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李东海

双月刊

1008-1402

jmdb@chinajournal.net.cn

0454-8618600

154007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府街148号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原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刊,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佳木斯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性期刊。学报为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刊源,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刊源。主要报道本校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学术动态,向读者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文章类型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合评述、科研简报。读者对象为高校师生、研究院(所)科研人员以及厂矿工程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萤石对石墨尾矿砖性能的影响

    李金玉鞠成汪雨萱尹文昊...
    82-8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墨尾矿是石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弃物,大量堆放不仅占用农田,而且还会严重破坏环境,危害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石墨尾矿的问题,本文利用石墨尾矿和黏土作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砖,实现将石墨尾矿资源化利用创造一定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在石墨尾矿砖原料中分别添加0.5%,1%,1.5%,2%,2.5%的萤石(CaF2),研究萤石掺量变化对石墨尾矿砖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萤石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尺寸偏差随萤石掺量的增加逐渐增大,体积密度变大,吸水率下降.

    石墨尾矿萤石固废

    电镀温度对钢板镀铬效果的影响研究

    李龙来李康孙瑜邱志新...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二步法电镀铬工艺要求镀液温度一般较高,需要控制在50℃-60℃,高温电镀带来许多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二步法电镀铬效果的影响,开发了精准控温六价铬电镀技术,将温度控制在45℃~48℃,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越低电流效率越高,即在镀铬层同样厚度的情况下,所需消耗的电镀电流减少,实现节能降耗,降低电镀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镀铬污水排放.

    电镀铬钢板二步法温度电流效率

    涂层和贵金属分布对三效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王玲钱正枝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涂层和贵金属分布对三效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将涂层和贵金属分布综合考虑,分别制备了涂层和贵金属总量相同但分布不同的三种催化剂,并考察了三种催化剂在新鲜态和老化态时对尾气污染物CO,HC,NOx的转化率.保持涂层和贵金属总量相同,改变涂层和贵金属的分布会影响催化剂对三种污染物的催化活性.对于CO和HC尾气污染物,贵金属Pd在涂层分布中有更高的浓度且分布于中间涂层有利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于NOx尾气污染物,少量的贵金属Pd和Rh融合在一起可以发生协同作用,提高Rh的利用率,增强了对NOx的转化.从整体的三效催化剂看,多次分层涂覆且第一层为空涂层可以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和老化性能.

    三效催化剂涂层厚度贵金属分布活性

    控温高速连续镀铬技术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孙瑜李康华文明王志...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了控温高速连续镀铬技术,本文从镀铬铬酐吨钢单耗量、镀铬用电吨钢单耗量、含铬废水产生量、镀铬污泥产生量等方面,与传统六价铬电镀工艺进行了节能减排效果对比分析.控温高速连续镀铬技术的污染物排放效果:吨产品六价铬产生量0.52 kg/t,含铬废水排放量0.37 kg/t,吨产品铬酐单耗1.06 kg/t,铬酸雾排放量0.005 kg/t,含铬废渣产生量0.002 kg/t,含铬污泥产生量1.76 kg/t全部安全处置.

    控温高速连续镀铬节能减排

    多年冻土区拓宽路堤的阴阳坡效应与地震反应

    张飞宇盘训学李骄杨于啸波...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冻土路堤拓宽后的阴阳坡效应和地震反应差异,以青藏地区多年冻土环境为研究背景,综合考虑了气温变化、太阳辐射、风速和对流换热等边界条件对冻土路堤温度场的影响,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了路堤加宽前后的温度场变化规律.通过原始路堤和加宽路堤各月份的路堤温度场结果,对路堤模型进行了区域划分和材料填充,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路堤的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加宽路堤材料和路堤搭接方式对路堤加宽的影响下,相比于原始路堤,加宽路堤并未对路堤阴阳坡效应产生放大作用,并且阴阳坡效应不会对地震反应差异产生影响.

    冻土路堤路堤拓宽温度场地震反应阴阳坡效应

    隧道近接道路施工影响分区量化分析研究

    黄忠杰杨本水
    102-10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佛山地铁3号线南端工程为依托,通过数值试验、工程实测、理论分析三大方法对隧道近接工程进行量化分析.以新峰路路面最大竖向变形作为影响分区建立的判断依据,隧道距路面的净距与双线隧道间的间距为影响因子,根据有限元分析软件数值试验得出的路面最大竖向变形,进行回归分析,并通过推导的近接工程影响因素表达式确立分区线,获得工程实况条件下,强弱微三影响分区.针对三大影响分区所对应的尺度,提供适合的控制措施,可在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路面最大沉降值,控制在预警值内,保护既有构筑物的主体结构.

    盾构隧道沉降影响分区控制措施

    富水砂层冻结过程中水热耦合运移规律研究

    赵宗王彬苗思伟
    106-10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自主构建的水热耦合物理模型试验系统,进行了富水砂层单管冻结实验,对水热耦合运移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冻结过程中,冻结锋面附近区域温度下降的同时含水率也随之降低,整个区域的温度以冻结管为中心呈现对称性.在解冻过程中,测点升温迅速逐渐降低,区域内的含水率会在解冻短期内急剧上升至峰值.

    水热耦合模型实验温度场水分迁移

    不同锈蚀程度下的某办公楼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顾广娟李可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AP2000软件,以某办公楼的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四种(锈蚀率0%,5%,10%,15%)模型,采用等加速位移加载模式和模态位移加载模式,通过基于能力谱的Pushover分析方法,得到此框架结构在不同锈蚀率下抗震性能,分析结构在锈蚀率增加下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变化,得出相应结论,以期能给相关工程在框架结构的设计,抗震性能评估以及加固维修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锈蚀程度

    顶管施工技术在雨污水管道建设中的应用

    陈辉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管道建设模式,其在雨污水管道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管道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效率,同时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探索顶管施工技术在雨污水管道建设中的应用,文章以某雨污水管道建设工程为例,重点围绕顶管施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即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设备安装、管道顶进措施、管道测量复核、顶管机进接收坑、施工检验等几方面的应用要点展开探讨,旨在可以为实践提供有效指导,进一步促进我国雨污水管道的发展.

    顶管施工技术雨污水管道施工应用

    基于多模态融合构建的建设工程工人不安全行为识别模型

    年立辉
    118-12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施工现场事故频发,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建设工程工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构建科学合理的识别模型有助于及时识别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此次研究在多模态融合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及相关信息技术构建工人不安全行为的识别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训练集的后验概率误差为0.038,测试后验概率误差为0.042;在测试实验中,研究算法的准确率与召回率均较高,平均准确率为90.09%,平均召回率为89.77%;在与其他两种算法的对比中,研究算法的准确率与召回率均更高,研究算法的平均准确率为96.42%,平均召回率为95.97%.验证了研究方法的优越性,说明了研究构建模型能够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建设工程不安全行为识别模型BIM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