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报告
纺织报告

孔繁富

月刊

1005-6289

jsfz@fsdbs.com

025-84515834

210012

南京市软件大道48号苏豪国际广场A座305室

纺织报告/Journal Jiangsu Textile
查看更多>>本刊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全国发行量12000份,以华东和华南地区为主要发行区域,发行覆盖范围18个省和直辖市。主要读者为纺织企业的领导、管理营销和工程技术人员。刊出的纺织、家纺、纺机、纺器、化纤、纺织助剂及相关技术信息、针对性强,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OBE理念的服饰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数学公共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陈江彬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强调全面对接"学生中心、产出(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数学公共课程本身具备显著的实用性特点,是学生日常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理念的指导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教学效果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文章探讨将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与服饰文化相结合,融入应用型高校数学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OBE理念应用型高校高校数学公共课程融合服饰文化

    教育数字化战略下服装设计专业"四维协同"教育改革研究

    卓静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也在迎合数字化技术展开融合探索,以此培育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围绕数字化教育改革,着眼于市场需求,立足于当前服装设计数字化教学的根基,提出运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上反向规划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路线,并进一步围绕数字化教学平台、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开放式网络实验室、数字化教学督导开展"四维协同"优化改革,以期培养更多高质量服装设计专业人才。

    OBE教学理念服装设计数字化教学改革"四维协同"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纺织产业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朱江波李竹君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与高素质创新型纺织技能人才的稀缺,高职纺织产业学院建设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携手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特大纺织制品(深圳)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建设纺织产业学院,紧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纺织行业技术发展瓶颈,精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委托生产线等教学活动,创新"1+N+1"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产学研创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典型真实产品产出为导向,校企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文章对高职纺织产业学院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产业学院育人共同体

    服装技能大赛与服装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路径

    陈立娟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服装技能大赛与服装课堂教学的融合尤为重要。文章深入探讨了服装技能大赛与服装课堂教学的融合意义和重要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包括调整课程内容,以强化技能训练;实施"以赛促学"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优化融合路径,以确保教学质量。实践证明,服装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推动服装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而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服装技能大赛服装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职业教育在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发展中的研究

    吕智嫔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服装设计专业。文章强调了职业教育对于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关键作用,指出了教育质量观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加强而转变,同时讨论了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现状以及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包括服装设计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个人素质和就业意愿,并总结了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多方面、多层次过程以及政府、教育体系、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就业竞争力教育质量产教融合政策支持学生就业能力胜任力模型

    "数智+"时代下的时尚传播教育: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创新实践

    饶弦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数智+"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AI)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人们的生活。对于时尚传播这一领域而言,"数智+"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还带来了诸多挑战。时尚传播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尚文化的塑造和传播以及审美引导,而是更加注重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智能化的内容创作、新媒体渠道传播创新以及跨领域的融合。这种转变对高校时尚传播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培养具备数字化传播思维、创新能力和跨界合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数智+"时代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从"数智+"时代特征出发,探讨时尚传播人才培养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实践。

    "数智+"时代时尚传播协同育人

    多维互动在"视觉传达设计"混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黄敏高玉熙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文章通过时间、主体、空间及理念4个维度的实践分析,结合"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探讨多维互动模式的创新应用,促进课程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为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提供参考,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多维互动"视觉传达设计"混合教学教学效果教学创新

    "两性一度"视角下"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设计与实践

    张若驰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目标单一、教学局限的现状,文章依托"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分析课程的主要开展方式和弊端,立足于"知识、思想、能力"优化课程目标,改善教学措施,注重创新性和思政教育,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全方位育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两性一度""信息可视化设计"教学设计

    "工笔人物画临摹"课程体系优化改革实践研究

    录洁囡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笔人物画临摹"课程是中国画学院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文章以"工笔人物画临摹"课程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结合现代艺术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从课堂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分析该课程在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进行全面革新,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技法掌握度及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工笔人物画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工笔人物画临摹"课程工笔画融合课程现状

    蒙古帽冠之红缨考略

    乌云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族传统服饰中,帽冠作为首服,其形制工艺、构成要素等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文章聚焦于蒙古族传统帽冠上的红缨,以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图像资料为主要依据,首先对蒙古帽冠上的红缨进行了传统溯源,其次分析了红缨在蒙古各部落的传承现状,最后探讨了红缨的象征内涵变迁及其主要特征。

    蒙古帽冠红缨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