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设科技
建设科技

杨西伟

半月刊

1671-3915

jskjzz@sina.com

010-57811343;57811346

100831

北京市三里河路11号(建设部南配楼)517、522室

建设科技/Journal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杂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立足大建设,大科技,建筑节能,垃圾污水减量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科技的中心工作要求,宣传“科教兴国”的战略,彰显科技环节一生产力的伟大成就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建造视域下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数字化探析

    王素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数字化的关键议题.首先,通过分析智能建造的运行逻辑,研究施工计划与资源管理、实时监控与数据反馈、虚拟仿真与算法优化、协同合作与信息共享、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关系.其次,探讨实施路径,包括建立数字化基础设施、采用数字化计划工具、引入自动化施工设备等手段.最后,展望未来图景,重点呈现全面智能化施工、实时自适应控制、管理可持续优化等趋势.

    智能建造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数字化

    清晏园修复管理方法及可持续性发展可行性研究

    陈星月杨清钥严宇晴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晏园是淮安市最具古典特色的休憩园林,承载着治水历史、运河水运和淮安市兴衰历程.本研究以清晏园自身特色为切入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研究发现,清晏园景观、建筑、植物状态良好,受当地人欢迎,但缺乏在游客以及非当地居民中的知名度.身为衙署园林,清晏园与治水、运河文化紧密相连,将其与运河文化风光带整合,打造一体化旅游产业,有助于传承运河文化,提升区域大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对比知名苏州园林,清晏园在宣传策略和活动组织方面仍有待提升,应积极策划并举办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活动,通过此类举措,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还能有效提升清晏园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清晏园历史景观运河发展

    装配式建筑在住宅产业化中的发展与挑战

    秦仁坤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不仅提高了建筑效率,降低了能耗,还优化了建筑质量,为现代住宅建设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尽管装配式建筑在住宅产业化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实际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介绍了技术瓶颈、成本控制、市场接受度等问题是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如何平衡装配式建筑的高效性与个性化需求,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实现成本优化,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与挑战

    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中小学建筑运营维护期间电力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以瑞安市滨海实验小学为例

    诸纪萍李强茅建平李超...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瑞安小学为案例,利用LSTM循环神经网络对教学楼建筑的电力碳排放进行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能源消耗数据、建筑特征和环境因素,建立了一个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碳排放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SVR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上表现出明显优势,为碳排放管理和减排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这一研究为推动建筑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碳排放预测神经网络中小学建筑

    地铁施工前沿线房屋安全评估应用研究

    张飞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铁施工沿线房屋数量多、建筑情况复杂、施工影响评估难度大、工期及资金受限无法逐一进行详细安全鉴定的情况,提出基于施工影响程度和房屋现状的"宏观安全评估法".该方法经厦门地铁1-6号线沿线1430栋房屋验证具有可行性,并基于工程实践提出多条简化评估标准和信息化管理建议,可为地铁施工前沿线房屋安全评估提供借鉴.

    地铁施工沿线房屋安全评估评价标准信息化

    添加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宋健民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添加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分析了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基本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龄期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选取道路维修形成废弃材料作为再生粗骨料来源,补充河沙作为细骨料,设计了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试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添加再生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等指标,并且不会显著降低其基本物理性能,龄期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也有一定影响.为再生骨料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中山市存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探索——以广东省中山市窈窕片区工改工为例

    聂晓勇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中山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以窈窕片区工改工为例,分析项目改造面临着土地碎片化、改造动力不足、公共利益用地落地难等现实困境,从多元主体参与、利益平衡和分配机制角度出发,提出"政府+国企"联合操盘、出台金融和财税支持政策、探索"托管共建"和公益征收及有限容积率转移双模式等工改工的创新做法及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工改工提供借鉴,最后提出工改工协商机制,以期将园区租户利益纳入更新改造政策.

    城市更新工改工多元主体利益平衡

    建筑施工中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蔡笑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其自身的水化热大、现浇量大、结构体积大的特点对施工要求十分特殊.在实际项目中需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明确各项要点,排除其中的隐患,保障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本文以杭州绿地大关项目建设为例,分析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的特点,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期能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建筑施工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卢兴臣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其在凝固和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种热量的产生和散发对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这种温度变化尤为关键.因此,有效控制和管理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至关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水化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基本机理,然后详细阐述了多种温度控制技术,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测温元件的选择、混凝土温度的实时监测技术.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如何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控制,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建筑需求,旨在为超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智能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智能控制技术温度控制超高层大体积混凝土

    《建设科技》杂志征稿须知

    封3页