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理论与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理论与教学
金融理论与教学

赵福春

双月刊

1004-9487

jrllyjx@163.com

0451-86143068;86143173

150030

哈尔滨市香坊区电碳街65号

金融理论与教学/Journal Finance Theory and Teachi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坚持社会主义期刊的办刊宗旨,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研究,普及和发展,反映金融学科科研与教学的最新成果,为繁荣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研究领域,培养合格的金融人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能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吗?——基于118家城商行、农商行数据

    王伟赵美翟运晗
    1-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隐含地方政府意图的财务行为,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能否缓解地方债务风险鲜有关注.基于2009-2021年118家城商行、农商行数据,研究发现,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能显著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在考虑债务累积性特征后依然成立.而且,农商行、稳健性强的银行合并重组,越能抑制地方债务风险,这在房地产依赖度高、大型银行资产占比较高、高风险银行聚集的地区同样成立.其背后的机制在于,中小银行合并重组通过缓解地方政府干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来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对于从银行端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和重新认识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内涵有着启发意义.

    地方债务风险中小银行合并重组

    金融安全视角下金融科技的监管机制研究

    李莉莎梁馨睿
    11-1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广泛应用于融资信贷、支付交易、风险控制、绿色金融等多个金融场景,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产生与传导.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算法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大量的复杂的非线性变化,真实性难以探知与验证,致使风险呈现出隐蔽性、传染性、复杂性等特征.而监管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必须守住金融安全的红线.从金融安全的内涵出发检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分业型监管模式与金融科技的跨行业发展不适配、被动性监管规则落后于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创新监管测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造成金融科技监管乏力.因此,金融科技监管宜在现有监管框架下调整监管思路,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设计金融科技监管的具体规则.从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明责三方面实现金融科技的全过程监管,以提高监管效能.

    金融科技金融安全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闫天顺马丽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推进的背后是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造成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因此碳减排行动刻不容缓.我国相关政策提出走绿色低碳发展路线.作为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绿色金融一步步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基于2012-2021年十年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进行绿色金融水平的测算,运用IPCC提出的测算方法测量碳排放水平,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能够显著降低人均碳排放水平,也即绿色金融对碳减排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在经过三种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但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下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效应存在较好的异质性.最后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碳减排的相关建议.

    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碳排放

    数字金融参与、金融素养与居民家庭金融风险承担——来自CHFS数据的经验证据

    陈婧媛刘伟
    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金融风险承担水平和管理能力是改善家庭资产配置效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对数字金融参与居民家庭金融风险承担关系,以及金融素养在其间所起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理论探索与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参与对居民金融风险承担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使用工具变量、更换估计方法等内生性与稳健性处理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金融素养正向调节数字金融参与对居民家庭金融风险承担的影响,并且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和减少过度负债两条渠道发挥中介作用.数字金融参与对居民家庭金融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较高文化程度、已婚、非农业户口、中等收入家庭中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数字金融如何在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发挥作用的相关文献,为居民提高家庭资产配置效率提供了政策启示.

    数字金融家庭金融金融风险承担金融素养

    数字经济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实证分析

    雷娜付微于诗琪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京津冀地市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深入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作用,得到以下结论: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可以扩大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影响;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发展呈现出"中心—外围"梯度递减趋势,由于京津地区的"虹吸效应",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总体来看依然显著推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京津冀数字经济城乡融合发展门槛模型空间溢出效应

    "东数西算"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曹方林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数西算"工程作为国家级战略,启动以来,在优化算力资源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激发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瓶颈、基础设施差异及应用创新不足等一系列的困境.为克服这些困难,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算力网络效率;打造专业数字人才梯队,提供智力支持,解决技术难题;加速数字应用场景创新,释放经济潜能.通过持续努力,将"东数西算"工程打造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促进东西部均衡发展,实现数据要素高效流通与价值深度挖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东数西算数字经济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效应前沿研究评述

    陈大文Firdausi Suffian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由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转变为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制度创新是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效应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围绕自贸试验区综合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较为丰富.研究归纳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热点,发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效应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态效应、溢出效应、辐射效应三个方面,最后结合未来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提出未来应集中在聚集效应研究、系统效应研究、循环经济效应研究和中介效应研究四个方向.

    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综合效应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驱动福建省企业创新效应分析

    吴晓芬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强劲引擎.通过匹配福建省九地市的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与2000-2022年区域内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是否对区域内企业创新有激励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助于提高福建省企业的创新质量,增加创新数量.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创新正向溢出效应在福厦泉地区、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对其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缓解区域内企业的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从而间接促进企业创新.

    数字经济企业创新融资约束代理成本福建省

    数据要素参与居民收入分配的机理、路径与效应研究

    李冀恺尹玉婷
    70-7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是党中央对现有社会分配矛盾的回应,也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参与居民收入分配的路径可分为收入效应和分配效应.在收入效应上,个人既可通过拥有数据资产及参与数据要素处理获得报酬,又能因数据要素与资本、劳动等传统要素的相结合,而改变要素报酬分配份额.在分配效应上,数据要素通过参与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影响二次分配.进一步通过构建多部门生产模型发现,数据要素的收入效应与资本、劳动要素相对供给情况及二者相关性有关.基于这些结论,提出搭建数字税务、明确数据要素权属、完善数据要素定价机制以及探索数字税完善收入再分配等是激发要素活力,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

    数据要素直接收入效应间接收入效应分配效应

    数字经济发展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吴雪萍张中英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安徽省16个地市2015-2022年面板数据样本,多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用中介效应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城市区域差异,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和生态化发展,科技创新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化中起中介作用,但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并从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因子分析面板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