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剖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剖学杂志
中国解剖学会
解剖学杂志

中国解剖学会

张传森

双月刊

1001-1633

jpxzz01@126.com

021-81870955

200433

上海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

解剖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解剖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细胞学等方面的论著,刊登研究简报、国内外形态学最新进展、教学经验交流、变异畸形病例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血清sPD-L1与Tim-1表达的影响

    周娟崔毅唐金勇文浩杰...
    235-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AR)模型大鼠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ELISA法检测IFN-γ、IL-4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构,Real time-PCR及免疫印迹检测sPD-L1、Tim-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高剂量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模型组可见鼻黏膜下层水肿,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均有所改善.结论:通窍汤加减对模型AR大鼠具有提高血清sPD-L1水平,以及降低Tim-1水平和调控Th1/Th2水平比例的功效.

    通窍汤加减过敏性鼻炎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大鼠

    外源性胆红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李丹斯依提·阿木提恰合班·恩特马合刘艳梅...
    240-243,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胆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其对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R组)、5 mg/kg胆红素组(I/R+5 mg组)、10 mg/kg胆红素组(I/R+10 mg组)和15 mg/kg胆红素组(I/R+15 mg组),造模前连续给药7 d,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I/R模型.造模 24 h 后取材,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区域病理改变,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p-caspase 3水平.结果:与I/R组相比,I/R+10 mg组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与I/R组相比,I/R+5 mg组和I/R+10 mg组脑组织形态较为正常;与I/R组相比,I/R+10 mg组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I/R+5 mg组、I/R+10 mg组和I/R+15 mg组脑组织p-caspase 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外源性胆红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预防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凋亡有关.

    缺血再灌注损伤外源性胆红素凋亡大鼠

    忍冬藤提取物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

    朱春梅索娜张亚美李文哲...
    24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忍冬藤提取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忍冬藤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均建模,建模成功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0、100、200 mg·kg-1·d-1忍冬藤提取物,灌胃12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对比各组双能X线摄片结果、骨痂组织H-E染色结果、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血清炎症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应用免疫印迹和RT-PCR检测骨痂组织Wnt3、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双能X线摄片结果显示,模型组骨折线清晰、骨痂生长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骨折端缝隙以及骨痂体积减小,高剂量组骨折愈合最佳.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可见软骨性骨痂,成熟的骨小梁细胞较少,骨小梁排列紊乱;低、中、高剂量组,组织病理变化有程度不同改善,骨小梁数目逐渐增多,排列趋于有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ALP及Wnt3、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骨密度、ALP及Wnt3、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血清TNF-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忍冬藤提取物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忍冬藤提取物Wnt/β-catenin通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愈合大鼠

    淋巴管生成在心肌损伤修复和再生中的作用

    吴家玮杨向群
    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熟心肌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减少心肌缺血后的心肌细胞死亡、促进心肌细胞再生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淋巴引流在心肌再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肌梗死发生后,促进淋巴管的生成可及时控制和消退炎症反应,有利于心脏的修复与再生.反之,若淋巴管功能缺损,则心肌水肿和纤维化加重.因此,了解心脏淋巴管的生成过程及其机制十分重要.笔者综述了心脏淋巴管的基本结构、来源以及功能,淋巴引流在心肌损伤后的作用,并总结了几种与淋巴管生成有关的分子机制,为从淋巴系统的角度促进心肌再生提供潜在思路.

    淋巴管生成心肌梗死心肌再生

    母胎界面蜕膜巨噬细胞与滋养细胞串扰在自然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梁诗维宋芳宫晓玲赵紫薇...
    25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流产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与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有关.蜕膜巨噬细胞(DM)来自于母体,是母胎界面第2丰富的免疫细胞,在重塑螺旋动脉、维持母胎免疫耐受和调节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滋养细胞是惟一与母体蜕膜直接接触的胚胎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具有类似于肿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行为.研究证明,DM与滋养细胞存在细胞间的串扰作用,一方面DM影响滋养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另一方面,滋养细胞调控DM极化,并且自然流产患者母胎界面DM和滋养细胞之间存在串扰异常.现系统阐述DM和滋养细胞的功能,以及两者间串扰异常对自然流产的影响,为研究母胎界面在自然流产中的发病机制,以及找寻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自然流产蜕膜巨噬细胞滋养细胞串扰

    便携式小型压力泵系统在遗体防腐灌注中的应用

    邓良杰胡徐意骆锦辉刘健华...
    258-259页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李甜廖礼彬张馨怡王鹤洁...
    260-262页

    中医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策略

    袁瑶薇李健王晓慧姜国华...
    263-264页

    薄型子宫内膜小鼠造模实验在学生视角下探究式形态学整合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魏艺颖梁燕青赵雪丽王晖...
    265-266页

    二维码在医学形态学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管理的应用

    谭小华吴研科潘爱华刘俊文...
    267-2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