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孙福明

季刊

1008-889X

xbzs@jmu.edu.cn

0592-6181348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8年,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集美大学主办。该刊坚持理论性、实用性、信息性的原则。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担当: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要义

    张茂东
    1-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认知向度来看,尊重历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历史担当,锚定历史方位、把握发展脉络的时代担当,坚定斗争意志、直面风险挑战的责任担当,坚守历史自觉、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担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主要思想内涵.就情感维度而言,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担当情怀,为国家谋富强的国家担当情怀,为民族谋复兴的民族担当情怀,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担当情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得以孕育生成的内在情感支撑.在具体实践中,勇于担当,赢得历史主动;善于担当,掌握历史主动;乐于担当,增强历史主动,是新时代新征程落实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有效路径.

    担当历史主动精神认知向度情感支撑实践路径

    集美"一精神三文化"理论建构研究

    王惠蓉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为集美"一精神三文化"进行理论建构有其必要性.集美"一精神三文化"是地方精神文脉与地方文化治理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思想宝库,它以"嘉庚精神"为理论主题,包含核心要义、概念系统、内容主体、基本外延、关系结构、实践方略等六位一体的主要内容.

    集美"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学村文化

    陈嘉庚的海洋观及其实践探索

    王燕琴董立功
    19-2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海洋地位日益重要、海洋争端日趋复杂的今天,从前人关于海洋的思考和实践探索中汲取智慧,有助于我们今天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陈嘉庚在其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利用海洋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海洋观.陈嘉庚的海洋观包括:捍卫海权,维护海洋安全;发展海运,大力拓展海利;兴办水产、航海教育,培养海洋人才;关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科学.陈嘉庚大力呼吁认识和利用海洋,并亲身参与实践探索,为祖国的海洋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其海洋观对我们今天建设海洋强国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嘉庚海洋海洋观海洋强国

    我国域外数据执法管辖面临的困境与因应

    陈俊秀王纬航李智
    27-3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争夺数据资源和维护本国数据资源安全之目的,各国不断强化域外法权、扩张域外数据执法管辖,形成"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2 种典型路径.现阶段我国域外数据执法管辖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域外数据执法依据不足、管辖范围有限、域外数据管辖执法难度大等.因应上述困境,一方面有必要完善反长臂管辖法律体系,加强阻断立法限制他国数据管辖范围的不当扩张,规制数据控制者行为以强化我国数据管辖,完善反制措施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需要健全域外数据执法管辖法律体系,通过立法手段强化执法依据,对我国域外数据管辖范围予以体系解释和扩大解释,完善域外数据调取与取证等执法措施.

    域外数据执法数据主权数据管辖权数据跨境取证

    社区矫正分类管理与个性化矫正的困境和出路

    袁帅黄陈炬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社区矫正经过20 年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刑罚属性被弱化,监管威慑力不足;重分级监管,轻分类教育帮扶;分级管理标准含糊,缺乏规范性,各等级监管措施差异性小,奖惩制度不完善,缺乏威慑性和激励性;教育帮扶措施重集体性、基础性,形式单一,个性化不足,效果差强人意.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应当准确把握社区矫正的刑罚属性和社会福利属性,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并举;分级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充分发挥分级管理的威慑和激励作用;以犯罪类型分类为主,其他分类方式为辅,逐步推进分类教育的精细化程度;探索内容个性化、形式多样化的教育矫正方式.

    社区矫正分级监管分类教育矫正个性化矫正

    价值链重构下数实融合的运行机制与路径研究

    易秋平
    4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价值链重构视角下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其本质上是原有价值链受到数字技术的"创造性破坏"后实现重新排列和整合的过程.因此,从价值链重构视角下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其实"融"的就是"价值链".通过对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过程中产品链、生产链、营销链和全价值链协同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分析和研究,同时,在对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融合的3 种方式——产业价值渗透、产业价值交叉和产业价值重组探讨的基础上,总结了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成长路径,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数字经济价值链重构产业融合运行机制融合路径

    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及对策研究

    罗钫
    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经济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打造海洋强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围绕"十四五"期间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目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18-2021 年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等6 省市的海洋科技支撑效率,分析目前限制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聚焦重点突破领域,就如何构建创新体系、解决关键技术、培养科技力量、激发科创能力、拓展产业空间等问题进行探索,为提升福建海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海上福建"崛起提出对策建议.

    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策略研究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融合与当代价值探析

    杨文军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台妈祖信俗文化渊源深厚,是闽台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蕴含着两地乡亲之间的特殊情感、心理慰藉与心灵寄托,深刻影响两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闽台妈祖信俗文化交流的热络,并形成两岸交流的"妈祖模式",留下闽台妈祖信俗文化融合的历史印象,成为两地特殊的历史记忆.当前,妈祖信俗文化已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纽带,也是闽台民间信俗文化融合的重要内容,具有增进台湾同胞文化认同、探索融合新模式、推动台湾同胞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共建精神家园、促进妈祖信俗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的当代价值.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融合融合方式历史记忆当代价值

    米食文化与端午习俗活动考述

    罗伟民涂慷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米食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端午习俗活动中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传统食物.米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表现出地域性、时节性、多样性等特点.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从米食文化与民俗内涵关系、端午的习俗与活动、岁时饮食的食粽养生习俗 3 个方面来考述端午的习俗活动,希望传承和发扬端午习俗活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进步.

    米食文化端午习俗习俗活动

    查尔斯·赖特诗歌的"中国意象"接受研究

    甘婷李若昕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查尔斯·赖特以其丰满灵动的诗歌意象在美国现代诗坛独树一帜.赖特意象构建的自觉、对意象取材原则的理解以及意象情感结构的把握与他在象征导师埃兹拉·庞德的影响下,理解与接受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构建方式密切相关.通过溯源赖特与"中国意象"的邂逅,分析其诗歌意象"意"与"象"的契合点,阐释其诗歌意象以象寄情和以情具象的情感结构,进而把握其诗歌文本的整体意境,可清晰地勾勒出赖特的诗歌艺术对"中国意象"的接受图景.

    "中国意象"查尔斯·赖特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