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净水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吴今明

双月刊

1009-0177

shjsjs@126.com; jsjs@waterchina.cn

021-66250061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楼1号楼2405室

净水技术/Journal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水处理专业的科技期刊,是上海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净水专业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创刊24年来在传播国内外饮用水、城市给水、纯净水、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及功能膜、中水回用、水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深受净水工作者的欢迎。在净水技术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质净化厂评价体系构建与试点评价案例分析

    龚利民古凌艳向萍黄壮鹏...
    1-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细致的评价准则,推动水质净化厂在工艺精细化调控、设备运行状况诊断、自控系统完善、智慧化水平提高、低碳节能措施推进、社会责任担当加强等方面的持续进步,同时为了更加公平、客观地评价水质净化厂,为上级主管部门及单位考核和评估水质净化厂提供参考依据,从设计质量、工艺运行管理、设备设施管理、成本管控、绿色低碳化水平、智慧化水平、社会与环境效益、管理与安全8个方面构建了 4层3级的水质净化厂评价体系。为检验水质净化厂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在深圳市内选择2个不同建成年份、设计规模和硬件配置的试点水质净化厂A和B开展了试评价工作。最终评价结果为:A厂成熟度为第3级,得分为76。37分;B厂成熟度为第2级,得分为72。20分。水质净化厂评价体系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水质净化厂运营管理理念,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水质净化厂的运营管理水平,且评价的结果对水质净化厂的运营管理水平具有引领作用,能够督促水质净化厂向更高标准、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水质净化厂4层3级评价体系试点评价成熟度运营管理水平

    厌氧消化工艺中生物固碳技术与途径研究进展

    纪晓云张景新何义亮
    7-1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是当前实现有机废弃物减量化与清洁能源生产的有效技术手段。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将AD技术与微生物固碳相结合,有助于提升生物甲烷的产率并增强固碳能力。然而,目前对于微生物固碳的研究普遍忽视了 AD系统的固碳潜能。文章基于AD中CO2的生物转化研究现状,介绍了 AD中CO2的产生及固定途径,重点分析了通过引入外源H2、添加零价铁、外加微生物电解池、投加导电材料和引入外源CO2等手段优化AD过程的研究进展。最后,文章对实现CO2固定为无定形碳、明确外源CO2促进产甲烷的具体机制及推动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应用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探索AD固碳途径和提升CO2固定与转化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厌氧消化生物固碳天然固碳途径CO2利用生物转化

    污水中氮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张雨玥徐向东王凯冲覃阳洁...
    18-2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水中含有的氮素可以被视作宝贵资源,如何实现从污水中"破坏性"脱氮转变为氮素的深度回收与增值利用,成为水污染控制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缓解由于人口膨胀带来的传统资源短缺困境的主要思路。文章以吹脱法、鸟粪石沉淀法、离子交换与吸附法、膜分离法、微生物燃料电池和微藻处理法为例,分析比较不同氮回收技术的适用对象及优缺点,探讨这些技术面临的瓶颈和挑战,最后从回收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出水水质的角度评价不同技术在污水氮素回收方面的潜力,并展望未来氮回收技术发展趋势。

    污水处理氮回收出水水质产品价值市场需求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进展及热点演进

    王黛瑶蔡婳婳王成坤
    27-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城市雨洪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热点演进,采用CiteSpace软件和Fisher-Pry模型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10年-2023年的15 249篇城市雨洪管理论文进行发文数量分析、技术成熟度分析、期刊双图叠加分析、期刊共被引分析、国家合作分析以及关键词聚类和突现分析等可视化研究。研究表明,城市雨洪管理领域论文发文量可划分为增速缓慢(2010年-2012年)和波动上升(2013年-2023年)2个阶段。此领域研究当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在2056年相关技术将完全成熟,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空间。此外,城市雨洪管理领域的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趋势。我国在该领域发文量位居全球第2且学术影响力较大,但论文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气候变化、重金属、绿色基础设施和水质是城市雨洪管理领域4个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可划分为水环境治理阶段(2010年-2012年)、内涝防治阶段(2013年-2020年)和新兴城市雨洪控制理念阶段(2021年-2023年),表明城市雨洪管理领域研究逐渐向顺应自然、生态友好方向转变。

    文献计量城市雨洪管理研究热点CiteSpace可视化

    无机还原剂促进铁基过氧乙酸体系中Fe(Ⅲ)还原的研究进展

    郑小鹏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基过氧乙酸(PAA)体系作为一种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该体系能够产生多种活性物种,显著降解水中的有机大分子,尤其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方面表现出极大优势。然而,传统的铁基PAA体系在反应过程中其限速步骤即Fe(Ⅲ)/Fe(Ⅱ)的循环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大规模水处理步骤中的应用。在反应过程中,Fe(Ⅱ)被氧化为Fe(Ⅲ),然而Fe(Ⅲ)向Fe(Ⅱ)的还原转化效率降低,从而影响了整个体系的反应速度和持续性。为了确保铁基PAA体系能够持续保持高效的催化性能,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类策略是引入富电子的无机还原剂,以促进Fe(Ⅲ)向Fe(Ⅱ)的有效还原。常见的无机还原剂包括羟胺、硼、金属硫化物及碳基材料等。这些还原剂能够为Fe(Ⅲ)提供电子,加速其还原为Fe(Ⅱ),形成良性循环,增加了该体系的持续性,从而提高铁基PAA体系的整体反应效率,同时避免了添加有机还原剂引起水体总有机碳升高的问题。文章对这些无机还原剂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的无机还原剂(均相或者非均相)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独特的反应活性和适用性。文章创新性地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类型无机还原剂的性能,明确了无机还原剂在加速Fe(Ⅲ)还原中的作用及其对铁基PAA体系整体反应效率提高的影响,为该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总体而言,研究这些无机还原剂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优化铁基PAA体系的催化性能,还为该体系在水处理和其他环境修复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铁基PAA体系的反应效率,减少铁泥的产生,还方便在水处理和其他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无机还原剂Fe(Ⅲ)还原类芬顿铁基过氧乙酸

    基于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二次供水系统余氯变化规律预测

    张心悦徐斌于大海何欢...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是城镇饮用水系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能够有效控制水中细菌滋生,二次供水系统的余氯是确保"最后一公里"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建立二次供水系统余氯变化规律预测模型实现提前预警,对保障末端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得出与余氯具有较强相关性的指标为浑浊度与温度,基于2022年上海市二次供水监测点的余氯、浑浊度和温度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未来时刻的二次供水余氯进行预测,建立以当下时刻的余氯-浑浊度多指标、余氯-温度多指标和余氯单指标为输入的3种模型,并采用确定性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偏差(MBE)以及均方根误差(RMSE)等多元评估标准来衡量模型性能。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10%以下,预测模型均可以满足实际二次供水监管点余氯的预测需求,按照预测准确度降序排列为:余氯-浑浊度预测模型、余氯自预测模型、余氯-温度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时间序列二次供水余氯

    基于Fluent模拟的管式涡轮动态混合器结构及应用参数优化

    张肸同侯培强张志邓承良...
    56-6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式涡轮动态混合作为市政给水处理领域新型混合方式,其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工艺参数选择的明确指导。为此,研究基于管式动态混合器的工艺分析,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转速、流量、涡轮扇叶偏转角、涡轮与管道直径比以及安装位置条件下的絮凝过程中管内水流流场。通过获取的速度矢量图和迹线图,能够更有效地优化管式动态混合器的结构参数,并探寻其实际应用的最佳工况。研究结果表明,转速和流量应进行合理配置,实际操作过程中100 r/mim的转速能在保证混合效果的同时实现能量节约。在偏转角方面,大角度扇叶偏转更优,过小的角度反而会增加水流阻力并导致动能损失。前端扇叶处的局部涡旋丰富性对于药剂与液体的充分搅拌至关重要。因此,在管道占比方面,70%的比例表现更佳,较小的比例在大、小流速及转速下均不利于前端涡旋的形成。上述研究为管式涡轮动态混合器在市政给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管式动态混合器Fluent模拟结构优化最佳工况混凝

    原水2-MIB影响因素分析及数据AI应用探索

    梁思宸张金松伍驰中安娜...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将2-甲基异莰醇(2-MIB)列为扩展指标,并提出0。000 01 mg/L(10 ng/L)的要求,部分水厂现有工艺难以满足要求,需积极应对。文章以深圳市SZ水库、TG水库、XL水库、SY水库2021年-2022年的2-MIB数据为基础,分析2-MIB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水库2-MIB浓度水平差异较大,2-MIB整体波动明显并呈季节性波动特征,其浓度受水温、藻密度、高锰酸盐指数、气温、风速等因素影响较大。深圳地区部分常规处理工艺水厂需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以保障出水2-MIB达标,为预判2-MIB浓度每日变化趋势以及时调整粉末活性炭投加量,文章基于2-MIB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合AI算法构建原水2-MIB预测预警模型,该模型可预测未来15 d内2-MIB逐日浓度,平均误差达到4。83 ng/L,有效助力2-MIB稳定达标。

    2-甲基异莰醇(2-MIB)原水影响因素变化规律预测模型

    高速纤维过滤器处理砂滤池反冲洗废水回用

    王晓方马顺君卢明
    75-8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纤维滤料过滤技术具有工艺改造简单、占地面积小、滤速高等特点,研究将高速纤维滤料过滤技术用于水厂砂滤池反冲洗废水回用前的处理工艺,考察高速纤维滤料对进水的处理效能以及过滤出水回用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滤速控制在35 m/h,高速纤维滤料对水中固体悬浮物、有机物、金属离子、微生物有较好的吸附和截留作用;试验期间进水浑浊度不稳定,但过滤出水浑浊度均保持在2。0 NTU以下;高速纤维过滤器对浑浊度、高锰酸盐指数(以O2计,CODMn)、铁、铝和三磷酸腺苷(ATP)水质指标都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67。77%、23。69%、46。15%、42。63%和49。00%,满足回用标准。高速纤维过滤器通过物理过滤可以有效去除进水中大部分的细菌微生物,能有效降低回用水的生物风险。

    水厂砂滤池反冲洗废水高速纤维滤料回用水

    华南地区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微塑料的典型赋存特征

    邓海洋廖芷安琪刘沛文区华丽...
    8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污废水中的微塑料污染物被转移到剩余污泥中,阐明其分布特性,对于明晰城市微塑料排放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位于广州市不同行政区的3座污水处理厂为调查对象,跟踪采集其污水和污泥样品,分离其中所含微塑料污染物,通过显微拉曼分析其特性,绘制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污染图谱。3座污水处理厂对污水中微塑料的去除率>95%。这些微塑料被转移到剩余污泥中。干污泥中,微塑料浓度为(19。6±8。4)、(39。5±15。6)个/g和(15。9±4。8)个/g。污泥中微塑料的形状可分为球状、不规则块状、纤维状和薄膜状。球状和纤维状来自生活污水,不规则块状则有一部分来自工业源。所检测到的微塑料中,尺寸为1~100 µm的占比达到80%~90%。而且,纤维状微塑料与较大尺寸(50~100 µm)微塑料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所检测到的微塑料中,透明和白色占主要部分,其数量比例为60%~90%。在材质方面,聚乙烯和聚丙烯微塑料占比为60%~80%,而其他十几种材质的微塑料则占比较少。总之,污水处理厂的微塑料与其污水来源关系密切相关。

    微塑料污水处理拉曼光谱迁移转化新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