少而效彰.

    眩晕继洲针法诊治思路取穴规律

    不同时机的维筋相交针刺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的影响分析

    郎显兵谭曦黄翔李佳...
    728-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介入维筋相交针刺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样本,共94例.根据维筋相交针刺法不同介入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在发病后10 d内给予维筋相交针刺治疗,对照组在发病后10~30d给予维筋相交针刺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口舌歪斜、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分别通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ST)和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能力,并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负性情绪和睡眠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BBS评分和吞咽能力高于对照组,且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更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介入维筋相交针刺法有助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

    维筋相交针刺法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浅析明清医家论治近视学术思想

    吕喜月商蕴波黄玉容杨森...
    73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视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明清医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近视的理论研究和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清代《目经大成》首次将近视作为独立病名论述.广大医家多从虚损的角度分析近视的病因病机,认为近视的发生主要与脏腑亏虚、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劳瞻久视以及瞳神破损有关,尤其重视肾水肾火衰微对近视的影响.近视的治疗以内治疗法为主,具有古方新用、同名异方、审因施治的特点;外治法以针灸为主.明清时期是中医眼科学发展的繁荣时期,近视的诊疗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积极挖掘此时期辨治近视的学术思想,对现代防治近视具有积极意义.

    明清医家近视学术思想

    肛瘘术后外用中药与其促愈机制的研究进展

    韩海涛柳越冬张双喜郭海霞...
    739-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慢性、病理性管道.据报道,在我国肛门直肠部位疾病中肛瘘约占总发病率的3.60%.目前,临床治疗肛瘘的方式仍以手术为主,但因肛瘘术后创面多为开放性,易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肛瘘复发等问题,进而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探索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相关机制,对临床医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肛瘘的治疗效果尤为关键.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手段多用于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已成为该疾病主要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将肛瘘术后外用中药与其促愈机制进行归纳与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及指导依据.

    肛瘘手术外用中药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