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张俊平

月刊

1005-6009

jsjyjygl@21cn.com

025-86275606

210036

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Journal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f Jiangsu Education
查看更多>>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本刊职务:一是教育行政的思想库——致力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提供政策资讯、科学理论、典型经验和参考消息;二是教育教学的大参考——致力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前沿理论、思想方法、教学辅导和参考资料;三是教育民生的代言人——致力真实再现学校、教师的生存状态,传达教师心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好教育"助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山张家明许璟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美好教育",探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践路径,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美好教育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程建设:为区域家校共育注入"源头活水"

    李成娟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新沂市教育局对省编家教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录播了"家长大讲堂""家长微课堂"等家教电视课程.以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的方式夯实课程实施,通过引领亲子共读、走访帮扶等举措强化课程实施效果,优化区域教育生态,构建了区域家校共育课程体系.

    家校共育课程体系活动引领

    "双减"背景下区域推进"新教学"的探索实践

    杨向红丁征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带来了中小学教育观念、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等诸要素的深刻变革.南京市玄武区一方面大力推进作业管理改革,切实控量提质,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区域性"新教学"改革,根据"双减"要求,结合区域实际,从目标定位、价值追求、模型建构、实践策略等维度系统推进全区教学改革.结合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玄武区建构了适宜的学习目标、适切的学习内容、适合的教学组织、适时的情感激励、适当的学习评价的教学操作模型.以体现教学本质要素的、具有包容性和价值引领性的教学改革,推进区域内中小学课堂教学校本实践,以教学的提质增效切实达成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目标.

    "双减"新教学改革区域实践

    "双减"背景下作业校本化设计的思与行

    钱军周冬梅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将作业设计优化的要求置于重要位置,作业设计优化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举措,这对学校作业管理与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作业校本化设计,以"育人为本,遵循规律;基于课标,诊断反馈;情境任务,嵌入教学;守正创新,多元并蓄"为原则,聚焦学生的学,追求教学评一致性,将作业整合嵌入教学全过程,提供支架,对接评价,注重体验,撬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双减"作业设计提质减负嵌入教学提供支架

    弘扬建党精神 讲好力学故事

    李琳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弘扬建党精神,讲好力学故事"是南京市力学小学党总支创建南京市及鼓楼区党建文化品牌示范点的工作理念,也是学校党建的中心立意和时代主旨.党总支从学校、团队、教师等三个层面搭建示范点建设的整体框架,从思政课、学党史、讲台风采、专业发展、儿童研究、五育融合等六个方面挖掘示范点建设的内涵和品质,弘扬建党精神,共同讲好学校故事.

    红色故事专业故事成长故事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型的实践探索

    史品南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的统筹推进是当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基本图景,凸显了高中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和有效实施的必要性.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探索育人方式的转型变革,从"课程统整"走向"课程融合",从"学科育才"走向"全科育人",从"知识本位"走向"生命成长",促进了学生生命的高质量发展.

    育人方式转型课程融合

    "瑶卿京剧"彰显课程文化特色

    张元国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社团建设品质,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立足"瑶卿京剧"课程文化项目建设,用课程来统领社团建设,把社团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融合起来,使国粹京剧传统文化根植于学校各项工作,促进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课程文化"瑶卿京剧"学生社团

    "支持儿童成长"的小学劳动课程建构及实施

    穆骏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以"支持儿童成长"为办学宗旨,从基础性、拓展性、创生性三个层次,进行劳动课程的建构;从植根劳动课堂、开发劳动主题研究、推进跨学科融合三个维度,探索从儿童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支持儿童成长劳动课程

    以智慧校园展现学校新样态

    卞玉昌孙娴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校园建设是基于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对校园生活及环境的一体化重构.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基础环境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使用统一的教学平台和管理平台,营造便捷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建构信息时代下学校新样态.

    智慧校园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

    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傅忠诚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硬件的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乡村教育底部攻坚、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省溧阳市殷桥小学从教师终身发展需要出发,借助校本研训平台进行探索与实践,梳理出推动教师研训效能提升的办法,实现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快速发展.

    讲坛论坛校本研训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