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剖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剖学研究
解剖学研究

姚志彬

双月刊

1671-0770

gdjp_editor@126.com

020-87332599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

解剖学研究/Journal Anatomy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解剖学会与广东省解剖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医科大学协办的全国性、综合性解剖学学术刊物,全国公开发行。以广大形态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形态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改革经验。本刊欢迎人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物学、影像解剖学、病理解剖学、临床学科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科研论著、综述、讲座、技术方法、教学经验、变异畸形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门角度决定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扩容效果

    钟煜花崔皓桢陈予幸刘彧婷...
    489-493,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确定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PCOL)时的最佳开门角度(OA).研究方法 利用颈椎三维模型模拟PCOL,计算不同OA下的椎管扩大容积和比例,以及扩容比增幅;同时在传统二维平面测量PCOL后椎管矢状径.结果 随着OA的增加,椎管扩大容积和扩容比显著增加,其中OA为30°时通过三维测量得出的扩容效果最佳,而OA为60°时通过二维测量得出的扩容效果最佳.此外,OA为30°和60°时扩容比增幅和扩径比增幅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门角度与颈椎管扩大容积存在密切关系,通过三维测量方法计算出OA为30°时扩容效果最佳,而通过二维测量方法计算出OA为60°时扩容效果最佳.

    脊髓型颈椎病,多节段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开门角度扩容效果

    Nogo-B对血管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柯剑婷黄雨茜
    494-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Nogo-B作为新近发现的蛋白,在多种器官和细胞中表达,在血管、神经、肺、肝、肾等器官的相关疾病及肿瘤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方面,Nogo-B调节血管生成、损伤后血管重建、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张力,参与细胞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炎症反应,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在心肌梗死后血管生成和心脏修复、糖尿病肾病内皮功能修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创面愈合等临床疾病治疗中展现出其重要作用.本文就Nogo-B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作综述.

    Nogo-B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功能

    髂嵴连线定位脊柱水平的研究进展

    梁坤雄柳垂亮
    497-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髂嵴连线是确定脊柱水平的重要体表标志线,通常于体表触诊获得.据报道,髂嵴连线定位棘突间隙的准确性不完全可靠,其所经脊柱水平的分布范围较广,可受多种因素影响.麻醉医师一般通过触诊髂嵴连线定位穿刺间隙,但实际间隙可能比设想的位置高,这可能增加脊髓损伤的风险.充分认识髂嵴连线所经脊柱水平的可变性、分布范围及趋势,麻醉医师才能更好地实施椎管内麻醉.因此,本文对髂嵴连线定位脊柱水平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确定腰椎水平提供参考.

    髂嵴连线棘突间隙椎管内麻醉脊柱

    OBE导向下立体化胚胎学课程数字教学资源体系设计与实践

    李晓红赵敏刘奇云吴春云...
    502-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互联网+和智慧网络教育新时代背景下,以临床医学专业OBE教学理念为导向,跨学科设计融知识、技能和思政教学目标为一体的胚胎学课程质量标准,编辑制作系统全面的胚胎学数字教学资源,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平面与立体结构、静态与动态演变、基础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建设适用于多学科的立体化胚胎学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体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数字教学资源利用率,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跨学科整合式教学的发展.

    胚胎学成果导向教育数字教学教学资源

    情景教学法结合运动系统解剖模型在骨科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房槟闫昭陈晶王倩...
    504-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法结合运动系统解剖模型教学在骨科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到西京医院骨科手术室的实习生共114人,利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根据学生学历(专科、本科)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57人和对照组5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带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入手术室前利用运动系统解剖模型对知识要点进行回顾并结合情景教学法对手术器械在术中运用进行讲解.对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带教评估综合能力、医护关系评估及对带教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实习生在出科考试成绩(83.12分±5.09分)、带教评估优良率(58.8%)、医护关系评价优良率(65.50%)、满意度(94.74%)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情景教学法结合运动系统解剖模型教学能有效提升实习生出科成绩和综合能力,改善实习生医护关系,有助于培养全面的骨科手术室护理专科人才.

    情景教学法解剖模型骨科运动系统护士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脑科学技术》课程的探索

    张小敏黄潋滟
    507-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设计并实施《脑科学技术》课程,探索"医学+X"的教学模式及其对研究生学习交叉学科意愿的影响.方法 该课程将脑科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及其涉及的交叉学科内容通过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及研究生实操等方式授课给研究生.利用问卷评估研究生对课程的评价,调查课程前后研究生对脑科学和交叉学科认知变化.结果 研究生对课程的设置普遍满意,对课程安排合理度,教师评价满意度分别达87.5%和90.7%.授课后研究生对脑科学的认知显著加深,对构建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认同感明显提升.结论 通过《脑科学技术》课程教学可有效促进研究生对脑科学的深入理解与交叉学科能力的培养.

    新医科医学+X脑科学技术交叉学科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

    O-AMAS有效教学模型结合逆向思维法在胚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心血管系统发生"为例

    马斌芳杨喆李辉李臻...
    51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O-AMAS有效教学模型结合逆向思维法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心血管系统发生章节为例,选取我校2020级八年制临床、口腔等专业学员为试验组,采用O-AMAS有效教学模型结合逆向思维法教学,以往年沿用传统教学法的2019级八年制同专业学员做对照,通过考核成绩、及格率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估此教学方法在胚胎学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员期末形成性、终结性考核成绩分别为(83.77±1.05)分和(8.83±0.21)分,及格率分别为95.24%和86.90%,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试验组学员对课堂学习效果各项目评价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MAS有效教学模型结合逆向思维法有助于激发学员胚胎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的学习成绩,学员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

    胚胎学O-AMAS有效教学模型逆向思维法心血管系统发生教学方法

    高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刘瑶鲁海胡海燕
    515-516,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校人体解剖学课程组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从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塑造和科学观养成三个层面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职业素养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教学改革

    腰椎横突的影像学定位方法

    曹永泉唐少娜董云
    517-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横突精准定位的问题.方法 选取博山利康医院36例病人的腰椎DR片,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8.44±12.06)岁,排除影响测量结果的相关因素.将同一棘突的上、下缘中点作一连线,并将其平均分为3等份,分别记为上(S)、中(M)、下(L),棘突间隙记为(I).通过同一腰椎横突尖的中点向这一连线作一水平垂直线,测量横突尖中点到棘突上、下缘连线之间水平线的长度,并观察这一水平线通过棘突上、下缘连线的位置.结果 L1、L2、L3横突水平线100%通过S段或I段.L4横突水平线94%通过S段或I段,6%通过M段.L5横突水平线53%通过S段者,44%通过M段,3%通过I段.L1R距离为(3.99±0.37)cm;L1 L距离为(3.95±0.36)cm.L2R距离为(4.64±0.41)cm;L2L距离为(4.54±0.46)cm.L3 R距离为(5.23±0.51)cm;L3 L距离为(5.12±0.55)cm.L4 R距离为(5.15±0.55)cm;L4L距离为(5.18±0.54)cm.L5 R距离为(5.35±0.47)cm;L5L距离为(5.29±0.46)cm.L1~L5横突尖距棘突正中线的距离均超过3 cm,且同一腰椎横突尖距中线距离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同一棘突旁3 cm处进针是相对安全的距离.L1~L4横突定位应选取平行于同一棘突上1/3位置或棘突间隙进针,上、下微调针刀可找到横突;L5腰椎横突定位应选取平行于同一棘突中上1/3连线的中点进针,上、下微调可找到横突.

    腰椎横突腰椎棘突横突定位影像学腰痛

    左头臂静脉变异合并心脏畸形一例

    刘晓娜李东禄
    519-520页

    头臂静脉心脏畸形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